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生物体内时刻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当活性氧水平升高,氧化还原平衡受到破坏。一些乳酸菌菌株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也因此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乳酸菌抗氧化活性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一个热点。该文回顾了国内外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研究的现状,包括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乳酸菌抗氧化体系,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乳酸菌抗氧化活性、建立全面系统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抗氧化活性研究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乳酸菌抗氧化能力研究的现状,从乳酸菌抗氧化评价体系、作用机制及其在水产品加工的应用现状进行论述,旨在为水产加工行业更好地利用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新颜  于海洋  李杰  王丽 《食品科学》2012,33(23):370-374
目前乳酸菌的抗氧化功效已经得到体内及体外实验的证实,其抗氧化作用模式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具有还原能力、抑制脂质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但乳酸菌起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成分、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都有待阐明。利用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开发保健品、药物和抗衰老产品将成为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具有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对作用模式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羊脾脏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卵黄脂蛋白过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体系、亚油酸过氧化体系中研究了羊脾脏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羊脾脏提取液在以上体系中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但其活性与实验体系密切相关;脾脏提取液中主要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子量在10万以上,推测可能是蛋白质或酶;所表现的抗氧化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活性等为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对17株不同来源乳酸菌的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然后进一步研究了抗氧化活性强和低的菌株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来源乳酸菌的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存在种间和种内差异,而3种体外化学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3种评价指标均显示嗜酸乳杆菌CCFM8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发酵乳杆菌CCFM381抗氧化活性最弱。进一步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也与上述3种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的综合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研究为综合评价乳酸菌抗氧化能力以及体外筛选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细胞内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CAA)检测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毒害作用,在细胞水平对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的功能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利用Hep G2细胞构建测定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细胞模型,对来自4个种的13株乳酸菌的无细胞提取物进行细胞内抗氧化活性以及细胞毒性测定。结果: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MRS(P0.05),其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的种间与种内差异(P0.05),嗜酸乳杆菌CCFM8的细胞内抗氧化活性最强,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P0.05)。在试验浓度范围,未检测到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对Hep G2细胞具有毒性。结论 :CAA方法能够反映抗氧化物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能够对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定量。该方法在测定乳酸菌相关抗氧化活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作为发酵肉制品中的发酵剂,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因子能够诱发菌体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进一步影响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本文综述乳酸菌面临的环境胁迫因子,探究其对氧化胁迫的应答与防御机制和抗氧化机理,并阐述提升乳酸菌氧化胁迫抗性的策略及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15株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旨在筛选出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及乳酸菌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还原能力评价试验,系统评价了15株受试乳酸菌的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菌株特异性。菌株L14(植物乳杆菌)在上述3种评价体系中均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次是菌株L15(唾液乳杆菌),表明这两株乳酸菌在减轻机体氧化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定抗氧化活性值(AOV值)的方法,比较了市售几种豆制品的抗氧化活性。用不同的乳酸菌和霉菌菌株发酵豆乳,在不同的发酵温度和时间下,研究发酵豆乳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豆制品水溶性组分的AOV值高于醇溶性组分的AOV值;发酵豆制品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非发酵豆制品;乳酸菌和霉菌发酵都能够使豆乳的抗氧化活性提高,不同菌株提高的程度不同,霉菌发酵提高的程度更大。温度对总状毛霉和乳酸菌发酵豆乳的抗氧化活性变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帅  贺羽  贺斌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93-97,103
