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光学现象实现对待测物进行快速检测的一种超灵敏检测仪器。近年来因其无需标记、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试剂用量少和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SPR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重点展示了SPR生物传感器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在农兽药残留、致病菌、重金属以及生物毒素等方面的应用现状,阐述了SPR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快速、无需标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学、医药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文章对SPR生物传感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对其在有毒有害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SPR生物传感技术在消费品检测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由于SPR技术检测过程方便快捷、灵敏度高,且只要更换不同的修饰特异性匹配芯片,一台仪器便可实现无机和有机类危害因子的筛查检测,因此SPR技术在消费品检测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是研究分子间及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的非标记生物物理技术,并已经成功应用于使用简单、快速、无需标记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了SPR的基本原理,SPR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特点及设备以及在食物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SPR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牛奶、坚果、鸡蛋和鱼制品中的主要过敏原等方面,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捷等特点,将发展成为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够实时监测反应的动态过程,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的预处理,无需进行标记,也可以无需纯化各种生物组分,耗样量少,检测时间短,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该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分析物,而且可以测定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常数。目前,SPR在检测食品和环境领域中的农药残留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简单介绍SPR的基本原理以及SPR生物传感器的类型,重点综述SPR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检测中传感芯片的识别分子种类,检测方法以及目前SPR检测农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SPR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免疫测定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固定化抗体(抗原)为识别元件,基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原理的免疫传感器.随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提高它的性能、优化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因此在食品安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电位型、电流型、电导型免疫传感器.综述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致病菌、毒素、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并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6.
利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盐酸克伦特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畜牧业生产中盐酸克伦特罗的使用屡禁不止,因此为了有效、准确的检测动物源性产品中药物残留量,各种检测方法也随之在逐渐进步与完善。其中SPR生物传感器检测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药物残留的方法,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有着样品无需标记、实时监测反应的动态过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效率高、无损伤检测等优点,其主要检测方法有直接法、抑制法、竞争法。虽然SPR生物传感器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使用,随着抗体技术不断进步,理论及方法的逐渐完善,必将促使SPR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和药残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酶基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酶作为生物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器, 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检测限低、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和可室外在线连续监测等优点, 是最早实现商品化的一类生物传感器。目前, 酶基生物传感器研究广泛并已成功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验、生物医学检验等领域。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加剧,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 研究酶基生物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酶基生物传感器, 阐述了酶基生物传感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总结了电化学酶基生物传感器、光学酶基生物传感器和其他酶基生物传感器在快速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并展望了酶基生物传感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物传感器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生物传感器因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低成本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也逐步得到重视, 尤其在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面。本文从免疫识别和核酸识别两方面简要介绍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食源性大肠杆菌O157:H7研究的最新进展, 对生物传感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免标记、实时、高灵敏度、定量、同时动态监测多个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近年来,SPR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医学诊断等方面的应用快速发展。本文简述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重点展示SPR生物传感器近年来在食品检测,主要包括食品品质、成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致病菌、过敏原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快速、灵敏、特异性的食品安全分析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结合了亲和受体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和电化学换能器的高检测灵敏度、短响应时间以及易于小型化等优势, 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 二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二维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其独特的电学、物理、化学特性, 为电化学信号放大和传感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综述了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常见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维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及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讨论了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 二维材料;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 亲和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实现快速、准确现场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是控制食品质量的关键。电化学传感器因其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设备易于小型化等优势在快检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痕量检测需要更广检测范围和更低检测限,同时实际样品体系复杂,对传感器的抗干扰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因其可调的孔隙结构、大比表面积、易于修饰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MOF基电化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本文综述了MOF材料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对食品中危害因素(兽药、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食品添加剂)检测的应用进展,同时对MOF材料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精度高,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于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添加色素、食品添加剂等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优势以及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命健康格外注重, 而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悲剧却频繁发生, 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简便快速、特异性高、易携式的生物毒素检测仪器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适配体(aptamer)作为一种新型识别分子, 具有亲和力高、稳定性强、制备成本低、特异性强等明显优势, 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识别检测。随着色谱技术、免疫化学以及光、电等领域的不断发展, 将适配体与靶物质的特异性识别结合过程转换为易于检测的物理化学信号, 能够实现灵敏度高、微型化、高通量和现场检测的快速分析。本文主要从试纸条法、荧光、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 AFB1)为靶标的适配体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基于纳米材料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实时分析、低检测限和分析所需的样品量小等多种优势,是目前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现场检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荧光、比色、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免疫层析(ICA)等光学传感器和基于不同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点。并对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等纳米材料在光学传感器中的应用,以及碳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和氧化还原介质等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食品中抗生素的检测和传感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快速检测技术对实现食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优势;此外,聚多巴胺及其修饰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基于这些优点,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在食品安全评价、环境监测、生物分析等领域的运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光学、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方面的一些设计和应用,以体现其明显的应用优越性。最后,对多巴胺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快速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期对多巴胺在食品快速检测新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过敏原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对食品过敏反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和接触各种含有致敏成分的食品.因此,快速和灵敏地检测食品中过敏原对预防和控制食品过敏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食品过敏原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两大类检测技术.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相比,生物传感...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高灵敏检测技术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器的原理和增强SPR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应用SPR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SPR检测农药残留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碳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烯自从其发现就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石墨烯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检测工具,具有制备简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及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特性和合成方法,并分四类介绍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对石墨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 during food processing, circulation, storage, and marketing. Elevating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n a rapid, sensitive and reliable mann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food industry. Recently, gold nanoparticles due to unique optical property, ease of functionaliza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high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Scope and approachGold nanoparticles exhibit distinguishab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ent aggregated states and thus have been developed into simple colorimetric sensors for the quick detection of chemical contaminants in food samples. Herein, we reviewed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strategies for fabric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 based colorimetric sens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rapid analysis of food contaminant. Moreover, the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y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detecting principle have been highlighted. Finally,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future efforts in developing such colorimetric sensors for food contaminants detection were discussed.Key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Gold nanoparticles as smart colorimetric sensor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analysis, such as high selectivity, sensitivity, simplicity, celerity, and portability. Thus, they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as power sensing tools for food safety scree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