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常条件下生产的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在碱性条件下与试剂形成蓝紫色物质,颜色深浅与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有关,由此研制的葡萄酒快速筛选试剂盒可对葡萄酒的优劣进行半定量快速筛选,从而有利于执法人员对劣质葡萄酒进行执法现场识别,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g/L;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样品前处理进样方法,该技术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能准确测定葡萄酒中的风味化合物含量,通过测定葡萄酒中的风味化合物量比关系是实验室有效识别葡萄酒优劣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干化葡萄酒生产中原料自然干化处理的方法,并对原酒进行香气感官特征量化分析,以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自然干化赤霞珠葡萄酒的风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穗在枝条上自然干化,总糖达到了275 g/L;自然干化赤霞珠葡萄酒原酒的花香类、烘培类和香料类的香气特征的MF值相比普通赤霞珠葡萄酒原酒的MF值分别提高了16.7%、144.1%、204.1%。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共检测出62种风味物质,主要为呈现出花香、水果香气、香料类香气、乳制品香气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自制中式硬质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萃取条件为:平衡时间35min,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0℃。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羧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烃类、杂环类化合物等是主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一款新型顶空固相萃取罐并考察验证其在传统川菜鱼香肉丝香气分析中的能力。方法 将新型顶空固相萃取罐与传统顶空进样瓶对比, 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分析鱼香肉丝的香气组分。结果 本研究从鱼香肉丝中共分析鉴定出125种挥发性化合物, 包括23种含硫化合物、18种杂环化合物、16种醛类、12种醇类、9种酮类、9种羧酸类化合物等。两种取样装置得到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有24种挥发性物质仅可通过新型顶空固相萃取罐检出, 63种化合物经新型顶空固相萃取罐检测的峰面积显著高于传统顶空进样瓶组(P<0.05), 且近80%挥发性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传统顶空进样瓶组。结论 本研究表明含硫化合物、羧酸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对鱼香肉丝香气有重要潜在贡献, 新型顶空固相萃取罐密闭性可靠, 整体效果优于传统顶空进样瓶。本研究为鱼香肉丝等传统中式菜肴的香气分析和菜肴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固相微萃取、动态顶空吹扫两种提取方法对烘烤花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提取效果。方法 分别优化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动态顶空吹扫的吹扫时间、水浴温度、氮气流速等因素, 测定其对烘烤花生挥发性物质的萃取个数、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峰面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动态顶空吹扫法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分别为54和46种;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6%和19.38%。 结论 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溶剂、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 是烘烤花生关键风味物质提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动态顶空吹扫两种提取方法对烘烤花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提取效果。方法分别优化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动态顶空吹扫的吹扫时间、水浴温度、氮气流速等因素,测定其对烘烤花生挥发性物质的萃取个数、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峰面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动态顶空吹扫法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分别为54和46种;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6%和19.38%。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溶剂、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是烘烤花生关键风味物质提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牛肉和马肉Pastirma中的风味物质组分进行萃取富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及定性,共检测出49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碳氢化合物类、醚类、有机硫化物、酯类,杂环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并对两种Pastirma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组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在水果产品挥发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角度,阐述其在水果风味检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简要概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概括了其在不同种类的新鲜水果、贮藏保鲜后的水果以及果汁、果酒、果茶等水果加工产品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在水果风味检测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三种方法的萃取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利用GC-MS共鉴定出化合物60种, 挥发性的酯、醛以及含氮、含硫化合物构成了甜面酱风味的主体.并且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甜面酱中高沸点化合物,如醛类有较好的萃取效果;溶剂萃取法则对酸类的提取效果较好;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有利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特别是对挥发性酯和烯烃类的提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对谷物食品挥发性或难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富集并对混合成分鉴定、定性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准确、无需有机溶剂等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风味分析方法。该文概述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着重研究在谷物原料,不同种类谷物加工食品加工工艺、贮藏挥发性风味物质等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在谷物食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辛广  谢婷婷  张博  李书倩  王月囡 《食品科学》2010,31(16):197-199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质联用(GC-MS)快速测定南果梨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设立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温度对固相微萃法分析南果梨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酯类和醇类化合物是鉴定出的主要香气成分;乙醇、乙酸乙酯、2- 甲基-1- 丙醇、异戊醇、2- 甲基-1- 丁醇、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3- 甲硫基丙酸乙酯、苯乙醇、癸酸乙酯是不同温度下共有的成分,温度在40℃鉴定出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酵母和氮源发酵的笃斯越橘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果酒中共检测出86?种香气成分,包括酯类32?种、醇类18?种、萜烯类13?种、酸类10?种、醛酮类7?种,以及其他类6?种,有78?种香气成分是4?种酒共有的。添加不同酵母和氮源种类导致笃斯越橘果酒在香气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采用酵母Red?Fruit和补充氮源磷酸氢二铵会促进笃斯越橘发酵进程,且果酒中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以及乙偶姻等香气化合物含量较多,因此选择适宜的酵母和氮源会提升笃斯越橘果酒的香气。  相似文献   

