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初步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的致敏性.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消化稳定性试验了解rhLf致敏的可能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hLf与已知致敏原乳转铁蛋白和卵转铁蛋白有序列同源性,与Asp f2、Ole e 10和Ole e9存在结构相似性.消化稳定性试验显示rhLf在胃液中易被消化成小片段,在肠液中不易被消化.结论 rhLf具有一定的潜在致敏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吴庆源 《染整技术》2008,30(6):45-46
分别介绍了卷染工艺和轧染工艺中新型涂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和还原染料染色的工艺过程和使用的染化料,经对比后不难看出,新型涂料染色达到了减少染色工序、减少染化料的使用,从而实现了节能、降水、少污、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毛乐意 《针织工业》2018,(10):49-51
针对传统棉织物染色工艺能耗大、处理时间长、排污量大、成本高等问题,文中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对比了传统染色工艺和改性棉针织面料染色工艺。测试了染色后改性棉针织面料的染色残液、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并与传统染色工艺对比。结果表明,改性棉针织面料染中浅色残液中染料较少,液体澄清,废水可以直接循环使用,色牢度可以达到常规色牢度要求;深色残液颜色较深,通过适当提高染色温度、延长上色时间,上染率有显著提高;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改性棉针织面料染色工艺技术实现了无盐无碱染色,污水零排放,工艺时间大幅度缩短,工艺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染色工艺在染色效果控制、资源利用以及染色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染色工艺中。基于人工智能化对染色工艺展开研究,以期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实现染料配方的优化和染色效果的预测与控制,推动染色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选用常温小浴比染色机,调整现有常规浴比前处理配方中助剂用量及常规浴比染色配方中染料和相关助剂用量,优化了棉针织物小浴比漂染工艺,对比了常规漂染工艺与小浴比漂染的效果,并进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小浴比前处理后针织物白度和毛效达到与常规浴比前处理工艺相当水平;小浴比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染色牢度与常规浴比染色工艺相当。将浴比变小,前处理和染色工艺配方中助剂和染料用量变化规律推广到产业化生产中,实现了小浴比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别介绍了卷染工艺和轧染工艺中新型涂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和还原染料染色的工艺过程和使用的染化料,经对比后不难看出,新型涂料染色达到了减少染色工序、减少染化料的使用,从而实现了节能、降水、少污、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别介绍了卷染工艺和轧染工艺中新型涂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和还原染料染色的工艺过程和使用的染化料,经对比后不难看出,新型涂料染色达到了减少染色工序、减少染化料的使用,从而实现了节能、降水、少污、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褶裥布的载体染色和中温染色工艺,并对染色设备及后整理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冷轧堆染色工艺介于浸染与连续化染色工艺之间,是一种半连续化的染色工艺。明显节能、节约染料,生产灵活性大,特别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据国外1990年代的统计,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中,冷轧堆染色的比例已上升到20%。冷轧堆染色工艺中应用最广的是短时冷轧堆法。  相似文献   

10.
袁雪芬 《丝绸》1996,(3):31-33
真丝绸星形架染色是在星形架精练工艺及设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为解决平素织物和厚重织物有关染色病疵。文中针对工艺中主要因素如染色容绸量、染色时动态形式、染色绸的脱胶率及染色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C)、DP-9993、扩散剂MF、平平加O等,对SD型阳离子艳红SD-5GN滤饼上染超仿棉的影响;探讨不同的复配比例对染料上染过程和移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EBAC、MF、平平加O以2∶0.5∶0.2比例复配用于超仿棉阳离子染料染色时,可显著提高染色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超细靛蓝染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棉织物的轧染性能.通过讨论分散剂结构和用量、染料质量分数和分散时间对靛蓝染料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靛蓝染料较佳的制备工艺为染料质量分数为5%,分散剂FPE质量分数则为染料的30%,超声功率800 W,超声波处理70 min.采用制备的超细靛蓝染料对棉织物轧染,其优化的轧染工艺为染液质量分数1%,轧余率70%,浸轧3次,保险粉质量分数3.4%.与常规靛蓝染料相比,超细靛蓝染料染色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靛蓝染色织物得色量低的问题,对靛蓝的分散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质量分数对靛蓝分散稳定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染料粒径、还原剂质量浓度、温度、pH值对靛蓝还原效果及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氧化方式对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分散剂DM-1501制备的靛蓝分散体,其染色棉织物K/S值达到11.92;粒径为280 nm左右的靛蓝分散体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1 g/L,还原温度为 80 ℃, pH值为11的还原条件下,还原液中隐色体吸光度达到最大,半还原时间减少至0.2 min; 采用空气氧化得到的靛蓝染色棉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级,明显优于双氧水氧化得到的染色织物。  相似文献   

