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子昱 《计算机仿真》2007,24(12):226-228,246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交通的基本组成.文章针对交通路口信号控制中的时间分配算法进行研究.根据交通路口抽象模型,综合多种路口流量因素,引入了综合流量指标来对交通流量进行量化描述.并且以该综合指标为中心设计了具备自适应能力的信号控制算法.实现了能够依据交通流量状况进行路口时间调整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模型.通过NetLogo平台进行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模型可以很好的适应路口交通流量变化和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到对交通压力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是当前交通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展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中国由于自身交通环境的原因,非常迫切需要研发出适合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结合大量的文献调研及实地考查,分析了目前中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所处现状,剖析了一系列信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前需要,提出中国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针对单路口的智能化控制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视觉图像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的需求,结合Agent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该系统将变通系统的控制策略的制定权放在各个路口,提高了路口级的智能决策能力.实现了交通系统的实时智能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点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机进行技术升级,设计一个基于硬件协议栈芯片W5100的交通流数据传输系统,利用PIC单片机获取交通信号机中的交通流数据,并通过W5100实现数据的以太网实时传输.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本系统已投入试运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稳定有效,提高了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走向标准化和有效地利用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产生的实时和非实时交通数据,在探讨XML特点及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特点,提出了基于XML的交通信号控制标记语言,初步探讨了交通信号控制标记语言的数据层次框架、模式,并应用它开发了路口远程在线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6.
王云鹏  郭戈 《控制与决策》2019,34(11):2397-2406
为了降低城市交通中的行车延误与燃油消耗,针对人类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交通环境,提出一种基于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的车辆速度与交通信号协同优化控制方法.首先,综合考虑路口交通信号、人类驾驶车辆、自动驾驶车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设计一种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车辆混合组队特性的过路口速度规划模型;其次,针对车辆速度规划单一应用时的局限性,即无法减少车辆路口通行延误且易出现无解情况,提出一种双目标协同优化模型,能够综合考虑车辆速度规划与路口交通信号控制,同时降低车辆燃油消耗与路口平均延误.由于双目标优化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一种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混合求解策略.基于SUMO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林颖 《自动化信息》2006,(10):57-6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罗克韦尔公司的Compact Logix 5000系列控制器而设计的新型智能交通灯控系统。以该控制器为核心,采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了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运用特定的智能控制原理,根据车流量实时调整交通灯控时序,采用最佳控制方案,对路口车辆的通行实时控制.变传统的开环控制为闭环控制。试验表明,这一智能化控制方案,消除了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式单一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邓波鑫 《自动化博览》2010,(Z1):114-117
城市发展交通智能信号灯,减少道路拥堵,最终达到智能化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网络中的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监控状况的需求,阐述了欧迈特(OMATE)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北京城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情况,及优化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任晓莉 《微机发展》2011,(10):193-196
为了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延误,节约交通能源,控制车辆在交叉路口顺畅通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利用传感器节点收集的交通信息,结合多agent的西同方法,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处理,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路口控制模式,调整各交叉路口的绿信比,协调干线各路口周期的确定和各路口之间的相位差,自适应地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无线智能控制,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周宏海  郎磊  吴建斌 《测控技术》2020,39(9):133-136
结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CAN FD总线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案,用于解决复杂交通路口多设备间的通信问题。该系统通过CAN FD总线将系统中所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系统间各设备间正常的数据交互,以控制主机和交通信号灯驱动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均采用内置CAN FD控制器的STM32H743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自定义了CAN FD总线应用层协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间通信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可靠性高、实时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出错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罗公亮  卢强 《自动化学报》1994,20(3):324-332
智能控制是在常规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目的是在非结构化、不确 定性与控制对象有强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实现过程任务(追求目标)的闭环自动控制.虽然传统 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实际控制问题有很大困难,但是把对复杂环境建模的严格数学方法研究 同人工智能中新兴学派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有可能导致新的智能控制体系结构的产生 和发展.这种研究将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的交汇处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局域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本文介绍了局域网安全控制的策略及局域网病毒防治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拓控制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的组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晨  陈希平 《计算机仿真》2007,24(2):130-133
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组合控制策略和一种改进的变速趋近律.众所周知,由于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存在高频抖振,这一现象限制了变结构控制方法在各种工程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新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组合控制策略的目的是使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正常运动从而系统的鲁棒性得以提高.对于滑动模态的到达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变速趋近率、指数趋近率和可拓控制的组合控制策略.这种新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削弱抖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将传统组合控制策略与所提出的组合控制策略仿真比较,其结果表明新的组合控制策略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无法在线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LS-SVM回归的非线性逆模型建立方法。在线LS-SVM能够跟踪时变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时仍然有效。在前馈控制中,在线LS-SVM建立系统逆模型,并与PID反馈控制相结合构成复合控制方法,应用于较一般的离散非线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在线LS-SVM建立非线性系统的逆模型的方法有效,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降低了电缆成本,易于系统诊断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正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诱导时延,这降低了系统的性能甚至使系统变得不稳定.本文研究了系统建模,控制等问题.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实时反馈控制系统.针对同时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其建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的问题.所考虑的网络诱导时延为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短时延,既可以是定常的也可以是时变的;随机丢包过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任意丢包过程,其数字特征不必先验得到.运用Lyapunov方法,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结构,以及用MATLAB模糊工具箱提供的ANFIS应用工具仿真,完成训练模糊神经网络,将智能控制应用在城市交通控制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Fuzzy-PI双模控制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孵化装置中有关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方法。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引入了基于Fuzzy-PI双模控制方法,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和实际运行表明,采用了Fuzzy-PI双模控制以后,加快了动态响应,提高了控制精度,有效地降低了超调量,孵化率达到了规定的技术指标。对于实际中存在的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系统,采用该控制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烤箱温度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单纯的模糊控制和单纯的PID控制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烤箱温度系统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以及稳态响应。  相似文献   

20.
微网控制策略是微网技术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分布式电源发电机制和环境不同,所需控制策略也不同。针对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本文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于控制系统中,利用参考电流和误差电流控制滞环环宽,使开关频率得到很好控制,从而有效控制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通过MATLAB/SIMULINK以及模糊控制块仿真,证明系统鲁棒性强,能提高电流跟踪精度和降低谐波,干扰和参数变化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