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207-211
为确定黄秋葵果实的合理采收期,以‘绿箭’品种为试材,研究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以花后7~9 d生长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低,但花后11 d果实不溶性膳食纤维方显著升高,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则迅速降低;随采收期延迟,果实蛋白质、氨基酸、总糖、可溶性糖及灰分含量呈降低趋势,而总酚、黄酮含量则以花后11 d采收较高,分别比花后7 d采收的果实增加了14.10%和5.16%,尽管花后11 d采收的果胶含量较7 d时降低了12.08%,但其果实鲜质量增加近1倍。虽然不同采收期果实风味物质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确定,黄秋葵传统鲜食以花后7~9 d采收为宜,而利用其功能成分进行精深加工,则以花后11 d采收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黑比诺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指标的影响,于葡萄转色后每7 d取样1次,监控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及多酚含量的变化,并对不同采收期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感官指标进行定量描述分析(QDA),以确定宁夏青铜峡黑比诺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对不同采收期葡萄和葡萄酒的多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对其品质影响最大的指标,达到简化实用的目的。结果表明,在葡萄成熟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糖酸比不断增加,总酸含量不断降低;果皮和籽中的多酚指标含量基本都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QDA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移,相应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也逐渐提高;PCA分析结果表明,籽总类黄酮、皮总类黄酮和皮总花色苷对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最大,并且其含量分别达到52.02±0.13 mg/g,29.95±0.28 mg/g和7.09±0.02 mg/g时,葡萄多酚成熟度相对较好,所酿葡萄酒的品质较佳;以期指导该地区黑比诺葡萄采收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在葡萄酒生产控制环节,葡萄原料采收期的确定是影响葡萄酒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酿酒葡萄主栽品种梅尔诺在不同采收期果实及相应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成分,主要功能性成分——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梅尔诺的最佳采收期。研究结果显示,葡萄中的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及总花色苷均在9月30日采收时含量最高,DPPH清除力以及铜离子还原力在9月30日采收时最强,铁氰化钾还原力以及羟自由基清除力在10月6日采收时最强;对于葡萄酒,总酚、总黄酮及总黄烷醇在10月6日含量最高,DPPH清除力、铜离子还原力、铁氰化钾还原力在10月6日采收时最强,总花色苷在10月9日含量最高,羟自由基清除力在10月9日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梅尔诺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在10月6~9日。  相似文献   

4.
采收成熟度对桃溪蜜柚贮藏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3):191-198
为选择适宜桃溪蜜柚长期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以花后178、192和208 d(采收期Ⅰ、Ⅱ和Ⅲ)的果实为对象,比较了贮藏180 d内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期Ⅲ失重率低于其他2个时期,出汁率则高于其他2个时期;采收期Ⅰ和Ⅲ的腐烂率低于采收期Ⅱ;采收期Ⅲ的果实亮度最高,但色差指数低于Ⅱ和Ⅰ;可食率三者无差别。采收期Ⅲ的总糖含量高于采收期Ⅰ和Ⅱ;采收期Ⅱ和Ⅲ的可固含量高于采收期Ⅰ;除30 d外采收期Ⅲ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采收期Ⅲ>Ⅱ>Ⅰ。贮藏60~90 d采收期Ⅱ和Ⅲ的VC含量较高。贮藏120 d时,采收期Ⅲ的SOD活性高于采收期Ⅰ和Ⅱ;采收期Ⅰ和Ⅲ的PPO活性高于采收期Ⅱ;采收期Ⅱ的MDA含量最高。总之,花后208 d采收且贮藏120 d内上市可维持较好的外观及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2016年和2017年不同成熟度下‘赤霞珠’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总酚、黄烷醇和花色苷含量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成熟度葡 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成熟度葡萄品质进行研究,确定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的最佳采收期。 