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麸皮多糖发酵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以酿酒酵母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固态发酵制备麸皮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总接种量和料水比),并研究其对敌草快攻毒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麸皮多糖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4?℃、发酵时间52.7?h、总接种量10.4%、料水比1∶1.16(g/mL),该条件下麸皮多糖产量为130.21?mg/g;2)腹腔注射敌草快显著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3)在敌草快引起的应激状态下,灌胃麦麸多糖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并且随着灌服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综上所述,以响应面法优化后发酵工艺制备的麸皮多糖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浓度乙醇(50%、60%、70%和80%)分级沉淀发酵麸皮多糖,得到4种多糖组分(WPBS-50、WPBS-60,WPBS-70和WPBS-80),通过分析纯度、多酚、残留蛋白含量、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探究了4种多糖的组成、抗氧化活性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4种多糖组分的纯度均在70%以上,WPBS-50组分多糖纯度最高,达79.95%;各组分中均含有多酚和蛋白,WPBS-80组分中多酚和残留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4种多糖均由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等十种单糖组成,但组成比例存在差异;抗氧化活性表明:4种多糖组分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与其中多酚及蛋白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小麦麸皮超微粉为实验材料,分别用酸法、碱法、水提和酶法提取获得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麦麸皮多糖得率、提取后麸皮残渣微观形态、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及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硫酸-间羟基苯酚法测定糖醛酸含量,BaCl2-明胶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分;采用MTT检测细胞毒性,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碱提法获得的粗多糖得率最高,为31.73%,测定提取的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57.79%;小麦麸皮多糖中糖醛酸和硫酸根的含量依次为:碱提法>酶提法>酸提法>水提法;不同提取方法的小麦麸皮多糖组分中所含单糖的种类为阿拉伯糖、木聚糖及葡萄糖;MTT法检测四种小麦麸皮多糖对细胞均无毒性,其中水提多糖能促进RAW264.7细胞分泌NO因子并能促进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和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结论:四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小麦麸皮多糖的得率、化学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各不相同,采用传统水提法工艺提取多糖更利于维持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芯多糖含量为指标,对玉米芯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测定玉米芯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对其体外益生活性进行评价。确定最终发酵条件为:接种8%枯草芽孢杆菌,添加10%麸皮,纤维素酶添加量为500 U/g,料水比1:1.25(g/mL),发酵时间96 h,发酵温度35℃,该发酵条件下使用苯酚硫酸法测得玉米芯多糖含量为162.61 mg/g,较未发酵玉米芯多糖含量提高了20.16%。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结果显示,发酵后玉米芯粗多糖中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52.17%、118.12%、64.73%、36.30%,葡萄糖含量降低57.29%;体外益生活性研究显示,在等量碳源的基础上,添加玉米芯粗多糖后对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促生长作用显著优于仅葡萄糖作为碳源组(P<0.05),且添加发酵玉米芯粗多糖组对两种菌的益生作用比添加未发酵玉米芯粗多糖组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增加玉米芯中多糖的含量并改变其单糖组成,同时提高其体外益生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化虾夷扇贝柱粗多糖2种提取工艺,并对比分析2种提取方式对扇贝柱粗多糖的化学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扇贝柱粗多糖热水浸提法及酶解提取法进行优化,并比较2种粗多糖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结果 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g/mL)、浸提时间6h、浸提温度90℃;酶解法最优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3%(鲜重)、pH 7.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5 h、料液比1:3 (g/mL)。2种粗多糖组成单糖相同,但各单糖物质的量之比有所不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2种粗多糖结构相似,主要由α-D型吡喃糖构成,且含有糖醛酸。抗氧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扇贝柱粗多糖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酶解法提取的粗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虾夷扇贝柱粗多糖2种提取方式的最优条件,酶解法粗多糖提取率较高且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灵芝发酵麸皮粗多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对比分析了灵芝发酵前后麸皮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组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初探灵芝发酵麸皮粗多糖的结构。结果表明:灵芝发酵麸皮粗多糖(GWBP)在4.0 g/L浓度下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分别为91.37%、95.74%和0.92,显著高于未发酵麸皮粗多糖(WBP)(P<0.05)。GWBP组分中黄酮、多酚、蛋白含量分别为5.41、12.74和206.41 mg/g,显著高于WBP(P<0.05)。GWBP是一种吡喃糖,主要由葡萄糖、木糖和核糖等组成,分子量为4.172×103 Da。灵芝液态发酵可以提高麸皮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改变粗多糖的组成成分。本研究为灵芝发酵麸皮粗多糖天然抗氧化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红蓝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以红蓝草为原料,探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红蓝草多糖得率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蓝草多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红蓝草多糖对DPPH·、·OH、ABTS+·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探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1 g/mL、浸提温度85 ℃、浸提时间118 min、提取3次的条件下,红蓝草多糖得率最高,可达11.05%。