本研究以自然发酵泡菜为原料,通过氧化氢法初筛,基于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复筛,得到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测定其对胃肠模拟环境的耐受性,利用16S rDNA基因的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初筛得到的75株抗氧化菌株中有14株乳酸菌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大于30%),结合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活性及亚铁离子还原能力活性的监测,筛选得到2株(Kc 6和Kc 13)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2株菌在酸、胆盐、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均超过了60%,具有较高的模拟胃肠环境耐受性。经鉴定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兼具抗氧化活性和环境耐受性的乳酸菌,能够为可定植体内的功能乳酸菌资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乳酸菌生物膜具有黏附性、抗逆性以及抗菌活性等多种物理特性和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改善食品质构以及食品的生物保鲜中。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需经历附着、形成、成熟、老化脱落和重新附着5个阶段,其形成受到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system,QS)是细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该系统通过信号分子靶向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菌的生理功能。LuxS/AI-2型QS是调控乳酸菌益生特性的主要群体感应系统。明悉乳酸菌的LuxS/AI-2型QS及其调控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对于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应用至关重要。重点介绍了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以及LuxS/AI-2型QS调控乳酸菌生物膜形成的5个调控元件,即信号分子AI-2(autoinducer-2)、关键调控基因(luxS、tuf、fba、gap)、关键调控蛋白(LuxS、LacI、AraC、PadR以及Rbs家族蛋白)、信号分子AI-2的可能受体蛋白(LuxP、LsrB、RbsB和含有dCACHE结构域的受体蛋白)以及关键代谢路径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信号分子AI-2调控乳酸菌生物膜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以及信号分子AI-2受体蛋白的筛选策略。希望为深入了解LuxS/AI-2型QS调控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羊乳中添加蜂蜜,研制一款功能性乳制品。分别于羊乳发酵前和发酵后添加枣花蜜,比较不同工艺蜂蜜羊酸乳的发酵速度、感官品质、菌数、持水力、质构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发酵前加入枣花蜜,有助于缩短羊酸乳凝乳时间,但整体口感稍差,乳酸菌增殖抑制程度较大,持水力下降,硬度、稠度、内聚性和黏性指数有所降低,抗氧化活性则显著提高;而发酵结束后添加枣花蜜,羊酸乳凝乳时间无显著变化,但整体风味和口感、持水力及抗氧化活性均得到有效提高,且乳酸菌增殖抑制程度较小,硬度、稠度、内聚性和黏性指数则明显降低。蜂蜜添加方式对羊酸乳发酵速度、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可根据产品目标选择合适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植物基质发酵的优良乳酸菌.本文以米曲为目标乳酸菌的供体,筛选高产酸、耐胃肠环境能力良好的乳酸菌,并评估了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板栗糯米饮料中的发酵能力.从酒曲中共分离出84株乳酸菌,其中有38株的产酸量≥10 g/L;在进一步的耐酸耐胆盐、模拟胃肠实验中,共筛出3株乳酸菌株;经16S rDNA鉴定这3株乳...  相似文献   

14.
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在近几十年内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机体内微生物的生态失调是引起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因此乳酸菌等益生菌对过敏症状的潜在预防和治疗效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不仅能够通过发酵降低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而且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在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中发挥作用,从而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的分类和生物特性,乳酸菌发酵在降低牛奶、大豆、花生、小麦等主要食物过敏原中发挥的作用,乳酸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改变抗原递呈细胞的表型、调节Th1/Th2平衡、诱导调节性T细胞、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以期通过乳酸菌及其发酵作用达到预防和/或治疗食物过敏的效果,为乳酸菌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4 种乳酸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洋  郭宇星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2,33(11):25-29
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对发酵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4种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的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瑞士乳杆菌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相对较高,乳酸乳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清除O2- ·能力相对较强,发酵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最强。实验还初步研究乳酸菌的抗氧化机理,显示乳酸菌存在SOD和GSH-Px,这可能与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在酸性环境中的生理变化及pHin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持菌体细胞内PH值的稳定是乳酸菌的重要生理需要之一。确定了在菌种的生长繁殖与保存中,酸性环境会使菌体内不能维持近中性PH值,从而降低其存活的可能性,降低发酵的活力。总结了酸性环境对菌体细胞生理的特殊影响,阐述了菌体内PH值为多种新陈代谢活动的控制器,并且探讨了乳酸菌在低PH值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6株人源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的6株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6株菌对过氧化氢耐受能力、不同组分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T-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6株菌中,发酵乳杆菌L2、L4,屎肠球菌E2对1.0 mM H2O2耐受能力较强。6株菌不同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总体要优于菌体和胞内提取物。其中,L2发酵上清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T-SOD活性最强;E2发酵上清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GSH-Px活性最高;发酵乳杆菌L1发酵上清液还原能力最高;干酪乳杆菌L3发酵上清液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最强。测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总体抗氧化能力较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祎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1,32(19):125-129
以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菌株为目的,从泡菜汁、鹅肠、鸡嗉囊等材料中分离获得20株乳酸菌。以对DPPH自由基和O2- ·的清除率为初筛指标,总抗氧化(T-AOC)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为复筛指标,筛选得到两株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L8和L17。利用糖发酵实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它们均为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9.
杂粮面包因其营养丰富,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杂粮的添加降低了面包的品质,通过乳酸菌发酵不仅使杂粮面包的品质得到提高,而且增强了杂粮面包的血糖调节功效。本文在阐述乳酸菌和酵母菌共生关系基础上,综述了乳酸菌发酵对杂粮面包的比容、感官品质、营养、风味和贮藏稳定性等品质的改善效果,通过分析乳酸菌代谢与杂粮中活性成分的互作关系,探讨乳酸菌发酵杂粮面包的降糖机理,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消化酶活性,影响糖代谢通路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杂粮面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糖尿病患者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