13.
沙城产区橡木桶陈酿赤霞珠葡萄酒中橡木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项空-固相微革取和气质联用选择离子扫描技术定量分析了沙城产区经橡木捅陈酿的赤霞珠葡萄酒中的橡木香气成分为:顺-威士忌内酯、反-威士忌内醋、香兰素、丁香酚、愈创木酚和4-甲基愈创木酚.结果表明,香兰素是含量最高的橡木香气成分;顺-威士忌内醋具有最高的香气活性值.顺-威士忌内醋、丁香酚、香兰素、愈创木酚和反-威士忌内酣的浓度均高于其感官阈值,是葡萄酒中重要的橡木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4.
以脐橙全果为原料酿造脐橙全果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脐橙全果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酵母接种量6.4%、发酵温度28 ℃、发酵14d。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脐橙全果酒和脐橙果汁酒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脐橙全果酒和脐橙果汁酒中分别检出25 种和11 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且脐橙全果酒的香气活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占香气成分的66.00%,而脐橙果汁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所占比例为91.95%。  相似文献   

15.
以黑果腺肋花楸和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在二者混合发酵过程中添加无核白、霞多丽、赤霞珠3种葡萄蒸馏酒终止酒精发酵,制备波特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技术,对黑果腺肋花楸和赤霞珠波特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3种波特酒中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酯类25种、醇类21种、酸类7种、酮类6种、醛类4种、其他类5种。对3种波特酒的共有挥发性物质和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醇类和醛类物质是影响波特酒香气的主要因素。香气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添加赤霞珠蒸馏酒的波特酒香气品质最佳,添加霞多丽蒸馏酒的波特酒次之,添加无核白蒸馏酒的波特酒最差。  相似文献   

16.
毛建利  李艳 《食品科学》2019,40(22):270-276
以赤霞珠葡萄酒为参照分析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酒的香气物质组成并进行感官品评,评价其酿酒潜质,为开发适宜消费者口味的黑果腺肋花楸酒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酒的香气物质成分。结果显示:黑果腺肋花楸酒香气物质含量为赤霞珠葡萄酒的2.73 倍,香气物质种类分别为41 种和40 种,其中共有的18 种。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香气的62.11%和73.87%。依据香气活度值,酯类物质对酒的香气贡献最大,分别为36.57%和22.04%。黑果腺肋花楸酒的主体香气物质是大马士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而赤霞珠葡萄酒则为α-紫罗酮、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和苯乙醛。2 款酒中共有香气物质对香气贡献占比分别为34.20%和21.81%,说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大马士酮和α-紫罗酮对酒香气值的贡献分别为63.22%和76.36%,形成了各自酒的特色。经感官品评,黑果腺肋花楸酒比赤霞珠葡萄酒总得分高2 分,黑果腺肋花楸作为黑色浆果具有开发酿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黄桃酒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动态变化,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风味物质,结合香气活力值(OAV)确定主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7 d制备的黄桃酒,酒精度14.50%(v/v)、总酸31.54 g/L、可溶固形物12.37 °Brix、总黄酮1.08 g/L。感官评价表明,所制备黄桃酒保留了桃果实的清香,同时又有酒的醇香和酯香。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S-SPME/GC-MS)结合分析得到: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70种风味物质,含量较多的是酯类(29种)、醇类(15种);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种类变化不大,但每类风味物质含量却有较大变化。酯类、醇类物质含量在主发酵过程中呈递增趋势,后熟时趋稳;醛类、酮类和酸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少。通过计算香气活力值(OAV)确定16种物质对黄桃酒风味贡献较大,其中辛酸乙酯、γ-癸内酯和右旋萜二烯对黄桃酒香气贡献最大,活力值大于20。在发酵过程中,酯类、醇类物质的增加赋予黄桃酒浓郁的酒香,同时保留了黄桃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8.
草莓果酒酿造工艺的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SO2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草莓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SO2添加量为81 mg/L、酵母添加量为1 g/L、发酵温度为20 ℃。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草莓果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从草莓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85 种,占总峰面积的99.55%;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野生猕猴桃进行清汁、混汁和带皮发酵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不同酿造工艺野生猕猴桃酒的香气进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合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工艺处理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结果表明:混汁发酵和带皮发酵可降低猕猴桃酒的总酸及挥发酸质量浓度,提高pH值,减少VC损失;带皮发酵的香气物质总量显著高于清汁和混汁发酵(P<0.05),且酒中的酯类、萜烯类、酮类物质质量浓度相对较高,但酸类物质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工艺处理酒中特征香气有所差异,其感官香气也各具特色;带皮发酵酒的香气评分较高,猕猴桃品质特征香气突出;且在口感质量、口感浓度、口感纯正度、香气质量、香气浓度、香气纯正度及整体平衡性方面均优于清汁发酵和混汁发酵。因此,带皮发酵工艺可一定程度提高野生猕猴桃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阿瓦提慕萨莱思葡萄酒为分析对象,采取液-液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直接进样等三种方法来提取慕萨莱思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结合GC-M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物质的提取量最高。采用SPME结合GC-MS共检测出3种不同澄清度(浑浊型、半澄清型、澄清型)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成分67种,其中相同成分有18种。3种澄清度慕萨莱思葡萄酒分别鉴定出香气物质为49种、43种、32种,总峰面积分别占总香气含量的98.59%、98.58%、98.25%。浑浊型的慕萨莱思葡萄酒被检测到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半澄清型次之,澄清型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