14.
将无机纳米粉末(ZnO/TiO2)、涂料、粘合剂、分散剂和其它整理剂采用特殊的分散方法配制成稳定的工作液,然后进行轧、烘、焙,使织物同时达到染色和防紫外线整理的目的,以适合多种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对同浴染色、整理的织物进行折皱回复角、刚柔性、透气性和撕破强力等物理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对织物服用性能没有很大的影响,但大大提高了织物防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涤棉分散染料微胶囊/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晓文  罗艳  杜鹃  陈水林 《印染》2006,32(18):17-19
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分散染料进行双层造壁,制得分散染料微胶囊,并与雅格素 NF 活性染料同浴上染涤棉混纺织物.试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微胶囊/活性染料一浴法与传统分散/活性一浴法相比,无需使用分散剂、匀染剂,并可免除还原清洗工序,其染色物的色牢度水平与传统染色工艺产品相当,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6.
周家伟  姚平  许磊 《纺织学报》2011,32(4):79-84
 在分析研究固色速率与固色碱剂、堆置温度、中性盐、分散剂等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乙烯砜和混合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蚕丝织物冷轧堆染色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纯碱和烧碱组成的混合碱剂,Na2CO3 20g/L,NaOH 1~5g/L,NaCl 0~20 g/L,分散剂0~1g/L,在25~30℃堆置8~12小时,并根据染料类型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使蚕丝织物冷轧堆染色获得较满意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分散剂制备超细涂料的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自制的超支化聚(酰胺-酯)分散剂(Hyperbranched polyesteramides dispersant,HPD)制备超细涂料,并涂料染色.研究超支化分散剂用量、颜料浓度、超声分散时间等条件对制备超细涂料工艺的影响,包括颜料颗粒粒径、体系粘度和稳定性,还研究了超支化分散剂制备的超细涂料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较优实验条件为超支化分散剂对颜料重15%,颜料质量分数2%,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颜料粒径可达210 nm,体系离心稳定性达83.4%,粘度保持在1.87~1.88 mPa·s.涂料染色织物较浅,皂洗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染料难以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上染的问题,筛选具有超高疏水、良好结构平面性的甲基黄分散染料对UHMWPE纤维进行染色,并探讨其染色性能。讨论了染色温度、时间、分散剂(AEO-9)用量及p H值等因素的影响,测定了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其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130℃,分散剂用量0.3%,时间60 min,p H值5,此时染色所得纤维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4级以上;通过拟合计算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吸附等温线类型为Nernst型吸附,半染时间为24.34 min,130℃时的扩散系数为5.21×10-17m2/s,标准亲和力约为5.56 k J/mol。  相似文献   

19.
新型螯合分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富强  刘学 《印染助剂》2006,23(6):43-46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顺丁烯二酸酐和活性单体MP为原料,采用自制的复合引发剂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螯合分散剂,测试了产品的螯合性、分散性等性能,并用于染整加工.应用结果表明:螯合性可满足精练、漂白要求且生物降解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张梅  任进和 《印染》2011,37(16)
筒子纱染整加工过程中,由于染液中铁离子的存在,双氧水漂白时单纱中部分纤维会发生“烧伤”,造成纱线强力下降.将锈蚀的镀锌管路更换为不锈钢材质,清除了铁离子在染纱供水中的二次污染;在高支纱染色时,采用氧漂煮练酶和铁离子螯合分散剂进行前处理,减少了双氧水用量,降低了铁离子浓度,消除了纤维的“烧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