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首次在单细胞绿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中发现并分离出一株内生蓝藻,形态学观察其与色球藻属细胞极为相似.初步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发现的蓝藻不同,该内生蓝藻对光照非常敏感,在弱光(800lx)和中等强度(2500lx)的光照条件下,细胞形态、光合色素组成比例、吸收和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
调查深圳地区石岩水库、铁岗水库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石岩水库2007年浮游植物有57种,隶属33属;铁岗水库全年浮游植物有65种,隶属38属;两水库均以蓝藻和绿藻为主,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为伪鱼腥藻和中华尖头藻,浮游植物年均丰度约为1×108L-1,其中,蓝藻超过93%,硅藻约占5%,绿藻小于1.5%.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水库藻类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石岩水库藻类丰度与高锰酸盐指数(chemical oxygen demand[Mn],CODMn)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37),铁岗水库藻类丰度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35).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对蓝藻叶绿素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氧化降解鱼腥藻PCC 7120的叶绿素的效果,证实了紫外线对鱼腥藻PCC 7120叶绿素具有降解作用。紫外线对鱼腥藻PCC 7120的叶绿素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藻液中反应温度为25℃,pH为6.8,紫外线光照强度0.530 mW/cm^2及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实验藻种的叶绿素降解率5天后可以达到75%以上。由于叶绿素的充分降解,蓝藻个体也相继死亡。鱼腥藻PCC 7120体内的叶绿素a的含量有大幅度的下降,且经紫外线(UV-C)照射后的蓝藻不会重新生长。  相似文献   

4.
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污水排入河流、湖泊,造成蓝藻爆发,而溶藻菌可以有效降解水体中的蓝藻污染。从蓝藻污染严重的太湖百渎港岸边芦苇根系中筛选出1株溶藻菌(Bacillus sp),命名为G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6菌株与芽孢杆菌同源性最高。将培养至对数期的G6菌液以菌藻比1:10的比例,在温度28℃、光强2500 lx、光暗比12 h:12 h的条件下经光照培养箱培养7 d,对铜绿囊藻液Chla去除率可达82%。此外,G6菌株在无光照条件下也具有溶藻特性,这有利于其在缺少光照的深水域中增殖并发挥溶藻作用。G6通过分泌溶藻物质杀灭铜绿囊藻,属于间接溶藻,且溶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能够在较高温度下发挥溶藻特性。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培养基中无硫连续光照和厌氧暗诱导后添加解偶联剂光照的方法,研究几株海水绿藻的光照产氢特征.扁藻、塔胞藻、盐藻、海水衣藻无硫连续光照期间均没有氢气产生;厌氧暗诱导32 h后,加入5 μmol/L的解偶联剂CCCP后光照,扁藻能够持续光照产氢12 h左右,海水衣藻和盐藻只能产生极其微量的氢气,塔胞藻几乎不能产生氢气.扁藻光照产氢速率与PSⅡ光化学活性变化关系表明既要部分抑制PSⅡ的光化学活性,使光合放氧低于呼吸耗氧,维持体系为厌氧环境;同时又要PSⅡ保持一定的光化学活性,为光合产氢提供足够的电子.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聚球藻PCC7942及其野生藻的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培养基初始pH和碳、氮源浓度等单因子对转人源胸腺肽α1基因聚球藻PCC7942及其野生藻生长的影响,对其中NaHCO3浓度、KNO3浓度和初始pH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以BG-11为基础的培养基成分的最佳组合及最适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转化藻于28 ℃,光照强度1 500 Lx,往复式光照摇床转速75 r/min,初始pH=9.0,NaH-CO330 mg/L,KNO31.7 g/L(其他同BG-11培养基)培养;野生藻于28℃,光照强度2 000 Lx,往复式光照摇床转速75 r/min,初始pH=9.0,NaHCO340 mg/L,KNO32.2 g/L(其他同BG-11培养基)培养,藻细胞生物量均得到有效地提高,其比增殖速率分别达0.375 d-1和0.382 d-1,比优化前分别增加106%和99%,这为微藻的进一步高密度放大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抗坏血酸对UV-C氧化降解蓝藻叶绿素的催灭效果,探讨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浓度下对UV-C的催灭效果。