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香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重要特色经济水果,多糖是构成百香果果皮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百香果皮多糖因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关于百香果皮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百香果皮多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百香果皮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畜禽骨骼及其蛋白质资源综合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畜禽骨骼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天然资源,尤其是其具有较高吸收率和生物学效价的骨蛋白质资源。我国的畜禽骨骼资源丰富,但目前对于畜禽骨骼的开发利用局限性较大,本文对国内外的骨骼开发利用状况进行阐述,重点对畜禽骨骼蛋白质利用价值以及其综合利用进行综述。对我国畜禽骨骼的蛋白质开发既能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又能提高我国蛋白质来源,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醋酸酐和三偏磷酸钠为酯化剂,研究了经双酯化改性后淀粉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对面条、儿童玩具的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双酯化改性后淀粉糊的透明度上升、冻融稳定性增强、热稳定性提高、抗剪切性提高。添加双酯化淀粉制作的面条硬度下降、弹性增加、咀嚼性和回复性提高,综合品质有所提高;用双酯化淀粉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的淀粉玩具,软硬适中、弹性好、内聚性和回复性优良,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全细胞SELEX法筛选单增李斯特菌的ssDNA适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单增李斯特菌活细胞为靶标,采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从含40个随机碱基序列的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 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酶联配体吸附法(ELASA)测定筛选过程中次级文库与单增李斯特菌结合力的变化。对筛选得到的适配体进行序列测定,RNA structure软件预测二级结构,ELASA测定适配体与靶标的结合能力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每轮筛选后次级文库与靶标的亲和力增强,特异性适配体逐步得到富集。测序获得23条适配体,其序列同源性不高,但预测的二级结构有些相似,根据二级结构将其分为3个群,分析结果表明二级结构与适配体的亲和力有关。挑选亲和力较强的21号(Lma-21)和35号(Lma-35)适配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单增李斯特菌。本研究为开发食源性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新型检测试剂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刘若男  陈婉冰  晏芳芳  刘敏  鲁群  杨宏  刘睿 《食品科学》2021,42(21):213-222
黄烷-3-醇类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膳食多酚之一,近年来,黄烷-3-醇类化合物备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许多研究发现其与很多慢性疾病风险的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的缓解密切相关,但黄烷-3-醇类化合物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被摄入后的吸收和代谢,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黄烷-3-醇类化合物的吸收、代谢及其生物转化的途径,有助于揭示其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食源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为对象,研究了医学领域抗细菌感染蓝光的杀菌作用,并首次对其杀菌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蓝光剂量大于30 J/cm~2时,对阪崎肠杆菌具有显著杀菌作用,照射剂量达240 J/cm~2时,杀菌率超过8 log 10 CFU。亚致死剂量(0~30 J/cm~2)蓝光照射下,单线态氧(~1O_2)探针SOSG开始出现绿色荧光信号,显示细胞内1O2涌现并造成细胞外壁微小孔洞;活性氧物质(ROS)也迅速产生并逐渐增大至5 a.u.;随后脂质氧化标志物丙二醛(MDA)逐渐增加,显示细胞内产生脂质氧化。上述胞内物质变化导致细胞外膜受损,30 J/cm~2蓝光下细胞外膜渗透性增加了48.96%;此外脂肪酰基谱测定揭示,不饱和脂肪酸C18:2,C16:1和C18:1含量减少并逐渐消失,很可能是细胞外膜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确证了蓝光下细菌胞内~1O_2、ROS及脂质氧化物的动态变化,更重要是的,揭示了细胞外膜损伤是蓝光杀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细菌脂质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是蓝光杀菌重要靶标,本研究将有助于蓝光杀菌机制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用精制的吴茱萸挥发油进行抗氧化研究,用荧光化学发光法测定了吴茱萸精油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实验中采用了 Vc 作为标准对照物,结果表明,吴茱萸精油能够显著清除机体外产生的超活性氧,并呈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物柴油磁性碱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磁性载体负载活性物质条件对磁性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物质,考察煅烧温度、煅烧时间、n(K)/n(Si)对催化剂活性及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负载活性物质的最佳条件为:煅烧温度450℃,煅烧时间3 h,n(K)/n(Si)为1.5。此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棉籽毛油制备生物柴油,第二次反应的相对转化率(基于甲醇钠)为94.77%,催化剂的回收率为62.17%。同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活性物质是K2CO3,且载体SiO2和活性物质K2CO3都是无定形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结合核磁共振(NMR)法从山西老陈醋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提取并鉴定出一种新型抗菌物质苯乳酸(PLA)。进一步分析发现,PLA主要在食醋酿造的醋酸发酵阶段产生。对77种来自不同国家食醋中的PL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3种食醋中都检测到PLA,且谷物醋中PL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果醋中的PLA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共同发酵,研制具有良好风味的凝固型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浓缩椰子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及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4%浓缩椰子水,40℃发酵8 h时制得的酸奶的状态黏稠、口感细腻,且具有独特的椰香味,品质最佳;且该条件下获得的酸奶产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远高于市售酸奶和对照酸奶。因此,浓缩椰子水的添加可改善椰子植物酸奶的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