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火麻籽多肽进行降血脂功能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 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分成正常对照组(10 只)、模型组(50 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4 周建立高血脂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平均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 mb)和火麻籽多肽低(200 mg/kg mb)、中(400 mg/kg mb)、高(800 mg/kg mb)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饲喂4 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火麻籽多肽能够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AST、AL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对SD大鼠高脂血症血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组,阳性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灌胃给药,实验组采用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掺入高脂饲料喂养,观察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对其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组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组血清中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决明子山药黄豆复配可降低实验大鼠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以中剂量效果最为显著,无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霜  肖美添  叶静 《食品科学》2014,35(17):220-225
研究以海藻膳食纤维为主,传统降脂中药山楂、绞股蓝、泽泻为辅的功能食品的降血脂作用。参考卫生部保健食品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胃给予含不同成分的复合物(海藻膳食纤维高、中、低剂量组,复合物Ⅰ、Ⅱ、Ⅲ组,辛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4 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计算肝脏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表明:海藻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且加入少量药食同源的中药(绞股蓝提取物和泽泻提取物)后的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能使高脂小鼠血脂水平更接近正常值。说明复合型海藻膳食纤维功能食品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苦菜黄酮(flavonoids from Sonchus oleraceus L.,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选择60 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以及FSOL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5 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脏中TC、TG、MDA、SOD等指标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SOL能抑制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降低肝脏中TC、TG、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另外,SOD和HDL-C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说明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为FSOL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热处理多孔玉米淀粉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32 只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 组,其中1 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另外3 组为高脂组,分别为高脂空白组、多孔淀粉组(porousstarch,PS)和湿热处理多孔淀粉组(heat moisture treatment starch,HTMPS),饲喂基础饲料,适应1 周后,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组分别饲喂相应高脂饲料。饲喂4 周后解剖,检测大鼠血脂、肝脂及小肠和粪便中胆汁酸等指标。结果:饲喂多孔淀粉和湿热处理多孔淀粉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抗动脉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肝脏TC、肝脏总TC和腹部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粪便中粪醇、胆固醇等中性固醇排泄量增加,粪便中胆汁酸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PS组与HTMPS组相比,大鼠血浆中TC、AI、腹部脂肪含量、肝脏总脂肪含量较低,粪便中胆汁酸及小肠内容物中胆汁酸较高。结论:多孔淀粉降血脂降胆固醇效果优于湿热处理多孔玉米淀粉,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脂血症风险,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对ICR雌、雄子代小鼠血脂及肝脏的影响。方法:自ICR母鼠妊娠第1天开始分别以0、5、25、5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的染料木素灌胃母鼠并在子代小鼠出生后继续对子代小鼠进行相同的处理,分别于子代小鼠出生后第21、42、80天对其分离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子代小鼠肝脏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降低第21、42、80天ICR雌、雄子代小鼠的血清TC水平,且这种作用在第42、80天时更显著;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还可以降低子代小鼠血清中TG和LDL-C水平,且对雄性子代小鼠LDL-C的降低效果更显著。染色结果显示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能会增加子代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风险。结论:自胎儿期开始长期膳食摄入染料木素可降低子代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同时可能会增加子代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普洱茶荼褐素对高脂S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采用生化试剂盒分析普洱茶茶褐素对实验大鼠血清中TC、TG、LD-C、HDL-C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极显著升高(P<0.01),TG显著升高(P<0.05),说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饲喂茶褐素的降脂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TG显著降低(P<0.05),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普洱茶茶褐素具有降血脂作用.预防组高脂饮食大鼠因同时饲喂茶褐素,故其血清中TC、TG、LDL-C水平升高以及HDL-C水平降低均受到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茶褐素能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具有预防实验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正常试物组(饲喂基础饲料和茶褐素)大鼠虽然被饲喂茶褐素,但其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茶褐素对正常大鼠血脂代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发芽糙米米糠(GBRB)对高脂膳食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了GBRB的降血脂功效。将5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了30%、20%、10%GBRB的高脂饲料,喂养83 d,结束后,从小鼠股动脉取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计算体脂率。结果表明:食用GBRB对大鼠的体脂率、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饲喂GBRB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和LDL-C浓度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TG浓度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而中、低剂量GBRB没能抑制食用高脂饲料产生的高TG浓度。GBRB的摄入能显著降低食用高脂饲料大鼠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显示出GBRB的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9.