UV-C对鱼腥藻PCC 7120具有很强的氧化杀灭能力,在反应温度为25℃,紫外光光照强度0.430 mW/cm2,pH为6.8,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受试藻种的杀灭率在5天后可以达到75%以上。但是,在加入抗坏血酸的条件下,鱼腥藻PCC 7120在5天后的杀灭率仅能达到35%以下,抗坏血酸对紫外线杀伤力的减弱效果明显,可以减弱叶绿素降解的速度,对紫外线灭藻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丝状蓝藻水华的频繁暴发问题,研究了3种常见丝状藻生长对温度的响应以及生长与功能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由15℃增加至30℃,拟柱孢藻比生长速率由0.28 d-1增加为0.70 d-1,光合活性(Fv/Fm)在0.40~0.61范围内波动,单位藻细胞溶解性总氮(DTN)和溶解性反应磷(SRP)消耗量也分别增加了6.36 mg-DTN/mg-Chl.a、0.15 mg-SRP/mg-Chl.a;伪鱼腥藻比生长速率从0.12 d-1到0.60 d-1,Fv/Fm在15℃时达到最低,为0.12,单位藻细胞氮磷消耗量也分别增加了21.72 mg-DTN/mg-Chl.a、1.71 mg-SRP/mg-Chl.a;水华束丝藻比生长速率从0.20 d-1到0.44 d-1,Fv/Fm受影响较小,单位藻细胞氮磷消耗量也分别增加了12.29 mg-DTN/mg-Chl.a、0.83 mg-SRP/mg-Chl.a。温度升高都会促进3种丝状藻生长,拟柱孢藻易在大于30℃高温下形成优势;伪鱼腥藻温度适应范围广,但温度低于15℃会抑制伪鱼腥藻生长;水华束丝藻最佳生长温度为25℃,并可在15℃时取得优势,耐低温能力较强。另外,丝状藻可通过权衡藻细胞生理特性以维持不同温度下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9.
典型微量营养元素P、Fe、Mn、Zn对蓝藻藻华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4种典型微量营养元素P、Fe、Mn、Zn对常见藻华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P表现为提高藻类生长速率和最终生物量,对藻生长周期和蓝藻种群地位无显著影响;Fe、Zn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5mg/L、0.01 mg/L以内促进藻类生长,在质量浓度分别高于0.1 mg/L和0.01 mg/L后抑制藻类生...  相似文献   

10.
以丹酚酸B为样品,通过对氮蓝四唑光照法评价体系中测定波长,缓冲液pH值、浓度,光照强度及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确定丹酚酸类化合物清除O2-.的最佳评价体系,并对丹参中5种水溶性成分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625 nm,磷酸盐缓冲液pH值7.8,缓冲液浓度5 mmol.L-1,光照强度6 000 lx,光照时间30 min,其可靠性好,清除率测定结果的灵敏度较改进前提高20%;丹参5种水溶性成分清除O2-.的能力均随其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线性关系范围内,清除O2-.能力大小依次为:迷迭香酸>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紫草酸≈芦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析因实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色温和照度组合的照明环境下进行不同时长学习的眼电信号,分析其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变化率,从而判断视疲劳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度、色温、光照时间、色温和照度的交互作用对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的变化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色温和照度的交互作用影响力最大;视疲劳随着照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照度的最优水平为1 000~2 000 lx,超过3 000 lx的高照度应避免;4 000 K色温条件下,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的变化率均较小,视疲劳相对较低;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变化率均变大,视疲劳加重;光照时间最佳为0.5~1 h,且不宜超过1.5 h。  相似文献   

12.
在无菌条件下,对影响自养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实验表明,优化结果对小球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的优化培养条件:Na2CO3质量浓度为0.02 g/L、初始pH值为7、N/P为30、接种量为5%、温度25℃、光照强度8 800 lx.该优化条件有效地提高了自养小球藻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13.
