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仲  英哲  刘敏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2005,20(2):108-114
采用传统的熔融纺丝技术大量制备了定向性良好的纳米碳管/聚丙烯复合纤维。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纳米碳管在纤维里的定向性以及分散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纳米碳管/聚丙烯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weibull统计分析发现纳米碳管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当添加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达到3%时,纤维强度最高,达到61MPa,超过聚丙烯纤维强度120%。复合纤维拉伸断口的形貌特征也证实了纳米碳管添加对复合纤维拉伸性能影响存在临界现象。  相似文献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快速生长定向纳米碳管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4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采用二甲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氮气作保护气,在石英基底上催化裂解生长定向纳米碳管,试验结果表明:在775℃,120min的条件下,可生长出长达200μm厚的定向纳米碳管薄膜;在775℃,反应时间为60min~120min时,纳米碳管的长度为100μm~200μm,而纳米碳管的直径变化不明显。而无氢气,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连续的催化剂供给对快速生长定向纳米碳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有关定向纳米碳管制备的一些主要方法 ,并概述了定向纳米碳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定向生长的纳米碳管阵列由于其优越的电子发射特性 ,因而在平面显示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SiO2表面溅射铁膜后用CVD法制备了定向纳米碳管。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顶部催化剂及包裹于管内的催化剂、纳米碳管的结构和所形成的竹节状形貌进行了观察。以液态生长纳米碳管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纳米碳管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
气相沉积生长单壁纳米碳管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动催化热解碳氢化合物方法制备出具有一定取向的单壁纳米碳管束。研究了单壁纳米碳管束的生长过程,发现单壁纳米碳管的生长过程是在气流飘浮单个催化剂颗粒中完成。这与热解碳氢化合物制备定向的多壁纳米碳管在基体催化上生长过程有所不同。根据单壁纳米碳管生长过程,推测出单壁纳米碳管束生长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相似文献   

6.
在AAO ( 阳极氧化铝 ) 模板上的定向纳米碳管表面制备了有机和无机膜。一种是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沉积酞菁铜 ( CuPc ) 有机膜,另一种是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碳管表面沉积钴金属膜。对所镀的膜层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纳米碳管表面获得了均匀的有机和无机涂层。它们的区别是蒸镀方法使纳米碳管背面不能获得涂层,而电镀方法能在整根纳米碳管上获得均匀涂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分叉纳米碳管与直纳米碳管的拉伸过程,对比、分析了分叉纳米碳管与直纳米碳管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分叉纳米碳管拉伸时的屈服与断裂发生在其粗管与细管过渡处,其抗拉强度与韧性分别低于直纳米碳管24%和17%,然而,其弹性模量却与直纳米碳管相当。  相似文献   

8.
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4,他引:4  
纳米碳管的储氢是近年来纳米碳管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碳管储氢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气相法,另一种是电化学法。本文对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基本原理、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理论计算以及氢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别是目前单壁和多壁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利用其电化学储氢特性作为高性能电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王升高  汪建华 《材料导报》2002,16(3):47-48,37
阐述了纳米碳管的结构,包括纳米碳管石墨层堆垛形式,帽状结构以及表征纳米碳管结构的直径和螺旋性,并对纳米碳管的三种主要合成方法及其合成原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刘畅  李峰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2006,21(4):307-314
采用聚乙烯醇(PVA)树脂炭化的方法,制备了PVA树脂炭包覆硅/不同纳米碳管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高分辩电镜观察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比较研究了单壁、双壁和多壁纳米碳管作为弹性导电网络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单壁纳米碳管和双壁纳米碳管比多壁纳米碳管能够更好地缓解硅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和体积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其长径比大,缠裹效果更好。单壁纳米碳管和双壁纳米碳管具有相近的直径、长径比及宏观分布形式,但在循环过程中,双壁纳米碳管的结构稳定性好于单壁纳米碳管,进而其缓解硅结构变化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纳米碳管阵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概括纳米碳管阵列特异的场发射效应及在场发射器方面应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合成纳米碳管阵列的研究历程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纳米碳管阵列合成方面的重要意义,就当前纳米碳管阵列的快速合成与低温合成两个发展方向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能有效地用于纳米碳管阵列的低温合成。  相似文献   