结果表 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移,‘赤霞珠’葡萄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总酸含量不断下降;葡萄果皮中 的总酚和黄烷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色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葡萄果籽中的总酚、黄烷醇含量均 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呈显著正相关(P<0.05)。 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的最佳采收时间在转色后5周左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烟台红将军苹果不同采收期、贮藏期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收期和贮藏期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前采收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前60天显著性增加(p0.05),后显著性降低(p0.05);正常采收和延迟采收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期间显著降低(p0.05)。苹果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期间均显著降低(p0.05),而总酚含量在贮藏前60天呈降低趋势,后呈升高趋势。经120 d贮藏后,提前采收和正常采收的苹果检测到香气成分的数量和总含量较采收时均有了明显提升,但延迟采收的苹果在贮藏后香气成分数量和总含量与采收时无明显差异。醇、醛和酯类物质在贮藏期间变化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苹果香气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酿酒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酿酒葡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酸的积累规律。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蒽酮法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酸和糖的含量。结果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雷司令’果实中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6.20、4.45和6.23 mg/g; ‘美乐’果实中3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最大值分别为5.39、4.13和6.05 mg/g。2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雷司令’果实中3种糖自2020年7月29日至采收呈剧增趋势, 最大值分别为54.51、20.81和22.69 mg/g; ‘美乐’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 可溶性糖和果糖在转色后期分别为48.37和20.47 mg/g, 葡萄糖含量在采收期达到最佳值, 为16.52 mg/g。结论 ‘雷司令’果实中的酸和糖含量均高于‘美乐’; 同产地的不同品种果实其酸和糖含量积累规律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翟婉丽  原雨欣  刘树文 《食品科学》2018,39(20):226-232
目的:通过比较杨凌地区‘媚丽’葡萄不同采收期的果实香气、葡萄酒香气和葡萄酒颜色指标,确定出该地区‘媚丽’葡萄酿造红葡萄酒的最适采收时间。方法:进入转色期后对‘媚丽’果实进行定期采样,测定其理化成熟、酚成熟和果实香气变化;选取最佳理化成熟时间和酚成熟时间采收的‘媚丽’葡萄进行酿酒实验,测定香气成分和颜色指标。结果:8月24日,细胞成熟指数为0.061,种子成熟指数为0.521,为最佳酚成熟时间,该时间采收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香气最丰富,共检测到41?种香气化合物,总量为471.75?mg/L,且葡萄酒颜色亮度和红色色调也最符合干红葡萄酒的要求;最佳理化成熟时间相比酚成熟晚4?d,但其葡萄酒香气和颜色指标相比8月24日都较差。结论:杨凌地区‘媚丽’葡萄在达到酚成熟时所酿造的葡萄酒香气和颜色最佳。  相似文献   

9.
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及葡萄酒质量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避雨栽培对酿酒葡萄果实采收期、果实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以蛇龙珠(Vitis vinifera L cv.Cabernet Gernischt)为材料,采用简单避雨方式和露地栽培(对照),在果实转色期后监测果实糖酸变化,并测定成熟果实还原糖、总酸、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采用小容器酿造工艺酿制蛇龙珠干红葡萄酒,测定葡萄酒的颜色、花色素、总酚和单宁等指标.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推迟了蛇龙珠果实的成熟期;(2)避雨栽培对蛇龙珠果实花色素、葡萄果皮中单宁含量影响极显著,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3)避雨栽培对蛇龙珠干红葡萄酒花色素含量及颜色影响极显著,对总酚和单宁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赤霞珠葡萄酒酚类物质的产区差异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新疆天山北麓产区、焉耆盆地产区与山东半岛产区赤霞珠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新疆天山北麓产区、焉耆盆地产区与山东半岛产区赤霞珠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新疆两产区的原花青素B1、儿茶素、表儿茶素、对香豆酸、总黄烷醇类、总黄酮醇类、总类黄酮及总酚含量显着高于山东半岛产区(P<0.05),焉耆盆地产区芦丁、槲皮苷、白藜芦醇含量显着高于山东半岛产区(P<0.05)。