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白酒风味与品质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微量化合物,是当前白酒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吡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对白酒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的微量化合物,也是白酒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该文详细综述了高温大曲白酒中已知吡嗪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其常用检测方法,并对其来源(微生物合成和美拉德反应)、香气和功能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作为高温大曲白酒中兼具风味和功能活性,又与白酒微生物发酵和酿造工艺密切相关的吡嗪类化合物,其在白酒生产、质量控制和掺假鉴别等领域将有广阔应用,该文可为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吡嗪类化合物是白酒中一类重要的含氮类风味化合物,为了更好的剖析白酒风味物质组成尤其是茅台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作者对白酒中含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优化提取流程,引入除酯、除多元醇等提取纯化步骤,有效地提高了分析仪器对吡嗪类及含氮类化合物的检出率,形成了一套更优的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及其他含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共定性了茅台酒中56种含氮化合物,其中35种吡嗪类化合物、21种其它含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吡嗪是白酒中重要的风味化合物,也是白酒的一类功能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选择监测模式(SRM模式)对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实验采用直接进样,能最大限度减小目标化合物的损失,同时能缩短前处理时间。5种吡嗪类化合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在98.52%~103.4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8%~3.14%,检出限(LOD,S/N=3)在10~14μg/L。该方法成本低、灵敏度可靠,能检测到较低浓度的吡嗪化合物,适用于白酒中5种吡嗪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同时不需前处理,适用于检验所或企业等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四甲基吡嗪是一种具有爆米花、坚果和水果特别香味的风味物质,广泛存在于白酒、豆制品、陈醋中。在中国白酒中,其在酱香型白酒中含量尤为突出。本文综述了四甲基吡嗪的理化性质和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合成、检测方法,概括了近年来四甲基吡嗪在白酒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中国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及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酿酒》2016,(5)
采用全二维气质联用仪(GC×GC-TOFMS)对剑南春白酒进行分析时发现,剑南春白酒中含有多种吡嗪类化合物,包括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等生理活性物质。吡嗪类化合物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特有的香味成分,它们不仅赋予剑南春白酒芳香浓郁的独特香味特征,还可预防众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白酒丰富的香味物质中蕴含了诸多微量的健康成分,包括吡嗪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等,该文综述了这些微量成分在白酒中的种类、含量、活性成分、功效及生成机理,阐述适量饮酒对调节、改善体内生化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作用,为科学地认识中国白酒微量健康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吡嗪类化合物是葵花籽油Maillard反应形成风味的重要物质,Maillard反应的前体物质(游离氨基酸和肽)与葵花籽油中主体特征性风味化合物形成密切相关。游离氨基酸在一般食品体系中含量较少,肽的种类及肽的结构在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形成葵花籽油风味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重点综述了葵花籽油特征风味化合物吡嗪类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突出肽尤其是小分子量多肽的作用。从二肽的结构角度展望,结合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和碳模块标记技术深入探究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为食用油生产过程中风味化合物的控制奠定技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靖  李凡  熊建  李沛  李库  覃先武 《中国调味品》2023,(10):184-189
为研究不同来源的多肽对热反应后风味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热反应后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并通过风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浓厚味酵母多肽热反应后风味最好,呈烤肉风味,其风味物质含有较高含量的吡嗪类化合物和较低含量的含硫化合物。较好的烤肉风味与合适比例的吡嗪类和含硫化合物有关,其中吡嗪类化合物能够掩盖含硫化合物和酸类的异味,并且提供丰富的烤香风味。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植物多肽大豆多肽1号、2号,玉米多肽1号、2号以及小麦多肽1号为一类,特征化合物为酸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浓厚味酵母抽提物和小麦多肽2号为一类,特征化合物为吡嗪类化合物;基础型酵母抽提物自成一类,特征化合物大部分为呋喃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中国白酒风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范文来  徐岩 《酿酒》2007,34(4):31-37
简要回顾了中国白酒微量成分分析的历史与现状.从微量成分的种类上看,中国白酒中已经检测到的微量成分达300种以上,包括醇类、酸类、酯类、氨基酸类、羟基化合物、缩醛、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醚类等.近年来,真空浓缩技术、液液萃取、正相色谱分离技术、固相微萃取、GC/O和AEDA技术已经开始被用于白酒香味成分的研究.应用GC/O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在中国白酒中已经发现了近90种的香味化合物.这些技术的应用,必将对中国白酒风味物质以及特征香味成分的研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余晓  尹建军 《酿酒》1992,(1):71-76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中含氮化合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主要是由于这类化合物,尤其是吡嗪化合物在构成食品风味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鉴于目前对吡嗪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及风味描述的逐渐成熟,国内白酒界逐渐将这一类化合物看成是构成白酒风味的重要成份之一,特别是至今仍成为悬念的酱香型与芝麻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构成方面,人们认为这两种香型酒的工艺过程与吡嗪化合物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更加引起  相似文献   

11.
