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树莓叶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树莓叶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特点,以及目前树莓叶的应用开发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发展树莓产业的优势和当前面临的问题,认为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大力开发树莓叶深加工产品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树莓通过发酵工艺酿造成果酒能够很好地保存树莓营养价值并赋予果酒酒香。综述了树莓中主要活性成分(鞣花酸、黄酮类物质、树莓酮等)的功能学评价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树莓果酒加工工艺及其市场现况,为树莓深加工及树莓果酒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树莓为第三代新兴水果,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中国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西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已有2 000余年的食用历史。树莓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活性,目前已被开发成多种产品。从树莓的种类、历史、成分、活性及产品方面对树莓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生产树莓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国树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树莓籽与树莓叶是树莓培育过程中重要的副产物,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抗氧化物质的研究与相关产品的开发是树莓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文献对树莓叶和树莓籽副产物的开发利用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总结了树莓叶、树莓籽的天然活性成分、保健功效、产品开发现状。树莓副产物在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树莓副产物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树莓功能性成分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莓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主要有花青素、鞣花酸和黄酮类等酚类物质、水杨酸、抗坏血酸和树莓苷等,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活性。本文介绍了酚类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等,并提出了树莓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树莓功能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莓被称为第三代水果,在欧美国家广受欢迎,拥有众多美名,在国内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产量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树莓受到重视正是因为其含有的多种功能因子,例如花色苷、树莓酮、鞣花酸等.现代研究证实这些功能因子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抑制肥胖和美肤等功能活性,因此树莓引起食品、医药和医疗美容等行业的关注.介绍了树莓营养成分组成,重点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树莓中受关注较高的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花色苷、树莓酮和鞣花酸的生理活性和体内代谢方式,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对其产生的影响,还指出目前树莓功能因子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树莓功能因子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未来树莓功能因子的开发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树莓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莓(Raspberry)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浆果之一,它是蔷薇科(Rasaceae)悬钩子属(Rubus.L)植物,又名覆盆子、马林、木莓、托盘等.树莓果实色泽宜人,营养丰富,被世人誉为"黄金水果".本文对树莓营养特点、主要功效成分和作用及其开发前景等进行了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8.
红树莓与黄树莓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是一种新兴的第三代水果,果实柔嫩多汁,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色泽诱人,极具开发潜力。树莓根据果实的颜色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4类。目前种植和开发的树莓以红色为主,在汶川地区红树莓基地发现一些野生黄树莓,风味与红树莓不同,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黄树莓检索确定成分65种,其中萜烯及醇酮类物质含量较高,按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芳樟醇、2-壬酮、萜烯醇、2-壬醇、β-荜澄茄油烯、1R-α-派烯、2-己醇、2-己酮、松油烯、β-香叶烯、D-柠檬烯等。红树莓检索确定成分36种,含量较高的为酮、酯、醛、烯类物质,按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β-紫罗兰酮,(E)-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5-羟甲基糠醛、乙酸乙酯、壬醛、长叶松环烯、α-紫穗槐烯、α-水芹烯、D-柠檬烯、1,3,5,7-环八四烯等。黄树莓与红树莓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一种新的树莓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结合近几年树莓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对树莓中的酚类化合物、酶类、芳香类等活性成分及功效进行了简述,同时概括了树莓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等研究进展,总结了新技术在树莓活性成分开发方面的应用状况,期望为树莓作为一种新的医药资源和功能食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Python、Java、C控制树莓派的GPIO,并与传统的嵌入式Linux开发教学比较,显示其高效且丰富的语言开发环境。通过树莓派推荐的Python语言实现串行通信和网络通信,分析实现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思路,并与传统的开发方式比较,显示其突出的实用价值。分析树莓派的软硬件和全球资源,介绍智能小车的教学实践,显示其在平台选型时的优势所在。最终得出树莓派可使嵌入式Linux开发及教育取得显著进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红树莓汁及红树莓发酵酒的香气物质成分和含量,对比红树莓汁发酵前后香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红树莓汁、果胶酶酶解汁及红树莓汁发酵酒中共检测出74种香气成分,分别为21、31、41种。红树莓果汁经果胶酶酶解后,主要香气成分变化不大,均为酮类物质,而经发酵后,酮类物质减少,醇类和酯类物质有明显增加。研究结果发现,酵母菌种发酵改变了红树莓主要香气成分,这对红树莓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树莓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俐  金毅  王斌  尹英 《食品科学》2006,27(5):191-194