基于酚类物质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超过15时,山东半岛产区样品聚为一类,新疆两个产区葡萄酒样品聚在一起;基于酚类物质的Fisher判别分析能区分山东半岛产区样品,对新疆两个产区个别样品有误判,回代检验与交叉验证合计正确率分别为91.30%和86.96%。结论 新疆天山北麓、焉耆盆地与山东半岛产区赤霞珠葡萄酒酚类物质具有明显的产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延迟采收对北冰红葡萄及蒸馏酒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延迟采收对北冰红葡萄果实、原酒以及蒸馏酒的品质与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期确定合理的采收期。分别对正常采收期(9月17日)、延迟采收期(10月13日)采收的北冰红葡萄进行果实外观与产量检测、果实品质测试,并进行酿酒、蒸馏试验,测定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延迟采收的葡萄总糖含量(173.18 g/L)显著提升,挥发性成分总量(9.58 mg/L)更高;原酒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较果实有大幅提升,且种类丰富,两次采收的原酒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差异不大;延迟采收的蒸馏酒中挥发性成分总含量低于正常采收,但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多于正常采收。北冰红延迟采收具有更佳的果实品质,而正常采收果实所制蒸馏酒中挥发性物质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盐碱荒漠化戈壁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和种植年份的成熟期葡萄的主要理化品质,以嘉峪关紫轩葡萄园区红葡萄品种(山葡萄、梅鹿辄、左优红、北冰红、赤霞珠)和白葡萄品种(霞多丽、威代尔、贵人香、白玉霓)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品种葡萄的单粒质量、果粒径、总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糖酸比、总酚及单宁含量。不同品种葡萄中不同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异,红葡萄品种梅鹿辄、赤霞珠和白葡萄品种威代尔、贵人香4个品种的糖酸比、总酚含量和单宁含量比较高,品质较好,适宜于嘉峪关紫轩葡萄园区的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研究了合阳地区5个红色和5个白色酿酒葡萄品种在成熟期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含量和成熟系数变化,分析了成熟葡萄浆果的物理品质、花色苷和单体酚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转色期后12 d,各品种葡萄的成熟系数均>20。成熟葡萄浆果还原糖含量为180~235 g/L,总酸含量<6 g/L。综合来看,赤霞珠、品丽珠、黑比诺、马瑟兰、爱格丽、小芒森和贵人香适合在合阳地区种植。赤霞珠、品丽珠、黑比诺、马瑟兰和贵人香最适采收期在转色期后24 d左右,爱格丽和小芒森在转色期后44 d左右。马瑟兰的成熟浆果花色苷含量较高,达29.85 mg/g;赤霞珠、马瑟兰和爱格丽成熟浆果单体酚含量较高,分别为0.65 mg/g、0.43 mg/g和0.26 mg/g。研究结果将为陕西合阳地区酿酒葡萄种植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疆各产地"赤霞珠"葡萄转色后品质的动态变化及其最适采收期。以哈密、昌吉、和硕和伊犁四个产地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收期的赤霞珠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成熟期四个产地赤霞珠果实品质差异及各产地的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四个产地赤霞珠在转色期后果实pH、百粒重和糖类含量不断上升,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下降,且各指标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P<0.05)。果皮多酚类含量变化趋势与糖类等变化不同,出现最大值日期与糖类也不同,各指标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示:成熟期昌吉赤霞珠果皮中多酚物质体现的较好,而和硕赤霞珠糖类物质较多。哈密赤霞珠最适采收期应为8月31日,昌吉赤霞珠最适采收期应为9月19日,和硕赤霞珠最适采收期应为9月13日,伊犁赤霞珠最适采收期应为10月5日。