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获得新型的微胶囊粉末油脂乳化剂和壁材,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再经普鲁兰酶水解,获得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并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的性质及其在微胶囊粉末油脂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经普鲁兰酶水解后,乳化性略有降低;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直链淀粉酯具有低粘度和良好的成膜性;作为壁材和主要乳化剂制备微胶囊粉末油脂时,包埋率较高,无渗漏、破裂现象,表面油含量低,包埋效果良好;微胶囊复原乳状液对盐酸、柠檬酸及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好,在24h内未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为壁材,元宝枫籽油为芯材,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在温度170℃的条件下,考察了壁芯比、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浓度对微胶囊化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为4∶1(g/g)、β-环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壁材配比为3∶2(g/g),壁材浓度为7∶1(mL/g)。在该条件下元宝枫籽油粉末油脂包埋率为56.83%,包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王恺  陈燕  史宣明 《中国油脂》2008,33(1):14-16
利用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以油脂为芯材,制备粉末油脂。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15min,加水量10倍(相比于固形物)。制备的乳化液经喷雾干燥得到流动性、稳定性良好的粉末油脂。在油脂包埋率方面,以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优于麦芽糊精、玉米淀粉为壁材。  相似文献   

4.
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微胶囊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一种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微胶囊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糊精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质量比为1:4时作为微胶囊的复合壁材,水油体积比为1:1.5,乳化剂添加量7%,固形物含量为20%,芯壁比为1:7时,微胶囊产率和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元宝枫籽油进行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为3.54:1、壁材浓度为28.1%、壁芯比为2.5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5.7%;大豆分离蛋白与阿拉伯糖质量比为5:1、壁材浓度为7.5%、壁芯比为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09%。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用大豆分离蛋白和阿拉伯糖对元宝枫籽油的包埋效果更优,更利于微胶囊粉末油脂的贮藏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羊尾油粉末油脂最佳制备工艺,试验就壁材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优化,以阿勒泰羊尾油为芯材,蔗糖脂肪酸脂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复配作为粉末油脂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羊油粉末油脂。确定最佳羊油粉末油脂制备工艺为:壁材中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质量比4︰1,蛋白质用量4%,壁材与芯材质量比4︰1,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质量比1︰4,乳化剂用量3%,均质压力30 MPa,进风温度180℃,相应的最大包埋率为89.23%。新型羊尾油脂粉末油脂的研制,为阿勒泰羊尾油的加工提供参考方向,提高阿勒泰羊尾油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月见草油为芯材、雪莲果汁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制备新型的雪莲果汁粉末油脂。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月见草油30%、聚甘油酯1.7%、自制辛烯基琥珀酸糯玉米非晶化淀粉酯14%、稳定剂藻酸丙二醇酯0.5%、黄原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雪莲果汁(以干基计)25%、麦芽糊精27.8%。制备的雪莲果汁粉末油脂表面油含量1.20%、包埋率96.0%,富含低聚果糖,冲溶后的乳状液有雪莲果香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大黄鱼鱼卵油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大黄鱼鱼卵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复配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大黄鱼鱼卵油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对最优条件下所得的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的水分含量、溶解性、堆积密度、休止角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糊精复配比为1:1、固形物含量为20%、芯壁比为1:1.5、进风温度为80℃时,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到97.87%;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黄鱼鱼卵油微胶囊水分含量为1.1%、溶解性为47.56%、堆积密度为0.718 g/cm3、休止角为32.47°,微观结构表征显示其颗粒细小均匀、近球形、表面致密、无裂缝。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鱼卵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钠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原料,制备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钡型、钙型、三价铁型),并以柠檬油为芯材,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柠檬油微胶囊,测定了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离子交换率,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及黏度,并考察了此种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对柠檬油包埋率的影响,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淀粉酯中离子化合价的改变对乳液黏度、乳化稳定性和柠檬油的包埋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三价铁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壁材时,乳液黏度为1.04 mPa·s,柠檬油包埋率达到了96.51%;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三价铁型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粒径最大,囊壁最厚。说明三价铁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微胶囊壁材。  相似文献   

10.
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玉米黄色素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了微胶囊玉米黄色素,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比值为1:1、固形物含量为20%、芯壁比为1:10,产品包埋率达88.6%.玉米黄色素对光、热、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乙酸酐乙酰化和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得到乙酰化取代度为0.0768,酯化取代度为0.0284的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将合成的乙酰化辛烯基琥珀酸蜡质玉米淀粉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油脂微胶囊化中,制备出包埋率达95.71%的粉末油脂产品。  相似文献   

