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中毒事件和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对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 SPE)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各类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3):268-27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文中阐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SPE)、基质辅助固相分散萃取和Qu ECHERs等前处理方法及微生物测定、免疫测定、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理论参考,综述指出SPE为最有前景的前处理方法,而质谱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为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本文阐述了喹诺酮类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辅助固相分散萃取(Matrix Solid-Phase Dispersion,MSPD)、Qu 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Qu ECHERs)、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和免疫亲和色谱(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IAC)等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免疫分析测定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理论参考,综述指出SPE和Qu ECHERs为最有前景的前处理方法,而质谱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为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当前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水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测定采用各种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分析比较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紫外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效价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等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研究认为采用HPLC和LC-MS/MS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能够很好地满足标准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是目前重要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之一,检测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食物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精密的分析仪器。阐述了氨基糖苷类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并对国内外食品中氨基糖苷类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前处理方法及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免疫分析测定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拟为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参考。综述指出SPE为最有前景的前处理方法,而质谱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的小型化为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  相似文献   

7.
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已成为各方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畜禽肉中的抗生素残留可能来自用于饲料和添加剂中,或者是用于兽医临诊,或者是来自于在休药期违法使用。畜禽肉中的抗生素残留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养殖业的危害。因此开发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高效、简便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成为迫切的需求。本文综述了畜禽肉中抗生素的不同检测和前处理技术及其进展。目前,用于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理化检测法(包含薄层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生物检测法(包含微生物检测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对畜禽肉中抗生素残留进行前处理的新技术有加压液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散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畜禽动物的食品交易频繁而广泛,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性问题,其兽药残留大多存在于这一类动物源性食品的生长以及加工过程中,具有残留水平低、种类多、基质效应复杂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国际上大多通过各种前处理技术减小基质效应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等质谱联用技术来对食品中的超痕量浓度残留物进行分析及筛查。本文主要对兽药残留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状况,对茶叶中农残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前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本文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使用的局限性和优越性,为不同性质的茶叶样品农残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旨在为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喜好栖息在泥塘底部,土腥味重。研究腥味物质的成分是进行脱腥处理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为了探究鱼体不同部位腥味物质差异,找到一种有效测定包括土腥味物质在内全部腥味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整体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MSE-GC-MS)分析比较银鲫背部、腹部、尾部及鱼皮中腥味物质的异同,对鱼体不同部位腥味物质分布规律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microwave distillation-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D-SPME-GC-TOFMS)同时检测出银鲫的2种典型土腥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建立了同时测定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的方法.利用乙腈-环己烷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提取目标物,与甲醇、乙腈等萃取剂对比分析,并进行了液液萃取后固相萃取的萃取柱、淋...  相似文献   

12.
韭菜是药食同源植物,病害较多,通常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但农药的使用种类、次数、剂量不科学,杀菌剂残留已成为韭菜的主要外源污染物之一。为探明韭菜农药残留风险状况,综述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韭菜常见病害的农药使用种类、检测技术进行整理和分析。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是样品农药残留分析的2个主要部分,韭菜中杀菌剂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相萃取、液相萃取、固相微萃取、QuEChERS方法及凝胶渗透色谱。检测方法以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或两者与质谱(MS)联用为主。韭菜质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高通量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亟须建立并实施。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井乐刚 《食品科学》2002,23(3):148-152
对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样品前处理中,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免疫分析等已开始应用于食品的残留家药检测中。直接光谱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潜力很大。对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该文建立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PE-HPLC-MS/MS)测定蜂胶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蜂胶样品经乙腈溶解,氢氧化钙溶液沉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发展出了多种检测食品添加剂、农残、激素残留、苏丹红以及三聚氰胺等毒害物质的检查技术,固相萃取-液相色谱(SPE-LC)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优势,并分析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原理,最后以食品中罗丹明B的检测为例,探讨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同时检测氯霉素类、硝基呋喃代谢物类、孔雀石绿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6类53种常见兽药残留检测的全自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运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选取HLB、ENV、MCX等22种固相萃取小柱,在反相萃取、离子萃取和正相萃取3种萃取机理下,通过混合标准溶液考察各种小柱的吸附能力、净化能力和洗脱能力,以选择合适的小柱和萃取程序。最终在反相萃取机理下,ENV固相萃取小柱符合检测要求,淋洗液为10%甲醇水,洗脱液为甲醇、乙腈和乙酸乙酯分步洗脱。6类53种兽药检出限介于0.20 μg/kg~5.0 μg/kg,加标回收率介于65 % ~118 % 间,RSD介于 1.1 % ~17.5% 间。研究建立的全自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6类53种常见兽药残留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节能环保等特点。可以实现自动化与标准化,提高检验效率,缩短检验周期,加快进出口产品的通关速度。  相似文献   

17.
以17种不同产地红花椒为原料,油炸法制取花椒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红花椒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鉴...  相似文献   

18.
对食品中有机磷杀虫剂(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s)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前处理方法如固相萃取、基体固相分散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微萃取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概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技术用于分析食品中OPPs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甘蔗生产长期依赖呋喃丹、甲拌磷、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农药残留检测十分必要。本文概述了适合甘蔗生产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包括有机溶剂提取、固相提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酶抑制、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纺织品中农药残留现状、相关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加速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检测技术,主要介绍气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联用技术等在纺织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总结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