在一定范围内,红蓝草多糖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多糖的浓度呈量效关系,红蓝草多糖溶液清除DPPH · 、 · OH和ABTS + ·等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8、0.73、0.64 mg/mL,说明红蓝草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探究红蓝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及抗氧化活性,为今后红蓝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提法探讨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蕨麻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做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蕨麻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OH、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是: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蕨麻多糖含量为2.54%。蕨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O2-·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5.47,2.62,27.53 mg/mL。本研究结果为蕨麻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以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探讨菌种比例和辅料对发酵麸皮中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麸皮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表明,豆粕粉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和酿酒酵母接种量三个因素显著(p<0.05)影响发酵产物中多糖含量;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优化得到菌种比例和辅料添加量为:发酵总体系为100%,双菌总接种量10%(酿酒酵母接种量6.73%,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3.27%),固态培养基由40.23%麸皮、4.66%豆粕粉和5.11%玉米粉组成,料水比1:1。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麸皮中多糖含量可达55.92 mg/g,与预测值55.15 mg/g相近。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茶多糖(TSP)提取工艺条件,并进一步通过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所得普洱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40min,提取次数4次,所得普洱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Vc的抗氧化活性相近.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反单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木耳子实体多糖的加压水提法工艺过程并进行了优化.通过纸层析的方法,确定了子实体多糖以及黑木耳菌丝体多糖水解后的单糖组分,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浸提时间、温度、料水比相同的条件下,加压水提法的多糖提取率较高;提取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为90min,料水比为1:35,浸提温度为115℃,提取率7.1g/100g.比较黑木耳子实体多糖和茵丝体发酵的胞外多糖,子实体多糖水解得到的单糖组分为葡萄糖,茵丝体胞外多糖的单糖组分为甘露糖.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麦麸多糖(fermented wheat bran polysaccharides,FWBPs)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探究其对敌草快诱导的大鼠脾脏氧化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体外试验测定还原力、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体内试验选取断奶雄性大鼠48只,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氧化应激模型组(生理盐水)、FWBPs低剂量组(100 mg/kg BW)、FWBPs中剂量组(200 mg/kg BW)、FWBPs高剂量组(400 mg/kg BW)和阳性对照组(100 mg/kg BW VC),每组8只,持续灌胃14 d。最后一次灌胃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五组腹腔注射敌草快(0.1 mmol/kg BW)建立氧化应激模型。24 h后屠宰,采集脾脏组织,测定脾脏组织抗氧化相关指标,利用RT-PCR技术分析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4 mg/mL FWBPs对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饱和清除率分别为92.35%和33.30%;敌草快攻毒会显著降低大鼠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P<0.05),显著增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tant capacity,T-AOC)、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 modifiersubunit,GCLM)的mRNA表达水平及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P<0.05)。与氧化应激模型组相比,低、中剂量组大鼠脾脏中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低剂量组大鼠脾脏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大鼠脾脏中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 1,NQO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8-OHdG含量显著降低(P<0.05)。FWBPs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可缓解大鼠脾脏组织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灵芝孢子多糖(GLSP)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因素,多糖提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灵芝孢子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1℃,料液比19∶1,提取时间2 h,在该条件下灵芝孢子多糖提取得率为(1.507±0.028)%。以7种来源的灵芝孢子(GLS)为原料,通过最佳工艺提取灵芝孢子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和糖腈乙酸酯法进行衍生化后,采用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GC-MS)测定灵芝孢子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7种灵芝孢子多糖的单糖组成相似,均主要由6种单糖组成,分别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而不同产地单糖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物质的量比为3.860,9.829,11.044,22.078,40.338,14.273。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灵芝孢子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来源间有显著差异,总体抗氧化性能表现为S2S3S5S4S6S7S1。  相似文献   

