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固态发酵在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及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固态发酵理论模型和发酵设备的研究不断深入,固态发酵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好氧的固态发酵来说,氧气的传质效率低仍然是工艺优化和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同时它也影响了固态发酵生产规模的扩大。该文分析了固态发酵过程中气体传质的原理及过程,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提高固态发酵过程中气体传质效率的策略,如控制固体基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搅拌通风方式等,最后展望了固态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水分固态发酵上部烟叶过程中烟叶微生物数量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水分、常温好氧发酵中,烟叶发酵到第二三天开始发霉,发酵被迫终止。发酵过程中好氧细菌逐渐减少,酵母和霉菌大量繁殖;高水分、常温厌氧发酵过程中,厌氧细菌小幅度减少,酵母数量发酵前期迅速增加,发酵到第4天后数量趋于稳定;高水分、高温好氧和厌氧发酵过程中,酵母和霉菌不再生长,好氧细菌和厌氧细菌均大幅度减少;在这4种发酵方式中,烟叶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传统酿醋所采用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该研究结合固态食醋酿造工艺,探索开发了一种集食醋固态发酵、熏醅、淋醋于一体的卧式滚筒连续发酵罐系统.文章分别对3 m6和40 m3该型发酵罐系统的食醋发酵过程进行了探索总结,对该反应器发酵食醋中的溶氧、温度、湿度、酒度、酸度和还原糖等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熊涛  唐晓星  黄涛  李啸 《食品科学》2014,35(9):162-167
为筛选得到1 株或几株深层发酵豆粕效果较好的菌株,以透明圈法从自然发酵的豆豉中筛选出4 株兼性厌氧且产蛋白酶菌株,同时发现菌株B-1、B-12在厌氧条件下产蛋白酶能力好于好氧条件,对此现象较明显且平板水解圈直径较大的菌株B-1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进一步对菌株B-1的蛋白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后发现,酶活力在pH 6.0~9.0的范围内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酶反应和酶稳定最适条件为pH 7.0和40 ℃,加入Mn2+对酶反应的促进作用较大。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1以6%的接种量接种于豆粕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堆积(20 cm)发酵,以枯草芽孢杆菌A-12好氧浅层发酵和未发酵豆粕作为对照,发酵结束后测得豆粕中小肽含量和水解度分别高达28.37%和29.55%,比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对照组分别高出了9.04%和16.07%,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菌株B-1发酵后豆粕的小肽含量和水解度也分别提高了27.22%和29.13%。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控制生料制醋过程中的固态发酵,对固态发酵的温度、醋醅中的氧含量和车间环境条件等对发酵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地阐述,认为把温度控制在35~42℃,这样有利于固态发酵的顺利进行,同时在醋醅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可控制氧的含量,车间管理要按5s的要求进行,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可确保制醋工艺的顺利进行。同时,对醋醅过氧化反应的现象及预防措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6.
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混合菌固态发酵豆粕。研究了发酵时间、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等对发酵豆粕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豆粕∶水=1∶1,起始pH值自然,米曲霉∶酵母菌=2∶1,接种量4g/100g,好氧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36h,乳酸菌培养液6mL/100g,厌氧发酵温度35℃,发酵周期72h。并对该条件下发酵后的豆粕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蜂花粉的固态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对蜂花粉进行单菌、混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花粉发酵最适菌株为纳豆芽孢杆菌与嗜酸乳杆菌,以1∶1的比例进行混菌发酵;接种方式先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3d后接嗜酸乳杆菌发酵5d,接种量为10%,发酵方式为浅层好氧发酵,花粉最适含水量为35%~40%,发酵温度为30℃。发酵后的花粉气味鲜香,口味酸甜,能克服天然蜂花粉口感和风味差的缺陷,是一种兼具花粉与益生菌双重保健作用的新型发酵花粉产品  相似文献   

8.
以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和植物乳酸菌为出发菌种,对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组成的复合植物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处理,通过对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获得复合菌种固态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豆粕32%、菜籽粕31%、棉籽粕16%、麸皮10%、玉米粉10%和硫酸铵1%为发酵基质,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酸菌接种比例为1︰2︰1︰1,接种量12%,发酵基质初始含水率60%,发酵温度32℃,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各48 h,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45.47%,提高了32.1%。酸溶蛋白达到159.2 mg/g,硫甙和棉酚脱毒率分别达到83.77%和89.82%。  相似文献   

