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荞麦制品保健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比色法对苦、甜荞麦粉及其加工制品甲醇提取物的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苦荞粉和甜荞粉中芦丁含量分别达到5 250.4、1 995.3 mg/kg,荞麦馒头、荞麦饸饹、荞麦烙饼、荞麦锅巴等制品中的芦丁含量与荞麦粉相比,均有大幅度降低.荞麦制品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苦荞粉及其制品甲醇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高于甜荞粉及其制品甲醇提取物的清除率,荞麦粉对DPPH游离基的清除率远高于小麦粉.不同荞麦产品对DPPH游离基的清除率依次为荞麦饸饹(煮制品)荞麦馒头(蒸制品)荞麦烙饼(烙制品)荞麦锅巴(油炸食品),荞麦锅巴(油炸食品)的活性成分损失最多.荞麦产品的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游离基的清除能力比相应的原料都有所下降.加热使荞麦制品的功能成分都有降低,降低程度依次为油炸烙蒸煮.苦荞麦粉的发酵制品--苦荞醋清除DPPH游离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他荞麦制品.  相似文献   

2.
荞麦产品开发利用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近几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荞麦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保健作用逐渐被重视,各类荞麦制品相继涌入市场。然而,目前对于荞麦及其加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利用,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荞麦的营养成分、加工利用价值等进行综述并对荞麦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碱萃取酸等电沉淀制备荞麦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内蒙古产白花甜荞粉为原料,用碱萃取和等电沉淀法开发并优化出荞麦蛋白的制备工艺。其工艺参数为:体系pH8,温度5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15,此时荞麦蛋白的提取率为69.29%。荞麦蛋白等电点在pH3.80,酸沉率为73.80%。水洗中和后的荞麦蛋白溶液可以通过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两种方法干燥得到荞麦蛋白制品。荞麦蛋白制品的粗蛋白质为69.02%,得率为63%。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荞麦和荞麦蛋白制品的蛋白质组成相似,都富含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内蒙古白花甜荞麦为原料,动态研究荞麦的重要功能特性,观察分析功能性质在主要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荞麦蛋白制备工艺参数,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5,调节粗蛋白母液至荞麦蛋白等电点Pl3.8附近酸沉析,通过喷雾干燥得到荞麦蛋白制品。荞麦与荞麦蛋白制品的蛋白质组成相似,富含中低分子量蛋白质组分。荞麦蛋白起泡能力随蛋白质浓度升高而增大。荞麦蛋白在40℃左右具有最大的起泡能力,荞麦蛋白的起泡能力随氯化钠浓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荞麦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苦荞和甜荞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即花>叶>根>茎,且苦荞中的含量明显大于甜荞。该结果为荞麦及其制品质量评价和甘肃省荞麦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荞麦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荞麦淀粉是荞麦 (粉 )的主要营养成分 ,其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荞麦制品的加工品质。本文阐述了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7.
荞麦抗性淀粉制备及其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荞麦粉为材料,采用酸解和水热处理方法系统研究了荞麦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及添加荞麦抗性淀粉对小麦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荞麦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稀盐酸用量3%、酸解时间2.0 h、沸水浴时间3.5 h、4℃冷藏时间42 h.荞麦抗性淀粉具有糊化温度较低,糊度稠度低,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较好等特点.添加荞麦抗性淀粉,面粉的黏度参数、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更适合应用于饼干、糕点等弱筋类面食品.  相似文献   

8.
以荞麦、大豆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甜味剂、稳定剂等,配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荞麦豆乳饮料。探讨了荞麦豆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稳定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所得荞麦豆乳产品口感细腻圆润、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油脂》2013,(11):12-15
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荞麦制品中可可碱、咖啡因含量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水∶氨水(70∶3∶1,V/V/V)为提取液超声提取荞麦制品中的可可碱、咖啡因,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以甲醇∶0.02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75 nm波长检测。结果:采用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255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均在97%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0%,可可碱最低检出限1.4 mg/kg;咖啡因最低检出限1.0 mg/kg,对荞麦制品中可可粉添加量的最低识别浓度为0.01%。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满足实验室日常鉴别荞麦制品中是否添加可可粉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荞麦及其制品中的铝残留量,从样品类别和产地两方面分析了荞麦中铝的含量分布。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105批次荞麦原粮及其加工品中的铝残留量。结果荞麦及其制品中的铝含量分布范围较广,最小值为5.97mg/kg,最大值可达2318 mg/kg;荞麦中铝含量分布为荞麦皮>荞麦>荞麦米;不同产地种植的荞麦中铝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产自甘肃和云南的荞麦其铝含量最大值和平均值较高,而陕西的较低。结论所有样品均有检出,铝含量高低因样品类别和种植地域而不同,而且荞麦原粮中的铝元素主要来自于荞麦皮,其含量显著高于荞麦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荞麦的生产与贸易、营养与食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小文阐述了中国荞麦的生产情况及在世界的地位;国际市场的贸易;营养价值和健身功能,以及荞麦的传统食品、风味食品及制成品。  相似文献   

