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利用准一步法熔融聚合得到含碳碳双键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再以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与丙烯酸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马来酸酐衍生物皮革复鞣剂。其中聚(酰胺-酯)∶丙烯酸摩尔比为1∶3,过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占单体总质量的3%和1.5%。聚合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KH5 5 0 )、六甲基二硅氧烷 (MM)为原料 ,在 KOH催化和 DMSO促进下 ,通过本体聚合合成氨基硅油 ;采用顺丁烯二酸酐与氨基硅油反应 ,制取用于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有机硅预聚体 ;该预聚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 ,制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成膜剂。讨论了氨基硅油预聚体的合成条件及影响聚合物性能的 2个因素 (氨值和封端剂用量 )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皮革涂饰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作者风带活性基因的核-壳丙烯酸树脂作为母液,然后将含端基(-NCO)的聚氨酶酯聚体分散其中形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IPNs)用于皮革涂饰。通过透射电镜、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SC)分别对互穿网络的相态结构、耐高低温性能和相容性能等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系合成增稠剂包括以丙烯酸为代表的烷基丙烯酸类和它们的各种取代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丙烯酸系单体易同多种功能性单体共聚而生产出不同用途的增稠剂。近年来国外发明了一批对电解质具有高度抗敏感性的丙烯酸系增稠剂,其上染性、匀染性好,印制的花型轮廓清晰,无渗化,且制造简便。现将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增稠剂的制造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氨基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烯酸、硫酸化蓖麻油、乳化剂OP-10、过硫酸钾为原料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得丙烯酸树脂.将丙烯酸树脂与蒙脱土通过插层聚合制备了内烯酸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选用三聚氰胺、双氰胺、尿素为主要原料,制得了良好水溶性的氨基树脂预聚体,用预聚体对丙烯酸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改性制得最终产品.研究了蒙脱土的加入方式及用量、体系pH值、氨基树脂预聚体合成工艺条件等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钠基蒙脱土,其用量为内烯酸树脂固体份质量的1%~5%,氨基树脂预聚体固含量占整体混合溶液固含量的10%,pH值为7~9,产品的稳定性好,制备得到的主要是插层型或剥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为主要原料,预乳化后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氟“三防”整理剂,产品经测试,防油达到6级,防水90分,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接近,但产品成本降低很多.  相似文献   

7.
陶旭晨  李磊 《纺织学报》2011,32(1):20-24
合成了丙烯酸异山梨醇双酯和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液晶中间体,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酸六氟丁酯引入并合成了4-(丙烯酸乙氧基酯)苯甲酸胆甾醇酯基元含氟侧链高分子液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氟谱表征了该液晶的分子结构。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分析这种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清亮点及相变区间,结果表明,该液晶具有玻璃化温度、清亮点低,相变区间窄的特点,且随着丙烯酸六氟丁酯成分的增加,高分子液晶的玻璃化温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阻燃剂丙烯酸五溴苄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五溴甲苯为原料,经苄位溴化反应首先得到中间体五溴苄基溴,然后进一步与丙烯酸钠反应得到了丙烯酸五溴苄酯,探讨了溶剂及n(AA):n(PBB-Br)对丙烯酸五溴苄酯合成的影响.并采用IR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乳液聚合分别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StA)非氟均聚物乳液及丙烯酸十八酯与甲基丙烯酸全氟己基乙酯(C6FMA)含氟共聚物乳液。通过喷淋测试发现,在相同含氟量条件下,经StA均聚物和StA/C6FMA共聚物共混乳液处理的面料防水性能优于含氟共聚物乳液。XPS分析表明,经共混乳液处理的面料表面含氟量明显高于含氟共聚物乳液,说明共混体系有利于含氟组分向表面离析。粒径测试显示,非氟均聚物粒径是含氟共聚物粒径的1.5~2.0倍。DSC分析发现,StA均聚物可以结晶。乳液粒径越大和结晶都有利于低表面能含氟组分离析到表面。通过这种途径可以降低防水整理剂的含氟单体用量,进而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以环糊精作为为丙烯酸长链酯的增溶载体,实现了疏水单体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十二酯与亲水单体丙烯酸的三元乳液共聚,旨在提升两亲聚合物复鞣加脂剂的综合性能。通过FTIR、GPC对聚合物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等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三元聚合物复鞣加脂效果。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其乳液静置稳定性好,残余单体少,产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在皮革内能较好渗透,具有较理想的复鞣加脂效果,复鞣加脂革的柔软度高、静态防水性好,且吸收率高达98.41%,能大幅降低废液中的COD。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酯二元醇(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三乙胺(TEA)、水为基本原料,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改性剂磷酸盐酯的加入量、NCO/OH量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制备预聚物时NCO/OH比值为3.5:1;以DMPA为扩链剂,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其用量为预聚物质量分数的7.0%;预聚物合成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2h;扩链反应的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h;中和度为80%-100%。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水性聚氨酯(APU)因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如良好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优良的耐磨性,与其他水性单体和树脂的良好相容性,而被广泛用作织物、塑料、木材、玻璃纤维和金属等基材的黏合剂或涂料.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是聚氨酯化学工业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关于共聚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相关研究成为此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交联剂为壳单体,采用种子聚合技术,制备丙烯酸树脂乳液,并在壳层引入新型纳米级TiO2。重点在其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结构表征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酯交换反应合成不饱和酸高级醇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亮 《皮革化工》2000,17(3):19-21
采用新型催化材料LDO/LDH,(甲基)丙烯酸酯和高级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高级醇酯,探讨了各反庆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疏水性单体(顺酐十二醇单酯或丙烯酸高级醇酯)和丙烯酸、丙烯晴等多种有效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得两亲共聚物皮革复鞣加脂剂。探讨了各种单体成分及各种反应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易杰  陈慧  单志华 《西部皮革》2011,33(12):17-20
将丙烯酸酯、丙烯酸及丙烯腈共聚制备成丙烯酸酯类复鞣填充剂。该复鞣填充剂为淡黄色液体,含固量为34.76%,在多种溶液中稳定。用它与ReluganRE进行对比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应用效果相近,其复鞣填充的坯革边腹部饱满、较柔软、粒面平整,撕裂强度为3.53N/mm,抗张强度为11.47MPa,断裂伸长率为49.52%。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酯为黏合剂对织物进行夜光涂层,讨论了黏合剂质量分数及焙烘条件对织物耐磨性能、柔软性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丙烯酸酯黏合剂质量分数增大,织物的耐磨性能随之提高,但悬垂系数变大,织物明显变硬,同时涂层发光性能变差;焙烘条件的差异对涂层的手感及耐磨性能影响较明显,但对发光性能影响较小.当丙烯酸酯黏合剂为50%,130℃焙烘3 min,涂层各方面性能相对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维  张晓镭 《中国皮革》2004,33(15):1-2
采用乳液聚合法 ,选用种子乳液的分步加料方式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有机硅氧烷种子乳液与丙烯酸酯类进行聚合反应 ,与纳米级材料复配形成稳定的共聚乳液 ,制成的皮革涂饰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