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爽  郝利民  赵树欣  陈强 《食品科学》2012,33(13):348-353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药食两用真菌多糖已成为食品、医药和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有关真菌多糖治疗与保健功能的报道越来越多,茯苓多糖是从茯苓菌分离提取出来的真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能。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成分、性质、发酵制备和功能用途等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茯苓多糖,保护药食用真菌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茯苓渣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茯苓多糖,研究其单糖组成及抗癌、抗炎症因子及免疫活性,为开发茯苓多糖相关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采用CCK-8法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研究。结果:水提茯苓多糖的多糖含量为76%,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7:0.079:0.018;对胃癌细胞、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优(IC50=1096 μg/m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结论:水提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癌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3.
食用真菌因其味道鲜美被广泛食用,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多糖是食用真菌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食用真菌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降血糖等功效。食用真菌多糖在医疗、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食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但提取和纯化方式不同将会导致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存在很大的差异。该文对食用真菌多糖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和结构特征进行整理、归纳和阐述,以期为食用真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胞外多糖具有高黏性、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食品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产胞外多糖的真菌、影响真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产胞外多糖的菌株的选育策略以及真菌胞外多糖的功能研究,以期为真菌发酵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羧甲基茯芩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总还原能力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可以抑制小鼠血清和肝脏中MDA的生成,增强小鼠血清和肝脏中SOD的活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可以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珮瑶  王琨  梁杉  黎攀  杜冰 《食品科学》2023,44(1):380-391
茯苓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原料,具有利尿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多糖是茯苓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领域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对茯苓多糖的结构、生物活性、功能机制及构效关系进行系统总结,为明晰茯苓多糖的结构-生物活性关系及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真菌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本文选取多种食用真菌,提取复合真菌多糖溶液,测定其多糖含量及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溶液中多糖含量为4.82%,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洗脱液洗脱得到的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茯苓为原料提取茯苓多糖,进行羧甲基取代反应,分离和纯化得到了均一性羧甲基茯苓多糖CMP-1、CMP-2、CMP-3、CMP-4,通过测定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羧甲基茯苓多糖均表现出与浓度正相关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CMP-4具有相对更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所得羧甲基茯苓多糖样品具有不同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随着洗脱液浓度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真菌多糖、植物多糖、藻类多糖等活性多糖,分别概述了各类活性多糖的作用、保健功能、应用及多醣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并对已研制开发的多糖保健食品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从保健口服液中提取并纯化后的真菌复合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还原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复合多糖单一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各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均随着多糖质量浓度增加显示出稳定增长。相同质量浓度下,真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竹荪多糖及虫草多糖,但较香菇多糖的活性低或相当。表明在考虑药效和经济成本平衡的前提下,真菌复合多糖具有更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代谢茯苓多糖的关键代谢产物,采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手段,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分析茯苓多糖对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关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等分析手段,筛选出丹芝酸、黄藤素等具有明确生理功能的差异代谢产物共12种,并显著富集到ABC转运蛋白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半乳糖代谢通路等17条差异代谢通路。这些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均可证明双歧杆菌BB-12在发酵茯苓多糖的情况下表现出更优异的生长性能和益生功效。该实验从小分子代谢物水平分析了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代谢茯苓多糖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茯苓及动物双岐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在人体内发挥益生功效的相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诚实 《食品工程》2008,(4):26-28,41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得茯苓中碱溶性聚糖的含量为51.8g/100g、水溶性聚糖的含量为0.9g/100g、三萜类的含量为0.3g/100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控制茯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茯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及在体循环肠灌流过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首先检测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随后检测胃降解液在人工肠液中的降解,最后探究胃肠液降解后的多糖在体肠中的吸收。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0.5 h内被迅速降解完全,生成许多在胃液中稳定存在的片段,且在肠液中几乎不被降解。茯苓多糖主要在体肠被吸收,且初始多糖浓度越大吸收百分率(ρ)越大;吸收过程中,不同初始浓度的多糖溶液,其吸收速率常数(Ka)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吸收至120 min时,初始多糖浓度为0.1004、0.5007、1.0004 mg/mL的胃肠降解液的吸收百分率ρ分别达到(23.52%±0.57%)、(49.14%±0.87%)、(57.56%±0.22%)。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在大鼠体内主要在胃液中降解、体肠中吸收。  相似文献   

14.
