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会兴 《湖北造纸》2002,(2):21-21,34
1微生物污染的形式造纸原料能被许多种类的微生物用于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包括多种好氧和厌氧细菌、藻类、线虫类、原生动物类及霉菌类。  相似文献   

2.
酸奶鼓盖的微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酸奶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4种酸奶中都一定程度地污染有细菌、霉菌和酵母。经初步鉴定种类,这些微生物多数在每种酸奶中都存在。说明酸奶环境适合这些微生物生长繁殖。酸奶由于污染微生物而发生鼓盖,引起鼓盖的是酵母菌,细菌、霉菌不能引起酸奶鼓盖。  相似文献   

3.
腊肠、腊肉和板鸭等是我国传统腌腊肉制品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这些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均有微生物存在和参与,并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的微生物菌群涉及乳酸菌、葡萄球菌、微球菌、酵母和霉菌等,这些微生物对腌腊肉制品的品质特性和感官特性会产生影响,且与产品质量和可贮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腌腊肉制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对传统腌腊肉制品现代化加工中的品质和安全性提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腊肉、腊肠、火腿、板鸭和腊鱼产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对食品抗菌剂的抗性和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抗菌剂的功能作用,微生物对抗菌剂的抗性和耐受性产生、发展的机理,微生物对传统及新型食品抗菌剂产生抗性的研究结果,微生物对这些物质适应性和耐受性的后果,微生物抗性的产生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发酵过程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开放的发酵环境和历史传承的发酵工艺促成丰富多样且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发酵体系。这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相互作用控制发酵过程,同时产生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风味物质,是传统发酵精髓所在。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类型丰富,包括真菌与真菌、真菌与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相互竞争等。近些年来,随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和组学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从不同传统发酵食品入手,总结了传统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着重阐述典型性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分子机制,有助于研究和认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方式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6.
一、微生物肥料的特性 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只有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它肥料是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会兴 《国际造纸》2000,19(4):61-62
长期以来,微生物的污染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微生物引起的霉变、腐败影响了产品的市场信誉,特别是对造纸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国外在造纸过程的循环水、纸浆、铜版纸用涂料、纸制品、包装用纸等中均添加防腐杀菌剂。1微生物污染的形式现代造纸工业为了增强纸张成形和成品纸面质量,广泛使用了淀粉、明矾、磷酸盐、聚合物、蛋白质、白土、胶乳等材料,然而这些材料能被许多种类的微生物用于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包括多种好氧和厌氧细菌、藻类、线虫类、原生动物类及霉菌类。造纸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主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近年食品相关的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和新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已有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对乳酸杆菌的工业化生产菌株进行技术改造。同样,这些方法在对抗那些导致食品腐化变质的有害微生物方面,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食品病原微生物传统检验方法费时、敏感度低、特异性差;随社会和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该文介绍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代谢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检测微生物基本原理,及这些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可能会对食品造成污染。陶老师是微生物控制领域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学者,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陶老师整理了关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1如何定义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快速检测的广泛定义是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处理好  相似文献   

11.
酒曲酶系、菌系特征及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中义  畅晓霞  钟其顶 《酿酒》2008,35(5):24-29
酒曲微生物丰富,网络的菌种丰度、协调性及在制曲过程形成的风味前驱对整个酿酒过程内酒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生物学、检测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为深入研究酒曲生物及酶系对传统酿酒的作用开拓了平台。就大曲生产过程微生物酶学变化,大曲入酒醅后微生物变化、酶学特征的情况,及其变化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优质新型泸型大曲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从优质大曲中筛选出5株各具特色的优良功能菌,即糖化功能菌C-24和A2-3,发酵功能菌S2.10,生香功能菌R-3和S2.1182。将它们配制成复合菌种接入泸型大曲中,制成的新型泸曲无论是感官指标还是理化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出酒率提高6.49%。  相似文献   

13.
绿衣观音土曲中微生物种群区系分析及其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地区的绿衣观音土曲和母曲中微生物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酵母菌和霉菌数量的分布情况因曲而异。微生物类群主要为霉菌、棒曲霉、酵母、放线菌和细菌。绿衣观音土曲中根霉是主要的糖化菌;酵母菌主要代谢生产酒精;细菌可增加酒中风味物质,但若含量过大会影响酒风味的协调;棒曲霉在发酵中产风味物质,酯化生成乳酸乙酯。(丹妮)  相似文献   

14.
开菲尔粒及其发酵液中菌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开菲尔发酵剂,本试验测定了开菲尔粒及其发酵液中几种主要微生物的数量。两者结果均表明其中乳酸菌多于醋酸菌,醋酸菌多于酵母菌,而且乳酸菌类中大多数为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15.
以4月份入池酒醅为例,监测衡水老白干老五甑工艺发酵过程中主要酯类、化学物质、微生物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老白干香型酒发酵过程中主要酯类、微生物、化学物质3者间的变化有明显趋势,分析结果对于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军 《酿酒科技》2012,(1):77-78,81
采用公司自制的己酸菌功能茵液,应用于窖池养护、回窖发酵、串蒸提香以及制备调味酒等方面,并对应用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利用己酸菌功能茵液进行窖池的养护及其微生物复壮,能改善窖池,提高酒质;应用于回窖发酵、串蒸提香、调味酒生产等能明显提高产酒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预测微生物学在传统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微生物学是运用微生物学、工程数学以及统计学进行数学建模,并建立各种食品微生物在产品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基础信息库,以及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达到运用模型预测和描述特定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状况的目的。白酒酿造过程建立白酒微生物学资源数据库和预测微生物学数学模型,可探究制曲和发酵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及各种环境因素对酿酒微生物类群衍变的影响规律,提高白酒酿造工艺设计的最适化。(孙悟)  相似文献   

18.
论提高泸型酒质量的三大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衍庸 《酿酒科技》2002,(5):22-22,25
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酯化酶生香,生香功能曲这3项微生物技术是提高泸型酒质量的有效技术。(1)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培泥技术即“人工老窑”微生物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泸型酒己酸乙酯含量 及优质品率有很大提高。(2)从泸型酒麦曲中筛选出酯化功能菌,加上霉菌和酵母的优良菌系,制成生香功能曲。使用该强化大曲不仅能提高出酒率,而且减少用曲量。(3)酯化生香酶工程技术模拟老窑发酵生酯,采用窖外酸、醇酯化生酯,酶在溶剂中直接反应,可提高酒质,创新白酒香型。(陶然)  相似文献   

19.
张学英 《酿酒科技》2006,(11):61-62
酸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其对生产过程的设备、窖泥、大小曲、微生物生长、酶及生化反应等均有影响;作为白酒的主要呈味物质,对半成品及成品白酒的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整控制酸度的措施有: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控制入池温度、合理管理窖池、将酒糟进行大气冲酸、加入酒精酵母控制发酵过程进度或根据季节适当调整发酵周期及生产工作时间等方法。(孙悟)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浓缩复合己酸茵液进行窖泥复壮可进一步提高窖泥微生物功能;己酸乙酯含量整窖(600kg)平均比对照样增加81.06mg/100ml,四大酯比例协调,浓香突出,爽净,回味悠长,提高原酒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