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添加剂-复合磷酸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肉及肉制品中磷酸盐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料肉中的磷酸盐≥0.5%;卤肉制品磷酸盐超标问题与生产厂家的添加剂量成正相关。所以,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卤肉制品生产工艺,并科学添加,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潮州卤肉制品的特性,制定浓缩卤水汤汁的标准配方,在生产过程中结合食品防腐栏栅技术,高压煮浸渗料技术,快速微波杀菌技术等,形成潮州卤肉制品的标准化生产工艺,为潮州卤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酱卤肉制品是现代常见食品,其制作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但工艺中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质量问题,如果流于市场将会引起较大危害,因此必须进行管理。本文为了保障酱卤肉制品质量,将分析此类产品常见质量问题,且提出对应的管理措施。酱卤肉制品的生产工艺会导致产品上存在一定量的微生物,在工艺得当的条件下,微生物量不会超过人体免疫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如果工艺出现异常,则会产生负面影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盐焗鸡翅中色素及磷酸盐的使用量,对盐焗鸡翅的生产工艺及复合磷酸盐配方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盐焗时间、温度和复合磷酸盐浸泡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色差及感官指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磷酸盐配比对肉的持水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焗鸡翅最佳生产工艺为盐焗时间110min、盐焗温度170℃、复合磷酸盐浸泡时间3h、复合磷酸盐最佳配比为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2:1:1,在此加工条件下,产品具有较佳的感官品质和较高的持水力。  相似文献   

5.
酱卤类肉制品中磷酸盐超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肉制品中磷酸盐超标问题,研究了磷酸盐超标的原因,并寻找一些能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磷酸盐超标的主要问题是用来加工的原料肉中的总磷含量较高。通过酱牛肉的加工试验表明:磷酸盐添加量在2‰、出品率控制在75%左右可以既保证产品总磷残留不超标又有比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酱卤肉制品是我国的名优肉制品,主要是以卤水加入肉内卤制而成的。也有以酱制方法制成的,故统称为酱卤肉。但是由于使用的原料很广泛,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及其内脏,均可制成酱卤肉,而且制订了国家标准。酱卤肉的品种很多,配料也较复杂,主要是按各地的习惯,口味等不同,制成各种不同口味的酱卤肉,其加工方法,也各有差异,这样就形成各种品名不同的酱卤肉制品。  相似文献   

7.
《肉类研究》2016,(12):41-47
酱卤肉制品是中华传统肉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丰富、造型别致、风味独特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理念的转变,对酱卤肉制品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概述了酱卤肉制品的分类和风味来源,重点论述了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技术,指出我国酱卤肉制品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酱卤肉制品加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传统酱卤肉制品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κ-卡拉胶、复合磷酸盐对反复冻融猪肉香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反复冻融会导致其制品食用品质的劣变。文中研究了κ-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对反复冻融猪肉制成的香肠劣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冻融次数内,κ-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能改善反复冻融肉的食用品质。κ-卡拉胶可显著提高香肠的出品率,改善质构;复合磷酸盐可显著提高香肠的保水性,并对香肠内部水分分布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酱卤肉制品工业化生产中香辛料的调味调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酱卤肉制品在调味调香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香辛料在其中的应用及老汤的煮制,并为今后传统酱卤肉制品工业化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春晖研究员科研团队自2009年以来,通过系统研究酱卤肉制品品质形成与风味发育机制,首次创新性地研发出酱卤肉制品定量卤制技术。该技术根据传统肉制品风味、口感与色泽特点,在确保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通过原料肉与调味料(卤制液)的精确配比调制,结合熟化生香、色泽形成与固化,实现酱卤肉制品无老汤定量卤制。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该技术定量卤制工艺的香辛料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出品率提高了5%~8%,产品批次间  相似文献   

