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各向异性对沥青混合料轮载受力反应的影响,在实测轮载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沥青路面结构层横观各向同性的弹性应力响应研究.以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正交各向异性模型模拟沥青材料横观各向同性,加载实测非均布的轮胎-路面接地竖向压力及水平力,进行各向同性和横观各向同性条件下路面结构层的三向正应力以及剪应力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各向异性特性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竖向、横向和剪切应力基本无影响,但其对沥青结构层的行车向方向应力影响较大.目前我国采用的设计标准在弹性框架下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各向异性特征基本适用.  相似文献   

2.
土体在沉积过程中存在各向异性,将土体视为各向异性体更为合理。考虑土体和衬砌的相互作用,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和弹性理论,在频率域内研究了简谐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土———半封闭圆形隧道衬砌简谐耦合振动。通过衬砌内边界应力连续以及土体和衬砌界面处应力和位移协调,得到了饱和横观各向同性土和衬砌的位移、应力和孔压解析表达式。利用衬砌中流体速度和土体中流体速度相等,建立了隧道部分透水边界条件,得到了待定系数的具体表达式。数值算例分析了土体和衬砌物性和几何参数的影响,表明:横观各向同性面内的弹性模量对系统动力响应影响较大,而垂直于各向同性面内的弹性模量对系统动力响应影响较小。另外,相对渗透系数和衬砌厚度对响应幅值有很大影响,而衬砌泊松比对响应幅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发现岩土地基中普遍存在各向异性现象,而目前按照各向同性地基模型计算势必会引起较大误差,为了提高地基中应力和沉降计算的精确度,本文将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下的拉甫位移函数推广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得到了位移分量与横观各向同性下拉甫位移函数的关系式,并通过积分变换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应力和沉降的通解.  相似文献   

4.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的应力和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发现岩土地基中普遍存在各向异性现象 ,而目前按照各向同性地基模型计算势必会引起较大误差 ,为了提高地基中应力和沉降计算的精确度 ,本文将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下的拉甫位移函数推广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 ,得到了位移分量与横观各向同性下拉甫位移函数的关系式 ,并通过积分变换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应力和沉降的通解  相似文献   

5.
为理解垂直条形均布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公式,文中尝试用角点法,通过叠加求得到矩形面积上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表达式,然后再根据式中矩形边长的变化情况,推导出垂直均布条形荷载、半无限条形荷载、十字形条形荷载、Z字形条形荷载和无限大面积上均匀满布荷载下的地基附加应力公式,其推导过程体现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双层及多层水平地基中的应力分布与沉降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分层地基中的应力分布进行推导,得出了地基中应力集中或应力扩散与土体的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的关系,给出了双层地基在圆形均布荷载,条形均布荷载和矩形布荷载作用下,中心轴线上的角点下分层界面处的应力系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用更具广泛性的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模型,分析研究深置于地基中的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薄板的弯曲解析解.基于直角坐标系下单层横观各向同性体的通解,借助傅里叶变换和矩阵传递法,获得荷载作用在土层内部的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解;然后将正交各向异性薄板的弯曲控制方程,与基于获得的地基位移解建立的板与地基的变形协调方程相结合,得出深置于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中的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薄板的弯曲解析解,包括地基反力、板的挠度及内力的解析表达式.不仅克服了数值法的弊端,取消了对地基反力的假设,而且考虑了地基的层状性和板与地基的异性性,得出了板的内力与地基反力更切实际的分布规律.同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及地基深度、埋深比对地基和基础板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是地基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目前工程中普遍采用基于半无限连续线弹性体理论力学分析地基附加应力,然而地基土体并非连续线弹性体,而是由大量大小相差悬殊的颗粒无序堆积而成的散粒体。因此,首先考虑地基土散体介质特征,建立了基于竖向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改进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竖向均布荷载大小、内摩擦角、颗粒不均匀系数等参数对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附加应力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荷载大小、颗粒不均匀系数、内摩擦角,且附加应力随颗粒不均匀系数和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减小,随外加荷载的增大而增大,而其增量随荷载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上覆弹性土层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竖向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覆弹性土层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采用半解析半数值的方法研究了其竖向振动问题.利用Hankel积分变换分别求解了横观各向同性弹性介质和饱和介质的动力控制方程,结合边界条件给出了谐和荷载作用下上覆弹性土层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表面位移积分形式解.采取数值Hankel逆变换结合数值算例,讨论了上覆弹性土层厚度、弹性土和饱和土各向异性对地基竖向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竖向振幅随着上覆弹性土层及饱和土体弹性各向异性参数的增大而减少,而饱和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对地表竖向振幅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分析原理,建立基于横观各向同性路基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在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FWD)脉冲动载作用下路基表面的弯沉,及不同深度处力学指标的变化,讨论土基材料横观各向同性对力学指标的动力响应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弯沉峰值随距荷载中心点距离的增大而滞后,荷载中心点与距荷载中心200 mm处传感器点的滞后幅度最大(为60%);弯沉值随水平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21%;路基所受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67%;水平模量的增大也会减小应力值,最大减小幅度为28%.落锤式弯沉仪能较好模拟车辆移动荷载状况,反映实际路面受力情况,基于横观各向同性的土质路基,能有效地预测路基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2.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主要借助螺线特性,对一类含间隙分布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特征方程λ+c=d(1+λT)  相似文献   

16.
材料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创造性思维,有很大帮助。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材料力学教学目标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从改革实验指导教材、开放实验室、增加辅助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线性方程求解时,应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解。本文讨论了这三种解的内在联系。这三种形式的解可以相互转换,因而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研究、中共主要领导人对马克思主叉中国化的贡献等问题,取得了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是关系到考生切身利益和高校生源质量的关键因素.解决好考生的成绩、志愿和学校录取原则之间的矛盾是促进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健康发展和体现教育公正、公平原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分析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的视角提出了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目的,并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