本文研究了树莓红色素的树脂法提取工艺,通过4种树脂对树莓红色素的吸附及不同浓度的乙醇对树莓红色素解吸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树莓红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90%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产品收率达1.84%。同时,对树莓红色素的性质,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此色素有较高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红树莓果汁为实验材料,选用壳聚糖、明胶、PVPP、果胶酶、皂土五种澄清剂对红树莓果汁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红树莓果汁的透光率为指标对比五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从中选择澄清效果较好的澄清剂,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筛选出红树莓果汁最佳的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5种澄清剂对红树莓果汁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澄清和脱色作用,壳聚糖和明胶的对红树莓果汁的澄清效果较好,PVPP和皂土次之,果胶酶的澄清效果不佳;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出壳聚糖在质量浓度1.8 g/L、澄清温度40℃、澄清时间36 h的条件下澄清效果最佳,可以得到清澈透明且均一稳定,透光率达96.7%的红树莓果汁。该工艺可为红树莓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秋福’红树莓叶片为原料,以红树莓叶茶的可溶性糖、总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确定红树莓叶茶的最佳制作工艺;并对红树莓叶片、叶茶和市售绿茶3 种实验原料的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比较;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3 种实验原料香气物质的区别。结果表明:摊晒时间1 h、蒸汽杀青(杀青时间45 min、杀青温度100 ℃、摊放密度5 g/dm2)、揉捻时间25 min、热风干燥(温度50 ℃、时间12 h、摊放密度5 g/dm2)为红树莓叶茶最佳制作工艺。红树莓叶片、叶茶及市售绿茶均含有一定量的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类活性物质,并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市售绿茶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且3 种实验原料对3 种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能力;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别从红树莓叶片、叶茶和市售绿茶中鉴定出8、14、18 种香气物质,红树莓叶片和叶茶除2-庚醇外无相同香气物质,前者以2-庚醇和桃金娘烯醛为主要香气物质,后者以己醛、2-正戊基呋喃为主要香气物质,且含有丁醛、2-乙基呋喃等独特的香气物质,市售绿茶香气物质种类较多,主要以醇类、酯类为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树莓叶资源提供理论参考,也能为红树莓叶茶进入市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黑树莓为原料、荞麦原浆酒为酒基制备黑树莓泡制酒,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泡制工艺条件,并采用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和急性痛风性关节肿胀模型评价黑树莓泡制酒的抗痛风功效。结果表明,黑树莓泡制酒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mL∶g)、泡制时间60 d、荞麦原浆酒酒精度49%vol。在此优化条件下,黑树莓泡制酒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率为42.68%,总黄酮含量为0.97 mg/mL;黑树莓泡制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尿酸含量、XOD活性及升高尿液中尿酸的含量(P<0.05),血清中尿酸含量、XOD活性分别降低121.93μmol/L、13.93 U/L,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131.78μmol/L,且急性痛风性关节肿胀度下降5.37%。黑树莓泡制酒具有明确的抗痛风功效,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7种小浆果香气物质的GC-MS检测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华  牟德华  李艳 《食品科学》2017,38(2):184-19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主成分分析,对从东北地区引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邢台市等地区的7种小浆果进行香气物质的检测与分析,再结合数据从香气层面对引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50种香气物质被检出,蓝莓、欧李、丰满红树莓、秋福树莓、哈瑞太兹树莓、黑加仑和灯笼果分别检出31、59、47、54、39、48种和41种香气物质。蓝莓以醇类和醛类为主体香气,分别占总香气物质的43.9%和40.9%;欧李果和黑加仑的香气主要以酯类为主,占总香气物质的80.7%和67.6%;丰满红树莓果中的香气物质以醇类和酯类居多,占总香气物质的60.0%和28.6%;秋福树莓和哈瑞太兹树莓的主体香气物质都以醇类为主,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物质的41.75%和37.37%;灯笼果以酯类和酮类为主体香气,占总香气物质的31.9%和27.3%。通过对香气物质的检测分析,为7种浆果的工业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15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基于树莓品质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了树莓不同品种间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系统分析数据,全面检测和对比了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品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分析得到,Heritage树莓品种,具有果实品质指标优良、抗氧化能力强的特点,在辽宁地区本品种属于秋季果,可以作为该地区树莓栽种、保鲜和长期贮藏优选品种,为该地区树莓设施栽培和品种选育以及保鲜贮藏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声提取、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三种提取方法对红树莓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成分、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低,碘值高,在红树莓籽油中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占红树莓籽油总成分的98.22%,其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9.98%和48.07%;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中β-谷甾醇和α-生育酚含量高,分别为97.37 mg/100 g和18.88 mg/100 g,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与超声提取和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极显著性差异;超声提取法提取的红树莓籽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强,只与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采用高剪切-超声提取法提取红树莓籽油,籽油品质好,活性成分丰富,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拟在初步揭示悬钩子属浆果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鞣花酸的变化规律。以黑莓、树莓及杂交类型共21个品种不同时期叶片为试材,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叶片中鞣花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鞣花酸含量。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5个品种分析评价了叶片抗氧化能力、抗氧化物质含量及糖类物质含量与鞣花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黑莓、树莓鞣花酸在嫩叶中含量较高,随着叶片的发育和衰老呈下降趋势,以黑莓‘宝森’嫩叶鞣花酸含量最高达39.622 mg/g,以树莓‘哈瑞泰兹’老叶中鞣花酸含量最低为7.649 mg/g。进而分析5个品种叶片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发现其与鞣花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而叶片中糖类物质含量与鞣花酸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为黑莓、树莓叶片中鞣花酸的功能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部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