12.
选用β-环糊精、变性淀粉HI-CAP100两种碳水化合物和大豆分离蛋白、明胶两种蛋白质类壁材进行组合初步筛选薏苡仁油微胶囊的壁材,再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壁材的配比、芯壁比、乳化液壁材含量、乳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最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壁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HI-CAP100壁材组合在选用的6组壁材组合中综合表现出了良好的潜质,通过工艺优化得到了微胶囊的最佳配方:大豆分离蛋白占壁材质量分数为5%,芯壁比为60%,壁材含量为30%,乳化剂添加量为1.0%,由此得到的薏苡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8.5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可分步释放多组分的包埋体系,即包埋VA的疏水性纳米球与VE同时被包埋在对湿度敏感的微球体系中.采用单甘酯为纳米球壁材包埋VA,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为外层微球壁材包埋VE.由热均质一喷雾干燥法制备纳米球/微球包埋体系,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确定了包埋VA、VE多组分包埋体系的最佳配方和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两种壁材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与单甘酯的质量比为8:1(w/w),芯材v.的栽量为25%(w/w),微球芯材VE和纳米球占微球壁材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的百分比为50%(w/w),固形物含量为40%(w/w);喷雾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40MPa.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在提取了南瓜中天然黄色素之后,对其进行包埋。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波长为446 nm时,以95%的无水乙醇为浸提剂,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提取时间5 h。之后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乳清分离蛋白做为壁材对南瓜黄色素进行包埋,确定最佳包埋条件为芯壁比1:20、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乳清分离蛋白)2:1、水浴温度75℃、保温时间40 min、溶液pH值为4.75。并得包埋率为96.24%。  相似文献   

15.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甾醇酯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粉末甾醇酯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油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与壁材比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甾醇酯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16.
以八角茴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OSACS)为壁材,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OSACS包埋八角茴油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OSAC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八角茴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OSACS质量分数为3%,匀浆时间3min,芯壁比为1:1,乳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150.2μm,包埋率为83.76%。  相似文献   

17.
粉末化榛仁油乳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麦芽糊精和黄原胶为壁材,以蒸馏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微胶囊化榛仁油粉末油脂,对榛仁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乳化工艺为:壁材比(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黄原胶)10:3:1、芯材/壁材1:2、复合乳化剂含量0.4%(单甘酯/蔗糖酯4:6),乳化温度75℃.  相似文献   

18.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和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得到羧基含量为0.073%,取代度为0.019 的蜡质玉米氧化淀粉酯。将合成的蜡质玉米氧化淀粉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油脂微胶囊化中,制备出包埋率达91.99% 的粉末油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混合壁材及乳化剂对沙棘果油微胶囊包埋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沙棘果油为芯材,以酪蛋白酸钠和变性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混合壁材,单双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麦芽糊精为填充剂,柠檬酸钾为缓冲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50%载油率的沙棘果油微胶囊。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酪蛋白酸钠添加量、变性淀粉添加量、乳化剂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微囊粉的最佳包埋效果。结果表明,所得的回归模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P<0.0001),方程对试验拟合较好,在酪蛋白酸钠添加量8%、变性淀粉添加量16%、乳化剂添加量2%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沙棘果油微囊粉包埋率最大,可以达到91.6%;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粉表面圆润无裂痕,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复原乳粒径<800 nm,通过油脂氧化自动分析仪进行油脂氧化诱导期分析,对照组沙棘果油氧化诱导期为7 h,试验组沙棘果油微囊粉氧化诱导期为40 h,表明沙棘果油微囊粉稳定性强,不易氧化变质,货架期较长。  相似文献   

20.
以蜡质玉米淀粉和辛烯基琥珀酸酐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条件制备得到2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1和OSAS2),分别对其红外光谱、取代度、平均分子质量、静态流变性等主要物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无显著性差异;OSAS1的平均分子质量、表观黏度及黏度增加幅度均高于OSAS2。以OSAS1、OSAS2分别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月见草油微胶囊,通过测定微胶囊的表面油、包埋率、粒径、分散系数、微观形态等性质研究OSAS1和OSAS2对微胶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OSAS2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表面油含量低、包埋率高、粒径小、微胶囊表面较光滑。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取代度相近的情况下,以低平均分子质量和低水相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制备的月见草油微胶囊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