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原油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中烃类气相色谱分析的传统方法是先对原油进行族分离得到饱和烃和芳烃,然后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因此不能反映原油的原始特性和烃类组分的全貌.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能直接对原油样品进行分析,同时获得饱和烃和芳烃的地球化学参数,避免原油样品经族分离带来的分析误差,缩短分析时间.通过一维、二维色谱柱及升温速率、柱流量、初始柱温等条件实验,优选出原油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的最佳实验条件;应用原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果,建立了饱和烃、芳烃、萘系列、菲系列及二苯并噻吩化合物的相对位置定性图版,再利用图版对原油中组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出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所规定的饱和烃与芳烃地球化学参数;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大于1%的样品多次重复分析的相对偏差小于5%,符合原油实验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饱和烃和芳烃的高压液相色谱法精细分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的精细分离方法。用二级活度的氧化铝除去非烃和沥青质,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淋洗出(硅胶)色谱柱上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该方法同国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节省试剂的优点,色质谱图显示各组分有较高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低分辩、高离子化电压质谱测定石油直馏重馏分油烃类组成的方法。样品首先用硅胶吸附预分离为饱和烃和芳香烃,然后分别进行质谱分析。饱和烃部分含七个类型的饱和烃以及少量单环芳烃。芳香烃部分含十八个类型芳烃及三个芳烃噻吩。本方法简便、可靠。本工作配合重油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大庆、任丘、东濮、长庆、胜利及羊三木六种原油中润滑油、催化裂化原料油和几个蜡样的详细组成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氧化铝和硅胶分离重质油族组分性能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以硅胶或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对大庆、胜利混合减压馏分油和大庆减压渣油进行了族组分的制备分离,然后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一些族组分中的芳烃环分布,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一些族组分中的正构烷烃分布。结果表明,由于氧化铝吸附重质油中的长链正构烷烃的能力较强,使得芳烃组分中混有长链正构烷烃。硅胶虽然不会对重质油中的长链正构烷烃产生强吸附,但分离减压馏分油时饱和烃组分中混有一环、二环芳烃;分离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银离子薄层色谱法(Ag+-TLC)和柱层析法对原油中不同环数芳烃的分离效果与适用范围,旨在为后续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芳烃定量分析和单体烃同位素测试提供理论支撑。银离子薄层色谱法可以更好地富集单环芳烃,并将不同异构体的单环芳烃差异化富集于不同的组分中,但对多环芳烃的富集程度较低,损失严重,且易引入杂峰干扰;而柱层析法对双环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银离子薄层色谱法适用于单环芳烃的精细分离,可用于富集烷基苯和芳基类异戊二烯系列化合物,并满足测定其单体烃同位素的检测要求;而柱层析法则能较好地富集萘、菲和三芳甾烷等系列化合物,并达到了测定单体烃同位素的分离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油样品碳同位素、饱和烃和芳烃的色谱、色-质等地化分析资料,对非洲B盆地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样品族组分中饱和烃含量高(含量>80%),饱和烃色谱图为前峰型,无明显奇偶优势;饱和烃生物标志物中三环萜烷系列丰度高,三环萜烷系列丰度明显高于藿烷系列;甾烷系列丰度低,C27~C29规则甾烷系列中C29甾烷丰度高,表明陆源有机质对成烃的主要贡献;芳烃生标中主要组分为萘系列和菲系列。轻质油为成熟-高成熟原油,成因类型为湖相混合型,表明为研究区湖相泥质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排烃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产的MOY分子筛对饱和烃组分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研究,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淋洗MOY分子筛填充的柱子可以将除去正构的饱和烃中的伽马蜡烷、甾烷、β—胡萝卜烷依次淋出,说明MOY分子筛可用于分离富集甾烷、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但藿烷组分丢失。对分离组分的单体烃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MOY分子筛在组分分离过程中无化合物的同位素分馏现象出现,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结果很好,但分离的甾烷因基底较高,其单体烃同位素测定重复性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GC-MS法快速测定原油中沸点低于540℃馏分的详细烃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油为研究对象,根据Robinson原理,将GC-MS技术与现有各烃类组成测定的ASTM标准方法相结合,在无需对油样进行前处理的情况下,直接采用GC-MS法分析原油组成,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原油中沸点低于540℃馏分的详细烃组成的方法。对于原油中沸点低于180℃(n-C11之前)的石脑油组分依据标准方法直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于沸点在180~540℃(n-C11~44)的柴油和蜡油馏分,研究了其分离后的纯饱和烃和纯芳烃的断裂质谱图,建立了饱和烃模型适合法和基线法,即将未分离原油的质谱图分为饱和烃谱图和芳烃谱图,从而实现了不需物理预分离而直接得到饱和烃和芳烃的详细烃组成,其中包括4类饱和烃、12类芳烃和3类噻吩等详细烃组成,该结果符合相应ASTM标准方法的再现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证实二叠系是鲍恩和瑟拉特盆地石油油源的观点,对南塔鲁姆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各层位富有机质岩石和原油样品做了地球化学分析。出于油源对比的目的用有机岩石学、总有机碳分析、Rock-Eval热解和可溶组分分离方法对73个岩芯和岩屑样品进行了筛选,并对所选源岩进行加水干酪根热解,还对13个原油样品的饱和烃、芳烃馏份用气相色谱、色—质谱和同位素质谱进行了分析。