中药茯苓提取物参与灰树花液态深层共发酵,进而探究不同溶剂提取的、不同添加比例的茯苓提取物对灰树花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 g/L的茯苓醇提液和7 g/L的茯苓水提液时,均能够提高灰树花的生物量及多糖、总黄酮、蛋白的含量。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在最适醇提物和水提物添加量下的菌丝体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4.28%和29.04%,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5 g/L醇提物添加条件下的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外黄酮、胞内黄酮、胞外蛋白、胞内蛋白组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分别提高了17.8%、30.29%、8.32%、10.13%、10.49%和10.24%。7 g/L水提液添加条件下胞内多糖、胞外黄酮、胞内黄酮、胞外蛋白、胞内蛋白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分别提高了19.8%、3.16%、9.29%、10.24%和8.78%。表明添加一定量的茯苓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灰树花菌丝体的生长和活性代谢产物的含量,并且对多糖的产量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选取真空冷冻干燥(FD)、40℃恒温干燥(CD-40)、60℃恒温干燥(CD-60)、100℃恒温干燥(CD-100)、120℃恒温干燥(CD-120)、日晒(SD)、空气能仿生变温干燥(AD)7种方法对茯苓进行干燥,比较干燥后茯苓产品的茯苓菌丝体的显微性状、水溶性多糖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醇溶性蛋白含量和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FD相比,SD、AD的茯苓菌丝体呈疏松排列,CD的茯苓菌丝体呈糊状黏结状态;AD的茯苓产品的抗氧化活性最高;与FD相比,AD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水溶性蛋白极显著增加(P<0.01)、醇溶性蛋白显著减少(P<0.05)。综合分析,AD为最佳的茯苓干燥方法,可解决茯苓无硫加工产业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茯苓粉真实性无损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与茯苓粉外观相似的生粉、木薯粉和小麦粉为假冒以及掺假物质,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假冒以及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光谱数据; 利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背景以及基线漂移干扰; 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假冒以及掺假茯苓粉的鉴别模型。结果 采用原始光谱建立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即可实现假冒茯苓粉(生粉和木薯粉)以及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生粉)的准确鉴别, 但无法实现假冒以及所有比例掺假茯苓粉(小麦粉)、25%掺假比例茯苓粉(木薯粉)的准确鉴别;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鉴别准确率, 经预处理后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可以实现所有假冒以及掺假茯苓粉的准确鉴别。结论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茯苓粉真实性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茯苓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对其产茯苓粗多糖的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 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 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茯苓粗多糖产量的3个显著性因素:葡萄糖、酵母粉、硫酸镁。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得到 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47.1 g/L、酵母粉20.5 g/L、硫酸镁1.8 g/L、蛋白胨30 g/L、硝酸钠5 g/L、磷酸二氢钾1.0 g/L、VB1 1 g/L、无水氯 化钙0.1 g/L。 在此优化条件下,茯苓粗多糖产量为138 mg/100 mL,是优化前的1.3倍。  相似文献   

18.
茯苓是重要的食药同源功能性食品原料,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临床功效。除多糖成分外,三萜类物质是茯苓中另一类重要功能性成分,其中的典型功效成分茯苓酸,属羊毛甾-8-烯型三萜,单一纯品为白色粉末,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镇静催眠等作用。当前,随着人们对茯苓食药两用价值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作为主要药效物质的茯苓酸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近20 年来有关茯苓酸的相关文献,从茯苓酸的提取检测、药理活性、生物合成和茯苓的健康应用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旨在为茯苓酸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