9.
低盐固态发酵是六十年代出现的酱油生产发酵新工艺,它具有发酵周期比高盐稀发酵的短,原料利用率较高,产品质量及风味比无盐发酵好的特点,近几年来,受到商业部的重视,已在全国酱油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部份厂由于对低盐固态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泸州老窖酿酒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果①先后创建了"泸型固态法白酒窖内发酵模式"、"有机酸控制发酵"、"窖外发酵生香"、"微氧环境曲药发酵"等新的发酵理论体系;②固态大曲发酵的研究;③超高档白酒生产工艺研究.今后创新发展的方向是进行白酒业产品出口技术壁垒方面的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窖内固态发酵机理的再认识研究;白酒溶胶特性及其在酒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国窖·1573"功能性特征物质及其复杂组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养殖业上,中药渣固态发酵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原料,事实上,中药渣固态发酵产生大量的益生菌、酶、活性肽、寡糖、有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更突出其功能性。该文重点对有关中药渣生产功能饲料的固态发酵菌种、发酵工艺以及产品功效进行综述,同时对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加以探讨,旨在为中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功能饲料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比较了现代固态发酵与液体深层发酵、传统固态发酵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现代固态发酵过程中所用微生物、发酵基质和发酵工艺的特征与工艺参数检测和控制的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固态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红曲菌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在食品添加剂、发酵食品、酿酒和中药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虽然液 态发酵技术基本解决了红曲色素产品中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但固态发酵红曲米产生的桔霉素含量高的问题依然 是制约红曲企业及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对红曲菌代谢产物中桔霉素的毒性、限量标准、检测方法、 合成途径及调控基因进行了综述,并从传统方法和生物方法两个层面阐述了控制红曲菌中桔霉素含量的主要策略, 旨在为有效降低红曲菌中桔霉素的含量和促进红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中重点介绍了低盐固态发酵法酱油生产企业建立内部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相关理论、构建原则、具体内容以及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结合低盐固态发酵法酱油清洁生产标准,全过程展现了从选择原料到成品出厂的物料循环、能源循环与水循环途径以及清洁生产相关技术的应用,为我国低盐固态发酵法酱油生产企业建立内部循环经济发展模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固态发酵酿醋中复合麸曲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单菌种麸曲复合使用和不同菌种复合制备麸曲以及该麸曲用于保宁醋固态发酵酿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麸曲酶活力、淀粉利用率、出醋率高低主要取决于菌种及其复合方式.与传统固态发酵酿醋相比,曲霉AS3.4309和曲霉AU052单菌种制曲后复合使用淀粉利用率提高38.72%、出醋率提高21.22%.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述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成鼠李糖脂的相关发酵技术的研究概况,包括液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重点介绍了影响液态发酵的相关因素,如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pH、消泡方法及分批补料发酵等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发酵生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不同发酵工艺以及醋醅熏制对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态发酵工艺相比,液态发酵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较低,而氨基酸态氮含量接近,不同固态发酵工艺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接近;在醋酸发酵过程中液态发酵的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固态发酵的多糖含量逐渐增加,两种方法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平缓;薏仁碎米醋不挥发酸以及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固态熏醋>固态醋>液态醋,固态发酵工艺2制得的食醋中无盐固形物含量最高,未熏醅时为2.86 g/100 mL,熏醅后为9.17 g/100 mL,未熏醅的食醋总酸含量<8%,而熏醅后>10%。固态醋酸发酵和醋醅熏制能显著提高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熏醋醅工艺还能明显改善薏仁碎米食醋的风味。  相似文献   

18.
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固态发酵的技术、特点及其优越性,并与液态发酵进行了对比;简要介绍了其最新研究状况及其在食品加工业、资源环境等各领域中的应用;描述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芯与麸皮为主要原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JD-1固态发酵的因素如玉米芯与麸皮的比例、氮源浓度、发酵温度、时间、料水比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即玉米芯与麸皮质量比为7∶3,培养温度30 ℃,料液比1∶2.0(g∶mL),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为10%。在此优化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8.95 IU/g,滤纸酶酶活力达2.00 I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