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敏  洪国平 《现代矿业》2010,26(1):110-112
对选厂选钼生产工艺进行全流程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考查数据,表明该生产工艺粗选矿浆浓度过低,粗精矿再磨分级效率低,造成过磨等问题,并对改进后的工艺流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某贫磁铁矿选矿厂生产工艺流程考查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红  杨晓峰 《金属矿山》2004,(Z1):322-327
通过对某贫磁铁矿选矿厂工艺流程考查及对其考查结果之分析研究,找出了该厂现生产工艺流程中主要存在破碎排矿粒度粗、两个磨选系统处理矿量分配严重不均、两段磨矿粒度均较粗、再磨处理量大、细筛给矿品位低,造成选别指标差的原因,提出了依靠缩小破碎机排矿口尺寸和预检筛分筛孔尺寸、均衡分配两磨选系统处理量、保证磨矿浓度,提高磨矿效率和磨矿产品细度等提高选别指标的方法、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乃斌 《金属矿山》2000,(10):21-23
经过与连续磨选工艺比较,齐大山选矿厂确立了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对二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阶段磨选流程了优化研究,包括采用阴离子反浮选、强化粗磨效果、应用谐合波脱磁器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阶段磨选新工艺在东山选矿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宪 《金属矿山》2001,(5):29-32
通过对东山选矿厂湿式自磨-球磨连续磨矿工业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实施室阶段磨选试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阶段磨选工艺。生产调试和流程考查表明,东山选矿厂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可获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双提高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选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问题诊断与优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某选矿厂现有生产流程进行的全面技术考查和分析,掌握了该选矿厂生产工艺的现状,找到了流程中存在的制约选厂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磨矿分级作业效率低,再磨量大,设备负荷不均衡,重选作业产率不合理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作业浓度,合理分配作业产率,适当降低设备负荷,增设自动控制系统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优化了工艺参数,改善了分选效果,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使产品质量稳定、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6.
会讯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总公司于1987年3月19日至21日在山东蒙阴金刚石矿召开了“蒙阴金刚石矿自磨试验选矿厂、多段破碎选矿厂生产工艺考查对比评定会”。参加会议的除省、地、县建材和非金属矿公司代表外,还有大专院校、研究所、设计院和地质部门的专家。与会代表对该矿用半年时间所取得的两选厂的考查资料、对比方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南芬选矿厂针对北山部位矿石来矿量逐年增加导致金属回收率低、精矿产量低、影响选矿厂各项指标完成的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生产对选厂受影响最为突出的四选车间进行了阶段流程考查,并针对考查发现的问题采取了增加原矿鉴别频次并及时调整生产操作、提高一段磁选机磁场强度、三磨一段脱水槽补加水管改造、提高筛分效率等一系列解决措施,最终达到了提高金属回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磨机不同转速状态下,对台时处理能力、磨矿产品粒度合格率、作业率、衬板、电能、选别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实践出发,在现有生产工艺条件下,低转速率要优于高转速率。  相似文献   

9.
李贤  罗良飞 《矿冶工程》2019,39(6):57-61
对太钢袁家村铁矿2 200万吨/年选矿厂进行了流程考查。考查结果表明, 选矿厂基本达到了设计产能, 铁精矿品位65.10%, 但回收率略低于设计指标;半自磨与球磨指标基本达到设计指标, 原矿处理量931.54 t/h(干基), 但存在球磨、再磨与分级效率低, 溢流粒度组成不合理, 过磨严重等问题;磁选-0.020 mm粒级回收率低;浮选各粒级回收率普遍低于磁选;磨矿分级优化空间较大, 通过优化入选粒度组成可以提高各粒级的金属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李义兰 《金属矿山》1996,(12):25-27
对磨矿作业矿物过粉碎情况进行了流程考查,分析了产生过磨原因,并对如何消除过磨提出了合理的磨矿粒度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程潮选厂生产考查,找出了生产中细筛再磨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细筛筛分效率与再磨效率较低.依据试验研究,分析了细筛再磨系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提高了选厂的生产能力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矿业工程》2021,19(5)
为简化选厂磁铁矿生产工艺,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选矿成本,试验采用"高压辊磨-湿式预选-阶段磁选-尾矿再磨磁选"工艺,充分利用两段塔磨机细磨,降低磨矿成本,高效电磁精选尾矿再磨再选,铁精矿产率提高15%左右,大幅度提高了选厂效益。  相似文献   

