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效提取雪梨籽中的油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雪梨籽油的萃取工艺;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将提取的油脂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2.
为高效提取萝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临界提取萝卜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萝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30MPa、温度46℃、CO2流量11kg/h、萃取80min时,萝卜籽油得率达42.8%。超临界提取萝卜籽油得率高,时间短,是一种提取提取萝卜籽油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番木瓜籽油,利用JMP 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平台,建立超临界CO2萃取番木瓜籽油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优化了萃取过程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番木瓜籽破碎后过20目筛,CO2流量为25 L/h,萃取压力27 MPa,萃取温度54℃,萃取时间3 h,油脂得率达30%以上;超临界CO2萃取的番木瓜籽油的理化性质达到了食用油脂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邓瑞雪  刘振  秦琳琳  王莉  刘雪琴  刘普 《食品科学》2010,31(10):142-145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讨论超临界CO2 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2 的流量因素对牡丹籽油脂的萃取率及不饱和萃取液中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并采用GC-MS 技术对油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 流体技术可以萃取牡丹籽中的油脂成分,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h、二氧化碳流量25kg/h。此时油脂的萃取率为30.7%,萃取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可达70.8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苦瓜籽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物料粒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苦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物料粒度60 目、CO2流量12 kg/h、萃取时间130 min,在此条件下,苦瓜籽油萃取得率达到36.28 %.  相似文献   

6.
椪柑籽油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阳  夏延斌 《食品与机械》2012,28(1):178-182
利用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椪柑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椪柑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的时间、温度、压力和流量4因素的最优化组合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得到各因素与椪柑籽油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4MPa、CO2流量25.8L/h、萃取时间147.6min、萃取温度39.3℃。该条件下,椪柑籽油提取得率的理论值为45.95%,实测值为(45.12±1.36)%(n=3),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椪柑籽油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萍  许晖  张斌  赵大庆 《食品科学》2009,30(2):102-10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法对影响猕猴桃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关键因素CO2 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进行了优化探讨及其萃取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CO2 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影响较显著,并且压力和温度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超临界CO2 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40目、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0℃、CO2 流量27kg/h、萃取时间150min,该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油萃取率达31.86%;建立了以猕猴桃籽油萃取率为目标值,以各提取工艺参数为因素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经验证,计算值和试验值拟合良好;超临界CO2 萃取的猕猴桃籽油与用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提取火龙果籽油,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萃取所得火龙果籽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火龙果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影响显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5h,火龙果籽油萃取得率为30.21%。火龙果籽油中脂肪酸主要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4.64%,其中亚油酸及其异构体为46.91%,油酸及其异构体为25.36%;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棕榈酸及其异构体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1.10%。火龙果籽油可以作为一种食品保健油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以莴苣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对其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一次性投料量、粉碎粒度对莴苣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莴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次性投料量50 g,粉碎粒度24目,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6 L/min和萃取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莴苣籽油得率为17.92%。莴苣籽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56.420%)、油酸(22.562%)、棕榈酸(7.79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682%。  相似文献   

10.
以石榴籽为原料,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石榴籽油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石榴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80 min,分离釜Ⅰ温度60℃,压力10 MPa,分离釜Ⅱ温度35℃,压力6 M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18.6%。  相似文献   

11.
碱蓬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四因素对碱蓬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2.5℃,时间3h,CO2流量25kg/h。利用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2.
乌桕籽皮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 流量三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确定为:压力40MPa,温度36℃,CO2 流量20L/h,时间1h。利用GC 分析了乌桕籽皮油的成分组成,以期为乌桕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加热茶叶籽仁粉,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适宜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00 min,CO2流量45~55 kg/h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94.1%,并测定了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琉璃苣籽油,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琉璃苣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琉璃苣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45 L/h。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08%。气相色谱对琉璃苣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琉璃苣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  相似文献   

15.
以仿栗籽为萃取原料,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仿栗籽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定CO2 流量为25kg/h、原料粉碎度为40 目,然后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和萃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仿栗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仿栗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1MPa、萃取温度47℃、分离温度34℃、萃取时间72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仿栗籽油得率为48.57%。对仿栗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GC-MS 分析,结果表明,仿栗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35.17% 和19.76%。  相似文献   

16.
微波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微波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的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原料粉碎度40目,溶剂与物料质量比值为5.0,微波功率700W,每次微波辐射时间50s,微波累计辐射8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7.07%。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70min、分离温度30℃、CO2流量25~30kg/h,原料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27.76%。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所需时间最短,油脂得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杜仲籽油的品质最优,是提取优质杜仲籽油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优化漆籽漆蜡(油)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漆籽中漆蜡(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自变量,漆蜡(油)萃取得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影响工艺条件因素,以漆蜡(油)萃取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确定漆蜡(油)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18 L/h,漆蜡油萃取得率为32.56%。  相似文献   

18.
樟树籽油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周武  张彬  邓丹雯 《中国油脂》2004,29(2):30-31
樟树籽核仁含有40%左右的油脂.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油的工艺,确定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CO2流量35 kg/h、萃取时间100~120 min.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茶叶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9MPa、萃取温度43℃、分离温度36℃、萃取时间74min,该条件下,茶叶籽油得率达26.13%。  相似文献   

20.
豆薯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油脂萃取效率为评价指标,对超临界CO2萃取豆薯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GC~MS分析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并检测了油脂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豆薯籽的平均含油量为28.43%,超临界CO2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0℃,萃取时间90min,CO2流量25~30kg/h,原料粉碎度40目,原料含水量控制在5%左右。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得率为25.91%,油脂萃取效率在91%以上。豆薯籽油的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31.20%)和亚油酸(29.26%)为主;理化特性与常见食用油脂相似,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