12.
多壁纳米碳管电极电吸附脱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登松  代凯  方建慧  施利毅  温轶  刘继全 《功能材料》2005,36(2):282-284,287
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多壁纳米碳管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多壁纳米碳管管径分布范围窄,其层间距大于高定向石墨,且随着管径的增大逐渐减小;利用多壁纳米碳管对氮气吸附实验分析其表面结构,发现其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管径的增大而减小,所形成的空隙绝大部分为中孔;将多壁纳米碳管处理后,压制成电极,组装成电吸附脱盐器,研究纳米碳管管径对电极电容和脱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壁纳米碳管管径越小,电极比电容越高,脱盐能力越强,随着中孔比表面积增大电极比电容和电极单位脱盐量均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纳米碳管储氢机理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流动催化剂法制备的平均直径为6nm的多壁纲米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进行纯化处理,提纯后的多壁纳米碳管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和电化学储氢研究。同时对该纳米碳管电极进行了自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纳米碳管具有奶高的电化学储氢容量(739mAh/g),但氢与多壁纳米碳管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氢很容易从多壁纳米碳管中逃逸出。另外,通过对多壁纳米碳管的气相储氢性能的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和气相储氢的主要吸附机理相同,即都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4.
纳米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超高的力学性能而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单壁纳米碳管作为纳米碳管结构的基础,在纳米电子器件、单电子器件、储能材料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基于对单壁纳米碳管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在单壁纳米碳管制备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激光蒸发法等方法,并讨论了在不同方法中影响单壁纳米碳管生长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聚合法和反复机械拉伸法,制备出定向排列单壁纳米碳管(SWNTs)/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碳管在复合体中的排列和分散情况。讨论了填充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发现SWNTs填充质量分数很少时,复合体系呈现渗流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各向异性,其电导率随着填充纳米碳管的质量分数增加,电导率增大,而且在其拉伸方向比其垂直方向显示出较高的电导率,沿着其拉伸方向的渗流阈值比其垂直方向要低,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在复合物材料中呈现出良好的排列和均匀分散。  相似文献   

16.
纳米碳管的研究是纳米材料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综述了纳米碳管的研究发展,主要是纳米碳管的制备及生长机理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纳米碳管提纯后,用透射电镜(TEM)观测了它的微观结构,通过实验对纳米碳管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纳米碳管生长的最佳温度为750℃;并对纳米碳管粉体的拉曼(Raman)光谱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透射电镜观测相一致的结论;最后测试了纳米碳管的场致发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纳米碳管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纳米碳管的制备、表面改性等,论述了纳米碳管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纳米碳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管/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昕于柱  郑晶静 《功能材料》2007,38(A09):3621-3623
利用纳米碳管的N甲基吡咯烷酮分散液,通过改变纳米碳管表面的性质和薄膜的制备条件,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均匀的纳米碳管,聚酰亚胺薄膜。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酰氯化后的纳米碳管到聚酰亚胺中可以改善聚酰亚胺的拉伸性能,而对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和光学性质没有明显的影响。当添加1.0%的纳米碳管时,与纯PI相比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了25.6%,拉伸强度增加了31.0%,断裂伸长率增加了7.6%。  相似文献   

20.
CVD一步法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VD法是制备纳米碳管的重要方法。本文研究了以乙炔为原料气,无需预先还原催化剂,以一定的程序速率从500℃升至750℃一步法生长纳米碳管,直接制备出了管径在8-12nm之间,石墨化程度好的纳米碳管。同时,对升温速率、原料气配比等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CVD一步法制备纳米碳管较佳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