13.
铜绿山氧化铜矿石选矿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铜绿山矿氧化铜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矿石难选的原因和影响选矿生产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生产工艺的措施,主要包括:“多碎少磨”,控制入磨粒度为8~10mm;实行泥砂分选,并强化矿泥中铜的回收:采用“阶磨阶选”工艺流程代替一段磨浮工艺流程,并合理分配各段磨矿细度;严格控制硫化钠用量、调节适宜的pH值,避免HS过量;混合用药、并合理配比捕收剂用量;采用“优先选金”工艺,提高铜金银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白云鄂博西矿低品位磁铁矿的矿石性质、主要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嵌布粒度特征的分析,进行了粗磨预选抛尾、阶段磁选工艺流程试验及采用白云西矿巴润矿业公司下属民营选厂工艺流程的全流程考查试验,全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选抛尾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后续作业能耗,高效回收低品位磁铁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某难选氧化铜矿分步优先浮选和中矿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难选氧化铜矿石氧化率和结合率高,原矿品位低,选别指标不理想。为了提高铜精矿指标,提出了分步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方案。比较了中矿不磨、再磨再选和中矿浸出三种方案,其中以中矿浸出效果最好。新工艺的特点是,采用分步优先浮选可尽早回收易选的硫化铜和氧化铜,又可防止过磨;铜精矿品位达26.35%,回收率达70%。  相似文献   

16.
温英 《矿冶工程》1988,8(2):34-37
本文分析了湖南桃林铅锌矿选矿精矿含硅高、含硫高和细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两种萤石浮选新流程。实践表明,阶段磨选比一段细磨优越,不仅可避免矿石过磨,而且能使萤石-石英连生体充分解离。在阶段磨选方案中,三精再磨选比粗精再磨选降硫指标好。  相似文献   

17.
高硫铜矿石分步优先浮选中矿再磨再选工艺研究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铜山铜矿原矿性质发生较大变化 ,含硫大幅度增高 ,现有选矿工艺流程已难以适应。根据试验结果 ,提出分步优先浮选、中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改进方案。新工艺流程的特点是 ,在适度碱性条件下 ,采取了优先浮选和等可浮浮选相结合的分步选别工艺 ,既防止了不同硫化铜矿物的过磨和欠磨 ,保证铜的早收多收 ,又避免了大量硫在选铜回路中反复循环 ,做到早丢快丢 ,比较好地适应了原矿性质 ,取得较为满意的选别指标 ,实现了高硫铜矿石低药耗选别分离。  相似文献   

18.
考查了磁场强度、磨矿细度对铁分选指标的影响.采用预先分级抛7、粗磨选别,粗精矿再磨再选的工艺流程,提高了原矿的处理量,降低了磨矿成本,取得了铁精矿品位65.54%,铁回收率94.11%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该选矿厂选钼与选铁工艺全过程,在整理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揭示了各工艺环节现状和存在问题,该矿石属于难选矿、流程结构不合理、分级再磨在选钼过磨而在选铁欠磨等,提出进一步优化工艺指标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红山铜矿浮选工艺流程的指标波动性大,铜矿物的走向无法采用常规手段检测。应用高精度矿物解离分析技术(MLA)对磨选流程考查采集矿样进行研究,查明其工艺矿物学性质,建立了工艺流程数质量平衡及回收率模型,对流程进行元素矿物平衡、矿物粒度平衡、矿物解离度平衡的分析。结果表明浮选作业流程回收率偏低,得到生产回收率指标比理论指标低2.83%,生产精矿品位指标比理论指标低1.78%,提出浮选中矿返回流程进行再磨处理的方法,解决贫连生体含量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