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日本清酒是世界较著名的粮食发酵酒,其工艺与我国黄酒相似,其特点是:生产方法较科学、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但与黄酒相比,亦有明显不同。其一,发酵原料不同,我国除采用粳米为原料外,山东、山西等北方黄酒采用黍米为原料;其二,发酵工艺有较大差异,如制曲方式、发酵温度、加料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何伟 《食品与机械》2020,(7):201-205
分析了青稞全粉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并优化了青稞脆片的制备工艺条件,包括挤压膨化、预干燥及烘焙工艺。结果表明:青稞全粉的蛋白质含量为10.23g/100g,脂肪含量为2.51g/100g,灰分为1.86g/100g,水分为8.41g/100g;青稞全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9.471g/100g。最佳挤压膨化工艺条件为挤压腔各区(T2~T6)温度依次为60,140,140,80,50℃,青稞全粉喂料量50kg/h,螺杆转速280r/min,青稞全粉含水量23%;最佳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60℃,风量12%,停留时间16 min,料层厚度30mm;最佳烘焙条件为底火180℃,面火220℃,时间70s,该条件下制品的糊化度达到98.73%,制备的青稞脆片呈浅黄色、有光泽,表面有皱纹,膨化均匀、气泡细密,香且酥脆。  相似文献   

3.
萌动谷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萌动青稞。萌动青稞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因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比较青稞萌动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萌动后青稞的生理功效,以及国内外萌动青稞产品的研发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萌动青稞研究进展,为我国萌动青稞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稞的营养成分独特而全面,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青稞在酒精类饮品的应用和高含量β-葡聚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青稞未来在酒精类饮品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稞在酒精类饮品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探讨了青稞饮料生产的工艺条件。采用烘烤、提取、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并对调配工艺进行优选。在青稞提取液稀释4倍时青稞饮料口感较优,β-葡聚糖含量超过0.5 g/L。青稞饮料的最佳调味配方为蔗糖5.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25%,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CMC-Na0.02%、黄原胶0.02%、蔗糖酯0.07%。  相似文献   

6.
青稞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糖的特点,满足现代人"三高两低"的饮食结构需求。该文从粮谷制品、发酵制品、功能成分的利用3个领域,阐述青稞食品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其未来加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青稞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青稞苗为原料,对制备饮品的提取条件、澄清条件和调配等进行详细考察。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和感官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絮凝剂用量1.5%,絮凝温度50℃,絮凝时间40 min;最佳配方为:果葡糖浆2.00%,木糖醇3.00%,蜂蜜0.30%,乙基麦芽酚0.10%,柠檬酸0.04%,甘氨酸0.01%,食盐0.02%。  相似文献   

8.
青稞加工制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稞是高原特色作物,由于青稞特殊的生长地域及营养成分,其加工制品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从青稞软饮料、青稞发酵制品、青稞粮谷制品等领域,综述了青稞加工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青稞制品及其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对青稞加工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青稞经过发芽后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介绍青稞在发芽前后其主要理化营养指标的研究变化进展情况,根据原料特点提出了青稞发芽食品的开发思路,为青藏高原青稞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稞清酒营养成分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青稞清酒中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分布情况与人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青稞是生长在海拔3000m左右高寒地区的作物,是六棱大麦的变种。目前,我国的青稞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州和甘肃的甘南州等藏区。在西藏,青稞的种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的60%以上。考古学家在距今3500年的西藏昌果沟遗址发现了青稞的炭化粒,说明在3500年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部,就形成了以种植青稞为主的农业区。  相似文献   

12.
青稞豌豆大曲的生产过程。1.原料配比:青稞70%,豌豆30%。2.原料粉碎后过40目筛,细粉夏季40%,冬季38%。3.料水比10∶4,水温夏季14~16℃,冬季33~35℃。4.采用机械制曲,曲坯水分38%~42%,曲块大小、厚薄均匀,厚度6~7cm。5.曲坯入房块距2cm,行距1.5cm,小开窗排潮。上霉温度30~35℃,当曲坯表面稍干时,进行第一次翻曲,间距3~4cm,开窗调湿温,温度24~28℃,干湿球温差3~5℃,通风适当,隔天翻一次曲。潮火初关窗,当曲坯品温达44~46℃,开窗排潮,…  相似文献   

13.
采集甘肃、西藏、青海、四川四省共299份青稞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其13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个省份青稞样品中13种真菌毒素均未超标,仅检出T-2毒素(T-2 Toxi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青海部分地区T-2检出率为49.26%;四川部分地区T-2、ZEN,检...  相似文献   

14.
青稞是生长在海拔3000m左右高寒地区的作物,是六棱大麦的变种。目前,我国的青稞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州和甘肃的甘南州等藏区。在西藏,青稞的种植面积占全部农作物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青稞在青藏高原种植历史悠久,形成极富特色的青稞文化;是公认的营养丰富和医药保健作用突出的小杂粮,同时也是藏族同胞主要的粮食作物。淀粉作为青稞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独特的结构及性质。本文从青稞淀粉的提取工艺,显微结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淀粉膨胀度和溶解度、透明度、淀粉老化性质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青稞淀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其在食品及化工行业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7种西藏特有的青稞品种及相应发酵青稞酒为对象,基于理化性质、营养、风味和感官等指标,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探究青稞品种与其发酵酒品质的关系。研究表明,与青稞原粮相比,青稞酒体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比增加,可能是酿造过程中非必需氨基酸转化形成了必需氨基酸。CCA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青稞原粮在总氨基酸、γ-氨基丁酸、β-葡聚糖和总多酚含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其营养结构的差异经微生物生物化学转化得以放大,为筛选青稞酒的优质品种提供了可能。通过青稞原粮及相应青稞酒中的蛋白质、氨基酸、γ-氨基丁酸和总多酚水平等营养指标分析初步优选出‘藏青2000’为酿酒青稞品种,其次是‘隆子黑’‘芶芝黑’‘藏青25’。结合青稞酒营养、风味和感官等多维度指标,最终确定‘藏青2000’为最佳酿酒青稞品种,其次为各具特色风味的‘芶芝黑’‘隆子黑’‘藏青25’。本研究可为我国青稞酒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青稞苗为原料饮品的提取工艺、澄清工艺与配方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和感官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絮凝剂用量1.5g/100g,絮凝温度50℃,絮凝时间40min;最佳配方为:果葡糖浆2.00g/100g,木糖醇3.00g/100g,蜂蜜0.30g/100g,乙基麦芽酚0.10g/100g,柠檬酸0.04g/100g,甘氨酸0.02g/100g,食盐0.02g/100g.  相似文献   

18.
青稞原料营养成分浅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青稞含量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以及这些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青稞、粳米为原料,高温糖化法制作酒母,采用初添、中添、末添及四段法工艺进行分批添料制作酒醪,低温发酵酿制发酵酒。本文就其制作方法、结果、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了陈述,还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小结。清酒是日本著名的粮食发酵酒,其特点是:生产方法较科学、周期短、出酒率高。我们以西藏、青海、宁夏、四川等特产青稞为原料,以日本清酒工艺为主,兼纳中国传统黄酒工艺,开发出青稞清酒新产品。  相似文献   

20.
青稞是大麦的一种,又称裸大麦、元麦,在谣藏、青海一带通称青稞。它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用它可以制作糌粑和青稞酒。 随着科学家对青稞中高β-葡聚糖含量的新发现及加工产品的全面启动,如今,青裸正日益突显出其高营养、高保健、高附加值的特点,专家认为,过去一直“默默无闻”的青稞将有望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麦类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