11.
肉制品磷酸盐含量调查与限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调研国内外肉与肉制品磷酸盐限量标准,对8大类1015个肉制品样品的磷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肉制品中磷酸盐残留限量.结果表明: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相比,我国肉制品中磷酸盐最大使用限量偏高,残留限量缺乏标准;常见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的范围为0.62~16.2g/kg,中位值为6.09g/kg,平均值为6.43g/kg,中位值低于平均值,不同种类的常见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种类的副产物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最大残留限量因产品种类不同各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核磁共振磷谱(31P-qNMR)技术快速定量测定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碱性缓冲盐振荡提取2次,离心过膜后,以六甲基磷酰三胺为内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0%~112.0%,相对标准偏差0.87%~3.15%。日内精密度为0.68%~3.55%,日间精密度为1.12%~4.51%,对市售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进行检测,核磁共振法测定结果准确,与离子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操作,节约时间,定量准确,为肉制品中磷酸盐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新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肉与肉制品法规和标准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肉与肉制品法规和标准体系较为完善,能够有效地规范肉与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保证质量与安全.本文介绍了加拿大肉与肉制品的法规和标准体系现状,并分析和总结其体系的特点,为我国建设完整的肉与肉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提高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测定速度,进行了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GB/T5009.44-2003)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①采用BUCHI-K360型全自动定氮仪测定法替代半微量定氮法;②采用碳酸钾溶液代替氧化镁混悬液作为碱性试剂。通过改进法的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和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①改进法的方法重复性试验的RSD小于1.0%;②改进法的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在98.39%~l00.72%之间。③改进法与标准法测定结果的t值0.319<。该法适合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肉与肉制品中生鲜肉占比约80%,生鲜肉中热鲜肉占比约60%,而冷却肉占比不足30%。近年来研究表明,僵直前的热鲜肉更适合炖煮、炒制、涮制等传统烹饪方法,而解僵成熟后的冷却肉则更适合烘烤、烧烤等西式烹饪方法。基于热鲜肉和冷却肉各自不同的加工特性和优劣势,本文在综述热鲜肉与冷却肉品质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消费者饮食习惯、个性化消费需求和精细化烹饪方式的生鲜肉加工理论、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以期为生鲜肉生产“定制化”新业态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分析了导致熟肉制品微生物合格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办法。根据国家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我国熟肉制品的总合格率在8.62%~88.30%之间,菌落总数超标率10.20%~65.00%,大肠菌群超标率9.47%~83.33%,致病菌超标率0.00%~9.30%。导致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熟肉制品生产条件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卫生观念较差,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可以通过提高熟肉制品生产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管,以及大力发展定型包装熟肉制品等措施,提高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7.
磷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肉类制品的生产中,其能够有效提升肉的保水性,改善肉制品质构,从而赋予产品良好的嫩度和多汁性。现今,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仍旧突出,过量摄入磷酸盐能够对人类健康带来诸多危害。因此,为满足消费者期待的更健康、安全的低磷肉制品的需求,需高度重视基于“清洁标签”理念下的降低肉制品中磷酸盐添加量策略的实施。超声波、超高压、脉冲电场、新型滚揉技术及碱性电解水等新型加工技术能够在修饰肌肉蛋白质结构的同时改善肉制品品质,从而达到在未添加其他清洁标签配料的基础上减少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综述清洁标签理念的发展、清洁标签肉制品的研发现状以及降低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的新型加工技术,以期为开发“清洁标签”理念的低磷肉制品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肉与肉制品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美国的肉与肉制品法规和标准体系已基本完善,能够较好地控制肉与肉制品的质量与安全、促进进出口贸易.本文通过梳理当前美国肉与肉制品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并分析和总结其体系的特点,以期为我国肉与肉制品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综述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由于磷酸盐具有潜在的有害作用,磷酸盐替代品的开发引起广发的兴趣.通过这些替代物的使用实现既能降低肉制品中磷酸盐的使用量、又能改善肉制品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食品厂酱卤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6—2017年在南京市某食品厂采集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样品120份(原辅料60份、中间产品28份、成品24份、终产品8份)、环境样品204份、空气样品58份和生产用水14份,共396份,按照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和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对卫生指示菌和主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并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在食品样品和环境样品中,李斯特菌检出率为7.4%(24/32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5/196),沙门菌检出率为1.9%(6/324);其中李斯特菌有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他以格氏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为主;沙门菌经血清学分型共4种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依桑吉沙门菌(1株)和亚利桑那沙门菌(1株)。在原辅料、中间产品以及人员、仪器设备、清洁工具中均有致病菌检出,但成品和终产品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酱卤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原辅料和环境中均存在多种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