白酒中风味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已成为当今热门话题,而现代分析技术是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科学手段。白酒中含有多种风味物质,不同香型酒体中风味成分不同,多数风味成分具有自身的生物活性功能。文章基于不同的现代分析技术探究白酒中所含的风味物质,并介绍了白酒中一些风味成分的生物活性功能和健康作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不同香型白酒中风味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白酒中风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酒是我国传统而又独具特色的蒸馏酒,也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中含有多种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萜烯类、含硫化合物等,这些风味物质虽然含量很低,但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对白酒口感和香味的贡献很大,是形成不同酒类风格的重要因素。该文主要对近年来白酒中风味物质种类、风味物质分析前处理技术、风味物质测定方法及功能性风味成分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酒中风味物质分析与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质谱联用(GC-MS)法对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研究不同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差异。结果表明,酱、浓香型酒样挥发性成分分别共检测出62种(定性60种)和36种(定性35种),前者酯类、酸类、吡嗪类等化合物的种类多于后者。酱、浓香型酒样在3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酱香型酒样中呋喃类及吡嗪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是浓香型酒样的7.54倍和46.95倍,且醇类物质含量高于浓香型白酒;而浓香型酒样中4-甲基苯酚、己酸及其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是酱香型酒样的16.67倍、16.67倍和2.63倍,己酸异戊酯、己酸己酯、己酸乙酯等酯类含量显著高于酱香型酒样(P<0.05)。酒体挥发性物质的构成差异是白酒香型及风格差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及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香型白酒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和有益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该文结合目前国内外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情况,论述了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体香成分和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对酱香型白酒的保健功效及功能因子对人体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技术解析酱香型白酒缺陷酒,并初步推断导致酒体缺陷的物质种类。对酱香型白酒盐菜味缺陷酒中共鉴定出的415种挥发性组分进行归类,并着重分析了16种含硫化合物、20种含氮化合物、17种呋喃类化合物以及33种萜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结果表明,萜烯类、呋喃类以及含氮化合物是酱香型白酒重要的风味物质及功能化合物,而鉴定出的含硫化合物多具有低阈值且给白酒带来不愉快气味的特征,很有可能是酱香型白酒产生缺陷的重要物质来源。酱香型白酒缺陷酒中挥发性物质的解析对缺陷酒中异嗅物质的准确定性和定量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6种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PME-GC-MS)对6种不同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结合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其重要风味物质, 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香气成分。结果 GC-MS和GC-IMS分别在6种香型白酒中检测到56和77种化合物, 其中1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为2种技术共同检出; 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酯类、醇类和醛类; 不同白酒香气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 如清香型白酒的乙酸乙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白酒, 而己酸乙酯在浓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 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异戊醇、乙酸乙酯等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作为区分不同白酒香气的差异化合物。结论 本研究采用两种技术协同分析, 获得6种香型白酒更全面的挥发性风味信息, 明确了6种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组成与差异, 为不同香型白酒风味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焦香风味是酱香型白酒和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组成,该文主要分析了白酒中焦香风味的形成、提取条件、分析方法。焦香风味主要来源于美拉德反应中期产生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焦香物质主要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和固纤维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气相色谱-嗅觉联用分析(GC-O)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等对样品进行分析,该研究旨为白酒中焦香风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酒功能因子与品质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白酒中的功能因子吡嗪类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品质安全因子氨基甲酸乙酯(EC)和生物胺(BAs)的研究进展。总体上讲,从已有研究报道及产品检测结果表明,白酒是一种安全、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酒精饮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单粮型和多粮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采用化学计量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对两种白酒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单粮白酒和多粮白酒中分别共检出83种、8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两种酒共有26种差异化合物,其中有11种关键差异化合物。相对于单粮酒,多粮酒有15种物质的含量上升,11种物质的含量下降。该研究从风味物质差异的角度解释了多粮酒绵甜、柔顺、利口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