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对酿酒葡萄中重金属含量及微量元素、糖、酸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连续2年采集的酿酒葡萄中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092和0.430,其质量等级划分属一级,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酿酒葡萄中糖、酸、铁、锌、锰、铜平均含量依次为17.95 g/kg、0.71 g/kg、8.12 mg/kg、 0.92 mg/kg、1.27 mg/kg、1.27 mg/kg,糖、酸含量和糖酸比在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中多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锌、锰、铜、铁相互间、酸和锌、锰和铜呈显著正相关(P<0.05);糖和酸呈显著负相关(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出Fe、Zn、糖和酸作为酿酒葡萄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沙城产区雷司令葡萄为原料制备干白葡萄酒,对照陶罐发酵和不锈钢罐发酵干白葡萄酒理化指标、香气成分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陶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总糖、总酸、挥发酸及干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05 g/L、7.05 g/L、0.10 g/L、20.8 g/L,其酒精度和pH值(10.35%vol、3.30)低于不锈钢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11.65%vol、3.34)(P<0.05);陶罐和不锈钢罐发酵干白葡萄酒均检测出81种香气物质,陶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气味活力值(OAV)>1的物质有11种,以萜烯类为主,特征香气为花香;不锈钢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OAV>1的物质有15种,特征香气为果香。陶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的感官评分(95.3分)高于不锈钢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92.2分)。结果显示,陶罐发酵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两性花毛葡萄改良新品种NW196两茬果酿酒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NW196是利用毛葡萄做母本与欧洲酿酒葡萄杂交选育得的酿酒葡萄新品种.以该品种的两茬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测定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指标,并采用先进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鉴评.结果表明,一茬果外观糖度、总糖、总酸和出汁率分别为16.0%、131 g/L、12.8 g/L和65.0%;二茬果除出汁率略低外,其他指标均明显高于一茬果,二茬果原酒总糖、还原糖、总酸和干浸出物含量均高于一茬果酿造的原酒.两茬果原酒呈宝石红色,半透明状态,酒香和果香较协调,酒体较丰满,具典型性;一茬果原酒入口圆润,有时略有皮渣味;二茬果原酒无皮渣味,但入口酸味较大,更具典型性和优良山葡萄酒风格.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新疆红提葡萄为主要原料,加入酿酒葡萄(宝石解百纳、赤霞珠)后制备红提葡萄与酿酒葡萄复合果酒,探讨最佳酿酒葡萄种类,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探寻红提葡萄与酿酒葡萄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酿酒葡萄为赤霞珠,红提葡萄与赤霞珠的质量比为4∶1;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 ℃,初始pH值4.4,初始糖浓度28 °Bx。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红提葡萄与酿酒葡萄复合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5分,酒精度为8%vol,残糖量为13 °Bx,其色泽透亮,口感酸甜,果香浓郁,典型性明显,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9.
赭曲霉毒素A(OTA)是葡萄及其深加工产品中主要的真菌毒素,同时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为2B类致癌物。 采用 酶联免疫法(ELISA)商业试剂盒对新疆四大产区葡萄酒中OTA含量进行调研分析,研究不同产区葡萄酒中OTA含量的差异;同时, 对不同葡萄品种酿造葡萄酒过程中发酵葡萄汁和葡萄酒的OT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酿造过程中OTA的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34份葡 萄酒样品中OTA含量均未超过2 μg/L;其中,焉耆盆地和吐哈盆地葡萄酒中OTA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0.19 μg/L、0.20 μg/L;在 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OTA含量呈显著的下降趋势,而红葡萄酒酿造中OT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收集了来自于宁夏、山东、新疆三大葡萄酒产地的11种贵人香葡萄,通过对还原糖、总酸、总酚及单体酚酸类物质的定量分析,比较了三大产区的贵人香葡萄品质。并以单体酚酸物质的含量为判别依据,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对11种贵人香葡萄进行产区判别分析,发现基于葡萄中酚酸的种类和含量可实现产地的良好判别。为今后的葡萄种植规划和进一步提高葡萄酒品质提供指导,同时也为葡萄产地的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