14.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藿香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藿香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藿香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有少量的果糖和甘露糖。藿香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高压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基本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铁皮石斛干粉为原料,优化超高压技术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条件,分析传统热水浸提法、超高压法两种提取方法下的铁皮石斛多糖的相对分子量与单糖组成,并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超高压提取铁皮石斛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高压压力200 MPa,料液比1:25 (g/mL),保压时间5 min,此时铁皮石斛多糖得率为33.3%,比传统热水浸提法提高了128%,且超高压法提取的多糖蛋白含量和相对分子量下降,甘露糖含量提高,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结论:超高压提取的铁皮石斛多糖得率高,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油茶果壳多糖抗氧化活性并对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油茶果壳为原料,热水浸提得到油茶果壳多糖,并应用DPPH法、TEAC法以及油脂抗氧化体系测定评价油茶果壳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单糖组成。结果表明:油茶果壳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一定的油脂抗氧化能力,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当多糖浓度分别为25μg/mL和20μg/m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7.72%、65.96%;当多糖浓度为20mg/mL时,对山茶油的保护因素达到1.58。对油茶果壳多糖进行气相(GC)分析得出,油茶果壳多糖由以下6种单糖组成: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半乳糖,各自所占的比例依次为:6.65%、19.07%、2.67%、7.05%、48.76%及15.78%。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栉江珧粗多糖的水浸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提取得到的多糖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栉江珧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4 ℃、提取时间215 min、液固比34:1 (mL/g),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18.37%。栉江珧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94.39%、蛋白质含量为2.8%、糖醛酸含量为0.63%、硫酸基含量为0.08%;采用红外光谱扫描和气相色谱分析粗多糖的结构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该多糖由葡萄糖组成。此外该粗多糖的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以及金属螯合力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599、1.01和0.29 mg/mL。研究结果可以为栉江珧粗多糖活性研究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博罗霍果多糖的不同提取条件和对其含量及单糖的组成进行测定。方法1的提取条件为样品经乙醇溶液除去单糖和寡糖,脱脂、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后用HPLC-ELSD法测定多糖组成。方法2的提取条件为样品经冷冻干燥,乙醇溶液除去单糖和寡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后用气相色谱衍生法测定多糖组成。方法1提取得多糖含量为6.2%,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方法2提取得多糖含量为11.2%,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糖醛酸含量为0.24%。博罗霍多糖是以中性糖为主且含少量糖醛酸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9.
孙霁寒  王兆丹  孙桂菊  彭景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1):308-312,317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高脂血症S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木犀草素组、辛伐他汀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饮食建立高脂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灌胃干预。干预6周后,测体重、肝湿重和肝系数,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测定肝组织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结合病理切片影像和组织学评分观察脂肪变性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体重、肝湿重及肝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TC、TG、LDL-C、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特征,脂肪变性评分表明有极显著差异(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AT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组和辛伐他汀组的体重和肝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TC、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肝细胞脂肪沉积减轻,脂肪变性评分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抗氧化指标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AT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可能是通过降低SD大鼠的血脂水平以及抗氧化应激实现的,木犀草素可能作为降脂和抗氧化的潜在食源性物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料液比对麦麸水溶性多酚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麦麸水溶性多酚的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混合发酵可以提高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在液料比为1: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4 h条件下,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达(13.41±0.10)mg/g,较发酵前提高了294.41%。发酵可提高游离型和结合型阿魏酸含量,分别达20.22、1160.6 mg/kg,且水溶性麸皮多酚主要以结合型阿魏酸形式存在。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麸皮多酚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却出现下降。因此,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改变其组成,增强抗氧化活性,为麦麸中多酚类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