Capacity of the silver-doped TiO2 under UV-C light to restrain cyanobacterial growth was explored with Anabaena sp. PCC 7120 and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s test species. The survival, chlorophyll bleaching,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DNA breakage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lipid peroxidation, and cellular morphologic structure of test cyanobacteri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st cyanobacteria with UV-C photocatalysis by silver-doped TiO2 sufferd from effec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hich promote the damage of the cell wall and the peroxidation of cell membranes, and subsequently, aggravate the losses of cell organelle and viabil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V-C photocatalysis by the silver ions doped TiO2 could be a promising method to prevent fast and excessive growth of cyanobacteria in eutrophic water sources. Fund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540070), and the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No.20060487018)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取灌河口现场海水于实验室不同光照度下培养,观察光照对微藻在海水中吸收氮磷营养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0 lx光照度下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收效果都显著于3000JX光照度,磷酸盐在6000 lx光照度下在12,24,36,48,60h的去除率分别为3000 lx光照度下的3.53,3.03,1.21,1.23,1.13倍,硝酸盐分别是5.83,4.44,3.13,6.11,2.83倍,与氮磷营养盐吸收变化紧密相关;培养期间藻类叶绿素n质量浓度在6000 lX光照度下在48h时可达到初始值的36.79倍,而在3000 lx光照度下叶绿素a在60h时达到峰值,为初始值的18.55倍,无光照下磷酸盐呈释放状态,硝酸盐吸收不明显,而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光催化纳米TiO2治理蓝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波长253.7 nm紫外线C波段(UV-C)照射下,对受试蓝藻进行光催化纳米TiO2氧化反应,探讨反应参数对实验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对蓝藻生理指标叶绿素a(Chl-a)含量测定显示:在辐照光强0.15 mW/cm^2、纳米TiO2浓度100 mg/L下反应,其Chl-a含量下降速率最快;随着辐照剂量、通入空气量(Qair)和反应温度的增大,其Chl-a含量下降速度不断加快;加入1.0 mmol/L H2O2加快了Chl-a含量下降,而加入20 mmol/L抗坏血酸(Vc)则减缓Chl-a含量下降;在偏碱性或低于纳米TiO2零电点(6.25)时,有利于加快Chl-a含量下降。结果表明,光催化纳米TiO2氧化反应能够有效降低受试蓝藻Chl-a含量,在以上参数适宜反应条件下,可以更好提高光催化纳米TiO2治理蓝藻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藻培养中的光衰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微藻的光自养特性,研究了盐藻(Dunaliella salina)、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ellip-tica)、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和海水小球藻(Chlorellasp.)等8种海洋微藻细胞培养体系中的光衰减特性,并据此对30 L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8种海洋微藻分别采用恒定光和渐变光照射,检测两种光照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通过回归分析,得到8种海洋微藻培养液中光照的衰减方程。在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渐变光照培养条件下8种微藻的细胞密度要高于恒定光照,结果表明渐变光照更适合于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微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近红外光谱无损快速检测面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面粉品质进行无损快速检测的方法.配制含滑石粉的面粉样品30个,采集样品在125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选择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所建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性能比较高,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均符合要求.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面粉掺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磁场对晶体生长界面的形状、温度、氧的质量分数分布等的影响,本文采用低雷诺数的κ-ε湍流模型,对直径为200 mm、哈特曼数分别为0、500、1000和2000的大直径单晶硅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垂直磁场能抑制熔体中的径向对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子午面的流动减弱,氧的轴向减小,等温线变得更为平坦.当磁场强度过高时,熔体中氧的轴向增加,湍流程度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水温、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对桡足类的摄食行为和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30℃时,桡足类浮游动物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宽广的摄食温度范围有利于其在活性炭池中滋生繁殖;在全黑暗和光照周期12 h、光照强度700 lx条件下,桡足类的摄食强度出现高峰,而光强升高则会抑制水蚤的摄食行为;活性炭池中炭附细菌对桡足类饵料的贡献率超过自由细菌5倍以上,水蚤的摄食主要集中在小于10μm的粒径范围,占饵料总量的90%以上.控制活性炭池的光照条件和改善进水水质降低炭层中的微生物水平,均有利于抑制水蚤类浮游动物的滋生.  相似文献   

20.
高温厌氧菌Clostridiumthermocopriaesp.nov.JT3 3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研究表明,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均为胞外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2000和48000。纤维素内切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80℃,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40℃,两者的最适pH为6.5。低浓度的Ca2+和Mg2+对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没有影响,高浓度的Ca2+和Mg2+对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有较弱的抑制作用,Hg2+对纤维素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