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稀氢氧化钠溶液(30mg/mL)为催化剂,以麦芽糖醇和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醇酯。通过考察原料配比、酸酐溶剂种类、酸酐滴加时间、反应时间4种因素对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醇酯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麦芽糖醇与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物质的量比为2:1,酸酐溶剂为丙酮,酸酐滴加时间1.5h,在35℃条件下反应5h,十二烯基琥珀酸单麦芽糖醇酯的产率为89.7%。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方法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性质进行测定。当合成产品的质量浓度为1mg/mL时,表面张力为31.9×10-3N/m,起泡能力为50%,乳化能力为100%,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5.1。  相似文献   

2.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干法、水相法和有机相法,确定了水相法是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适宜方法。研究了水相法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DS)的工艺,最佳反应效率条件为:反应温度40℃,淀粉乳浓度20%,pH值8.5,反应时间8h。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菊糖的十二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工艺条件,以菊糖、硼氢化钠及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时间、反应pH以及反应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的取代度为考察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对菊糖的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取代度影响显著因素,即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用响应面分析实验优化十二烯基琥珀酸菊糖酯改性工艺.十二烯基琥珀酸菊糖酯改性最优工艺:菊糖4g,硼氢化钠0.015g,十二烯基琥珀酸酐0.94g,反应时间为6.8h,反应pH8.5,反应温度35℃,菊糖的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取代度为0.0140±3.33E-05.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含水量、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用量、碱(Na2CO3)的用量;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5倍;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45 ℃;Na2CO3的用量1.5%;OSA的量3%,水分含量为18%。此条件下制得取代度为0.022 1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红外谱图分析表明,原淀粉的基本结构未被破坏,在1 720 cm-1、1 576 cm-1出现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淀粉酯的制备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酸酐浓度、pH和时间五个方面研究马铃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淀粉乳浓度40%、温度30℃、pH7.5~8.0、酸酐浓度5%。  相似文献   

6.
黄杨  杨华  许聪 《食品科技》2013,(1):303-307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5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最佳条件为:淀粉乳浓度35%、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5h、酸酐加入量为4%,采用最佳工艺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02。在同类研究中,降低了淀粉乳初始浓度,提高了产品取代度。利用红外分析方法和差示量热扫描仪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木薯淀粉的结构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碎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以取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3%,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辛烯基琥珀酸碎米淀粉酯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淀粉乳质量分数30%、pH8.5、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35℃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取代度可达0.01445。  相似文献   

8.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轻度水解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五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淀粉乳浓度50%、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0495。利用红外分析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验证。以合成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应用在DHA藻油的微胶囊化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法制备的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用量、辛烯基琥珀酸酐、淀粉乳的浓度、水分含量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为0.25g/mL,乙醇溶剂含水35%时,pH为8.5,反应温度为35℃时反应2h为最佳反应条件,得到取代度为0.0166。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条件下,蜡质玉米淀粉与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反应可制得较高黏度、适宜取代度(DS)的酯化淀粉。经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酸酐用量12%,pH值8.5,酯化反应温度35℃,酯化反应时间5h。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后蜡质玉米淀粉分子上的确引入了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基团;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的A型晶体结构在经过酯化反应后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从水溶液中结晶α结晶麦芽糖的新工艺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结晶麦芽糖与β结晶麦芽糖相比,具有熔点高(30℃以上),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乳化能力分别为β结晶麦芽糖的3倍以上和2倍。α结晶麦芽糖还具有较高的醇水溶性,此外对β结晶麦芽糖的纯度与形成α结晶麦芽糖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麦芽糖和α-环糊精作为底物,利用普鲁兰酶逆向合成作用合成了麦芽糖基-α-环糊精。用薄层色谱、液-质联用对产物进行了鉴定,并用薄层色谱对其分离。对影响麦芽糖基-α-环糊精合成的反应物摩尔比(麦芽糖/α-环糊精)、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酶量、pH等因素分别做了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了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麦芽糖/α-环糊精)为16:1,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为58℃,加酶量400U/gα-环糊精,pH4.5。  相似文献   

13.
麦芽糖脂肪酸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灏  严梅荣  彭冬梅 《食品科学》2006,27(11):257-259
以麦芽糖和脂肪酰氯为原料,制备麦芽糖脂肪脂酸酯。通过考察主要因素(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淀粉糖:脂肪酰氯为1.5:1(mol/mol),催化剂(K2CO3):脂肪酰氯为0.03:1(W/W),溶剂(冰醋酸):脂肪酰氯为20:1(ml/g),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8~9h,麦芽糖脂肪酸酯的收率达83%~92%。  相似文献   

14.
淀粉酶在麦芽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是生产淀粉糖品的重要原料,特别是对糖化工艺中麦芽糖浆纯度的提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当前麦芽糖浆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酶制剂的性质、作用机理、使用方式;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对酶制剂在淀粉糖中使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低聚异麦芽糖性质、功能、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聚异麦芽糖是一种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该文对低聚异麦芽糖性质、功能、生产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山楂饴中的苏丹红.样品经氯仿萃取后浓缩至干,乙醇定容.Diamonsil C18色谱柱,0.02%甲酸的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500nm.在0.05~1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苏丹红Ⅰ号、Ⅲ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7%、93.4%,精密度分别为0.81%、0.96%:方法检出限为0.035μg/g;人工合成色素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7.
首先研究了双酶的部分酶学性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至DE值为16.5%,再用真菌α-淀粉酶在最佳条件下作用21h,可得到含纯麦芽糖0.311g/mL的产品。该产品葡萄糖;量为0.017g/mL,糊精含量为2.7%,生产出优质高麦芽糖浆。  相似文献   

18.
淀粉乳液化后,用β-淀粉酶一次糖化4h,再用葡萄糖淀粉酶15U/g淀粉二次糖化20min制取高麦芽糖浆,能使糖化时间从原来10h缩短到4.3h,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对高麦芽糖浆工业生产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利用酶制剂进行高麦芽糖浆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均匀实验法。选用耐高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分别对马铃薯淀粉进行液化和糖化。结果:得到的液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浆质量分数40%,pH值6.3,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106U/g淀粉,液化温度94℃,液化时间10min;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液pH值5.3,β-淀粉酶用量70.81DP°/g淀粉,普鲁兰酶用量0.808PUN/g淀粉,糖化时间48h,糖化温度50℃;所得糖化液中其麦芽糖含量达68.29%。结论:以马铃薯为原料制备的高麦芽糖浆产品达到标准要求,该试验结果为马铃薯高麦芽糖浆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下一步对马铃薯淀粉糖化液的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淀粉糖品相比,结晶麦芽糖具有甜度低、口味纯、不易结晶、防龋齿、不依赖胰岛素代谢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该文介绍结晶麦芽糖种类、性质和制备工艺,并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和不足进行探讨,为结晶麦芽糖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