在总碳同位素组成和萜烷、甾烷及芳烃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研究基础上,识别出两个油系,即“Snake Creek-Showgrounds”石油系统和“Blackwater-Precipice”石油系统并对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证实二叠系是鲍恩和瑟拉特盆地石油油源的观点,对南塔鲁姆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各层位富有机质岩石和原油样品做了地球化学分析。出于油源对比的目的用有机岩石学、总有机碳分析、Rock-Eval热解和可溶组分分离方法对73个岩芯和岩屑样品进行了筛选,并对所选源岩进行加水干酪根热解,还对13个原油样品的饱和烃、芳烃馏份用气相色谱、色―质谱和同位素质谱进行了分析。在总碳同位素组成和萜烷、甾烷及芳烃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研究基础上,识别出两个油系,即“Snake Creek-Showgrounds”石油系统和“Blackwater-Precipice”石油系统并对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一种原油中中性氮化合物和烷基酚化合物分离制备的新方法.在自制的C18非极性填料的层析柱上,用正己烷淋洗除去沥青质的原油样品,除去饱和烃、芳烃,继续用正己烷淋洗,制备出中性氮化合物;再用二氯甲烷淋洗得到烷基酚化合物.实验证明,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令人满意,同其它的方法相比,节省试剂、分析周期短,中性氮化合物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庆油田聚驱采出井结蜡严重问题,进行了聚驱采出原油和蜡样的族组分析和饱和烃气相色谱测试。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油样中的饱和烃含量稍低,而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稍高,差别很小;蜡样的饱和烃和芳烃含量明显低于水驱,而沥青质含量则很高,差异很大。动态管流模拟试验表明,聚丙烯酰胺有抑制蜡晶形成和沉积作用。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聚驱井结蜡速率高,结蜡点在400~600 m之间,合理热洗周期应该在30 d以内。  相似文献   

13.
原油组分的性质与结构对其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度是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其数值的准确与否对制定油气田开发政策以及选用化工分离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现有粘度模型对原油粘度的计算精度, 发现其预测误差都较大。在此基础上, 提出利用四组分实验的数据将原油阳性组分分割成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等4 个假组分进行原油特征化的方法, 以更准确地描述原油阳性组分中不同性质与结构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的润滑油潜含量测定过程中 ,使用柱色谱法来分离样品。该分离方法耗时长 ,有机试剂用量大。本课题结合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制备特性和色谱的分离特性 ,在萃取池中加入既能作为样品载体又能作为烃类分离介质的吸附剂 ,用超临界 CO2 作流动相 ,用改性剂将润滑油馏分萃取分离为饱和烃 (链烷烃和环烷烃 ,P N)、轻芳烃 (A1 )、中芳烃 (A2 )、重芳烃 胶质 (A3 胶质 ) 4部分。本方法的分离效果接近于柱色谱法 ,且无环境污染、仪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下二叠统油页岩富含有机质,有机质的生物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为塔斯马尼亚藻,且成熟度较低,是热模拟实验的理想样品.为研究排出油与滞留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特征,对其进行了生排烃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油页岩的生油高峰为340℃;各温度点排出油与滞留油的族组分相对含量对比结果显示,以生油高峰温度点340℃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柴油馏分烃分子在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mim][BF4])中的扩散行为,采用分子模拟方法,以烃分子/[C6mim][BF4]共混模型体系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烃分子在[C6mim][BF4]体系中的均方位移,分析烃分子与[C6mim][BF4]的相互作用,并讨论烃分子尺寸对共混体系自由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烃分子比芳烃分子更容易在[C6mim][BF4]体系中进行扩散;饱和烃分子与[C6mim][BF4]的相互作用以范德华作用为主;随着芳烃环数增多,芳烃分子与[C6mim][BF4]的静电作用逐渐增强,对于三环芳烃,静电作用是其与[C6mim][BF4]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分子体积越小、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越强的烃分子对应的共混体系自由体积分数越小。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七个泉油田原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试验,通过研究原油降解率、培养液表面张力、样品粘度以及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各组分在原油中降解前后相对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了不同原油在不同菌种与不同培养基配伍时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用菌种对原油均具有较好降解作用.色谱分析表明,经微生物作用后,原油中族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认清稠油火驱过程中原油与尾气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采用室内三维物理模型开展了稠油火驱实验,并对火驱高温氧化后的原油与尾气开展了饱和烃、芳香烃、烯烃、尾气组分等方面的色谱指纹特征研究。研究表明:稠油火驱后原油物性变好,族组分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升高;饱和烃色谱指纹图中正构烷烃含量明显增加,轻重比增大;原油中新生成了烯烃化合物,与同碳数饱和烃成对出现且同碳数烯烃与饱和烃比值始终小于0.5;芳香烃色谱指纹图中菲系列化合物发生了明显的甲基转移与脱甲基作用;尾气多维气相色谱图中可见烯烃、氢气、一氧化碳等火驱高温氧化的特征组分。该研究可作为火驱过程中指示燃烧状态的有效技术手段,为稠油火驱燃烧状态的判识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借助热解实验数据,获得油气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最近的发展则以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和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的结合作为标志。黄金管限定体系是目前开展封闭体系下天然气生成实验较理想的实验设备,该体系下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地质条件下饱和烃很难直接裂解生气,在原油族组分中生气潜力小于沥青质、非烃,甚至芳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