以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凯里红酸汤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与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大鼠模型,用脂必妥和不同剂量的凯里红酸汤干预12周。观察凯里红酸汤干预期间大鼠体重变化,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浓度,检测肝脏组织病理,测定血清及肝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bil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凯里红酸汤能够降低大鼠的体重,调节血脂水平,其中TG降低最明显,同时降低TC、LDL-C浓度,提高HDL-C浓度(P<0.05),并抑制脂质在肝脏沉积;凯里红酸汤干预可以升高肥胖大鼠血清及肝脏的T-AOC和SOD活力,并降低MDA含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凯里红酸汤能够有效调节肥胖大鼠的血脂水平,改善肥胖引起的肝脏病理性损伤;提高大鼠体内抗氧化水平,改善肥胖引起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刘鸿铖 《中国油脂》2020,45(12):49-55
探究注射级玉米卵磷脂(CLFI)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将6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 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2 g/kg大豆卵磷脂)和CLFI高(2.4 g/kg)、中(1.2 g/kg)和低(0.6 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 周后开始对阳性对照组和CLFI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6 周,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试验结束后考察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变化,检测大鼠体重、腹腔脂肪蓄积系数(AFC)、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CLFI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诱导大鼠的体重增长,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脂综合指数(LCI),并且降低AFC和肝脏中MDA水平;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SOD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肝脏脂肪变性情况也得到改善。CLFI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可为CLFI后续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牛磺酸饮水对高脂血症大鼠减重降脂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牛磺酸(低、高)剂量组。对照组摄食普通饲料,其余三组摄食高脂饲料,牛磺酸组饮用牛磺酸水溶液。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粪便中总胆汁酸(TBA)含量;肝脏TC、TG、游离脂肪酸(FF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糖原的含量和GSH-PX酶活力。结果: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降低大鼠附睾脂肪垫指数;高剂量牛磺酸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C、LDL-C、肝脏FFA和肝糖原水平,两个剂量牛磺酸对肝脏TC和TG均无显著影响,但都可显著增加粪便TBA含量;两个剂量牛磺酸都可以显著升高大鼠血清GSH-PX和肝脏GSH-PX、还原型GSH。结论:牛磺酸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并随粪便排出、加强脂质代谢减少肝脏FFA堆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等途径发挥减重降脂功效,但其减重降脂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利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淼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2,33(1):244-247
目的:考察甘薯抗性淀粉(SPRS)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的降血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高脂模型组(HL)、甘薯抗性淀粉低剂量组(SPRSL)、甘薯抗性淀粉高剂量组(SPRSH)。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甘薯抗性淀粉组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甘薯抗性淀粉10、20g/(kg·d),45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甘薯抗性淀粉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现象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明显改善大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软胶囊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磷脂软胶囊,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植物油, 30 d后观察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laurin, TG)、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体重均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磷脂软胶囊通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达到辅助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二十八烷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血脂、肝脏的影响,将SD大鼠分为普通对照组、高脂对照组、二十八烷醇组,每组10只,连续喂养10周。实验中期(4周、8周)、结束(10周)测定血清TC、TG、LDL-C、HDL-C、ALT、AST、TBA含量,分析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果发现,与高脂对照组相比,二十八烷醇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含量,在4周、8周和10周分别降低26.81%(p=0.08)、44.77%(p=0.03)和32.22%(p=0.03);降低血清TC含量分别为16.76%(p=0.18)、16.21%(p=0.04)和8.43%(p=0.07);二十八烷醇对大鼠血清HDL-C、体重及日均摄食量均无影响。