12.
苦荞是传统的食药两用资源,含丰富的营养与功能成分,具有降糖、降脂、降压和抗炎等多种活性,已被开发成各类食品。黄酮类化合物是苦荞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芦丁和槲皮素是苦荞黄酮类化合物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含量及转化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苦荞及其相关制品的功能活性和口感;然而目前缺乏相关的系统论述,不利于差异化苦荞健康产品的开发。本文综述了苦荞中黄酮类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转化特性,以及制粉、萌发、发酵、热处理等几种常见加工方式对苦荞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规律,对苦荞加工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保持与转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发针对性强的苦荞健康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苦荞中的多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是其具有多种健康功能的基础。为提高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利用率,多种加工方式被用于苦荞产品开发中,这些加工方式对苦荞产品中多酚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归纳了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总结了不同苦荞产品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方式对苦荞多酚组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加工方式影响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机理,以期为提高苦荞活性成分利用率和开发“精准化”苦荞健康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苦荞麦挂面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苦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对苦荞麦挂面工业化生产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复合添加剂(魔芋微细精粉∶瓜尔豆胶∶黄原胶为3∶3∶2)和苦荞麦粉预糊化工艺,解决了苦荞麦粉无面筋无法加工挂面的技术难题。经检测该产品较好地保留了原料的营养保健成分。  相似文献   

15.
左光明  谭斌  王金华  秦礼康 《食品科学》2009,30(14):183-187
苦荞米与苦荞粉加工中各组分主要营养功能性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制粉工艺中,营养功能性成分主要富集于麸皮,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分别高达23.88% 和6.58%,但利用率仅为34.57% 和13.65%,而按蒸谷米工艺加工的苦荞香米和全营养苦荞米,其营养功能成分含量显著(p < 0.01)高于苦荞粉,蛋白质和黄酮的利用率可达78.95%~89.58% 和66.44%~77.78%,同时还形成了较多的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为4.68% 和6.84%。因此,苦荞米比苦荞粉具有更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向东  张燕 《食品科学》2007,28(9):657-660
本实验以苦荞粉、冬瓜、蛋清、焦山天然泉水为主要原料,通过适宜的工艺,制成绿色保健食品--"冬瓜苦荞碗团"。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最佳工艺选择,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顺序为:焦山天然泉水用量>苦荞粉用量>蛋清用量>冬瓜用量,最佳配方为A1B3C1D2,即苦荞粉100%、蛋清11%、冬瓜44%、焦山天然泉水172%。  相似文献   

17.
荞麦茶是一种以荞麦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代用茶,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目前市场上荞麦茶产品种类繁多,其品质参差不齐,因此做好荞麦茶的品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荞麦茶的品质和原料的品种与产地、加工工艺参数、贮藏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荞麦茶品质评价技术的现状,尤其是将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荞麦茶气味、质构、颜色、滋味等方面,展望了将新技术应用于荞麦茶品质评价的可行性,以期为荞麦茶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uckwheat has been grown for centuries and now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lternative crops and a valuable raw material for functional food production. Many nutraceutical compounds exist in buckwheat seeds and other tissues. It is a rich source of starch and contains many valuable compounds, such as proteins, antioxidative substances, trace elements and dietary fibre. Buckwheat proteins have unique amino acids composition with speci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Besides high-quality proteins, buckwheat seed contain several components with healing benefits: flavonoids and flavones, phytosterols, fagopyrins and thiamin-binding proteins. The allergenic prote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also present in the buckwheat seeds. For the food industry, the most attractive trend is development of new functional foods, but production of health benefit products has also perspective.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knowledge of protein composition and the other prophylactic compounds of buckwheat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