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压铸模种类繁多,以及压铸模设计的复杂性,使其设计周期较长,且对设计人员要求高,要求具有本专业丰富的设计制造经验。因而设计人员的培养时间也长。这些都有碍于产品的更新换代,有碍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将CAD/CAM应用于压铸模设计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1.引言上海交通大学压铸模CAD/CAE/CAM研究室与上海汽车有色铸造总厂合作,进行了压铸模集成CAD/CAn/CAM系统的研究、探索,并在实践中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结合厂方的实际零件,实现了压铸模CAD/CAE/CAM系统集成。2.集成系统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压铸模浇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组成、主要功能及系统软件设计,并给出相应的结构及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3.
随着材料精确成形技术和近无余量铸造技术的发展,压铸件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压铸模的设计和制造任务日益繁重。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压铸模及压铸件生产厂家都在考虑如何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质量,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传统生产中,压铸模按照“模具初设计→试生产→模具修改……”的思路进行,不仅设计周期长,而且设计费用也较高,这种试错法式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4.
压铸模与其他模具相比,模具零件形状较复杂。本文采用Pro/ENGlNEER软件设计压铸模,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和系统误差,而且其三维模型可直接用于数控加工,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模具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压铸模与其他模具相比,模具零件形状较复杂。本文采用Pro/ENGINEER软件设计压铸模,不仅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和系统误差,而且其三维模型可直接用于数控加工,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模具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压铸模具与普通的铸造模具相比对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更高。由于模具材料不同,压铸模具采用耐热合金钢,而铸造模具采用铸铁或球铁材料。其切削特性不同,加工工艺也不同,因此三维图形的建立也有区别,数控程序也不同。电极腐蚀(电火花)是压铸模具制造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加工方式。压铸模具在两种情况下需考虑使用电极加工。(1)在模具淬火后,其硬度很高(HRC45~55左右),其加工受到刀具成本和种类的限制。(2)模具上有小而深的复杂凹槽,这样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刀具加工,或者加工特别困难。各种电极也需…  相似文献   

7.
“压铸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压铸的起源、发展开始,配以大量的图片及模拟动画,逐步讲解压铸的基本概念、压铸机的分类、规格,从压铸工艺到压铸模的设计等。它并采用网页语言(即HTML语言)实现了超媒体链接,从而将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与文本有机地融于一体,并可按用户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及演示,这也是本多媒体教材系统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压铸模具钢4Cr5MoSiV1的材质和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工作环境和失效形式方面分析得出了此材料的一般选用原则。此外,还对4Cr5MoSiV1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专家系统的实现意义,并将此方法贯穿于整个压铸模设计专家系统的开发中,文中详细地介绍了此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对象管理器、领域知识库等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和知识结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压铸模设计专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压铸模设计专家系统YZMES.该系统是模块化结构,将CAD与ES相结合,采用“框架+规则”管理知识.其逆向推理机可以处理具有任意复杂分叉的与或推理树,其专家系统功能模块具有通用性.该系统人机界面良好,具有汉化下拉式菜单、用户接口保护、屏幕图形提示、可显示推理路径等特点.该系统以286以上微机、DOS3.10以上、CCDOS4.0以上版本作为硬软件环境,以设计结果数据文件与图形系统接口.该系统全部程序用C语言(TURBOC2.0V)编写.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介绍了28000kN压铸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在硬件方面,输入输出板均采用了光隔,抗干扰能力强。在软件设计上,采用定时中断,即实现了高速采样,又可周期性地扫描输入输出端口的状态,循环发出动作指令,这种模拟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本文对ERP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利用“软件人”的自主性(autonomy)、社会能力(social ability)、自适性、自学习、自组织、遗传、移动、协调等特性.基于“软件人”技术的ERP系统有助于解决目前ERP系统普遍存在的智能程度不高、系统不易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矿井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INS)误差累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位置修正技术的矿井组合导航系统。系统将射频标签存储的实际位置和SINS解算位置的差值作为量测量,利用Kalman滤波器估计并补偿SINS存在的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该方法在修正点对误差估计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能够对SINS累计误差进行一次性修正。  相似文献   

14.
《Ergonomics》2012,55(9):1029-1038
The problem studied here is how to integrate system ergonomics into industrial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a product is defin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duct and a man-machine system is made clear. There then follows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ain questions in this connection are: What is product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 subfunctions of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What relationships exisl between these subfunctions? Whal happens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 when developing a new product? What role does the system ergonomist play d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对加热炉控制系统组成、加热炉温度及压力系统设计、系统网络通讯配置、安全联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加热炉掺冷风机风门开度大小对烟道温度影响,以及因普通液位计检测不准确导致炉底水位增高并淹没炉底设备的事故进行了分析,对加热炉燃烧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掺冷风机风门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效果良好,烟道温度趋势稳定;加热炉炉底沟槽水位检测准确,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方法,附以模糊数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数据库等理论,解决故障诊断中知识的合理表达,基于符号和数值的多种快速推理机制,知识的自动获取及知识库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个智能模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HIFU医疗系统要求,在分析常用水温水位单一控制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温水位智能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控制方案及原理,并给出了水温水位控制原理图和部分软件流程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对水温水位进行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调节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含间隙齿轮碰振系统的全局及周期运动的稳定性及分岔条件,建立了齿轮副主动轮的单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非光滑系统Melnikov理论研究齿轮系统异宿轨道全局分岔条件,然后,求得各分段系统的通解,再将每个切换面作为Poincaré截面,运用组合映射的方法分析系统的周期运动特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参数条件下系统的运动状态和分岔特性,验证了Melnikov方法分析齿轮非光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遥感信息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软件系统有自己的特点,随着遥感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它的性能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Silverlight是极为热门的一种RIA开发技术,一个使用Silverlight技术的遥感信息系统通常是由大量终端用户同时使用的,传统的手工测试已经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出了一种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LoadRunner11.00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对某个使用Silverlight技术的遥感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化压力测试,并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数据来调整和优化软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王玉英  王昭顺 《微计算机信息》2004,20(9):121-122,70
文章主要介绍用软件模拟实现了大整数模乘功能模块。该模拟软件解决了大整数在计算机内表示、数制转换、加法器模拟、加法链计算、计算补码、模加运算、模乘运算等关键难点问题.开发目的是要提高公钥密码运算速度,应用RSA公钥密码体制实现密钥管理、加密通信、数字签名以及身份验证等信息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