通过病理切片及肝功分析可知,二十八烷醇可有效预防肝脏脂肪变性,不会损害大鼠的肝功能。结果表明二十八烷醇具有调节血脂、预防肝脏脂肪变性功能。因此,二十八烷醇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性食品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匙羹藤酸对高脂仓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并初步探究匙羹藤酸调节血脂水平的机理。方法:将40只雄性仓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匙羹藤酸低(20 mg/kg BW/d)、中(40 mg/kg BW/d)、高剂量组(80 mg/kg BW/d),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连续喂养8周。每两周称量一次体重,每四周眼眶静脉取血一次,用来检测不同阶段仓鼠血清中的血脂水平,8周后股动脉取血用于检测肝损伤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胆固醇代谢相关调控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的酶活,并取肝小叶进行检测肝脏中HMGCR的酶活。结果:干预前,各组仓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8周后,匙羹藤酸剂量组仓鼠血清中TC、TG、non-HDL-C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匙羹藤酸剂量组的ALT、AST水平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匙羹藤酸中、高剂量组HMGCR的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匙羹藤酸中、高剂量组CYP7A1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匙羹藤酸可以通过抑制HMGCR的活性来降低高脂仓鼠胆固醇的合成,提高CYP7A1的活性来增加胆固醇的排泄,来调节高脂膳食仓鼠血脂水平,因此匙羹藤酸具有降脂、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成功造模肥胖及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高脂饲料为基础,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比较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83.3 mg·kg?1·d?1)+L-茶氨酸(16.7 mg·kg?1·d?1)、EGCG(100 mg·kg?1·d?1)和L-茶氨酸(100 mg·kg?1·d?1)连续灌胃高脂饮食SPF级SD大...  相似文献   

17.
刘超 《中国油脂》2020,45(9):81-84
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变化。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2组,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12周,计算大鼠的肝脏、脾脏和胰腺指数,测定大鼠全血血糖,检测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通过HE染色检测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同时采用RT-q PCR检测PD-1 mRNA在大鼠肝脏、脾脏和胰腺组织内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高脂饲料组大鼠的肝脏、脾脏和胰腺指数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大鼠的血糖显著升高;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清中的TG、T-CHO、LDL-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LDLC/HDL-C的比值也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高脂血症大鼠造模成功。HE染色显示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组织内均出现明显脂肪空泡。与普通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脾脏和胰腺组织内PD-1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提示PD-1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黄须菜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为黄须菜在预防及治疗高血脂方面提供参考依据。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分为7组:正常组、黄须菜预防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黄须菜高、中、低3个干预组。除正常组和预防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建模,实验期间采用经口灌胃给药方式,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干预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肝重、附睾周脂重及血清血脂水平。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黄须菜干预组及预防组的体重、摄食量、肝重、附睾周脂重均有下降,其最大降幅分别为:22.20%、34.72%、37.17%、60.06%。血脂方面,较高脂模型组,黄须菜干预组与预防组均能使TC、TG、LDL-C值降低,其最大降幅分别为:33.58%、54.27%、65.26%,使HDL-C升高,最大增幅为53.95%。较阳性组,黄须菜干预组TC水平与其相近,TG效果不显著,而LDL-C值降低和HDL-C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LDL-C降低:43.07%,HDL-C升高:37.50%。可见黄须菜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肝重、附睾周脂重具有一定的预防及控制其增重的作用,并且对异常血脂有预防及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复合沙棘原液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洛伐他汀胶囊1.80 mg/kg·bw)、复合沙棘原液低(3.57 mL/kg·bw)、中(7.14 mL/kg·bw)、高(14.28 mL/kg·bw)剂量组,并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复合沙棘原液及洛伐他汀混悬液。给药28 d后,观察与分析各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血清血脂水平、抗氧化水平、肝脏指数及肝脏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模型构建成功;阳性对照组、复合沙棘原液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