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建洲  郭义  李华锋 《精细化工》2007,24(3):287-289,298
采用活性环氧中间体失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N,N,N-三甲基-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氯化铵(CDESA),来代替传统的难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型柔软剂,如目前国内仍在大量使用的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对CDESA的好氧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天然环境中的生活沉降污泥作为微生物源,用河水稀释,经培养、驯化后用于测试降解时间和半衰期,并与D1821的好氧降解性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CDESA的半衰期为3 d,容易降解,而D1821半衰期为7 d,较难降解,CDESA生物降解性能优于D182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928mg/L的铬黑T废水时,最佳pH值为1.8,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24.1%,BODs去除率为21.8%,脱色率为70.O%.在最佳pH值为1.8,经过12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r诟,COD去除率为33.6%,BOD5去除率为53.2%,脱色率为75.2%.结果表明,铬黑T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分解为羧酸和苯醌,并进一步分解为无机物,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作为分布最广泛的镰刀霉毒素之一,不但给全球粮食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文中对清除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在食品中有效控制其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镰刀菌属(Fusariums spp.)产生的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污染小麦、玉米等粮食及其制品,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目前生物酶法去除DON的技术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关于DON生物转化的生物酶类型、降解机制、产物结构特征、解毒酶挖掘策略,以及解毒酶分子改造等研究现状,并对人工智能应用于真菌毒素解毒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和饲料中DON的生物脱毒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中17α-炔雌醇(EE2)的去除途径与机制,采用静态试验、动态吸附试验和连续流试验研究了菌藻塘和浮萍塘中EE2的降解与吸附特性,并进行了静态试验的质量平衡计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EE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接种的藻类和浮萍提高了废水中EE2的去除率.在持续180min的动态吸附试验中分别有25%和80%的EE2被藻类和浮萍所吸附,但6d的EE2质量平衡试验结果却显示被吸附的EE2只占6%,说明生态塘中的EE2首先被生物质快速吸附,而吸附态的EE2又被系统中的微生物进一步降解.连续流试验的结果也显示即使废水中的EE2质量浓度为ng/L级,菌藻塘和浮萍塘仍能有效地将其从废水中去除.吸附和生物降解是污水生态塘处理工程中EE2去除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生物气是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生成的。研究认为,在甲烷生成菌的作用下,可通过CO_2+H_2和从有机基质中形成CH_4。生物气的组成一般以CH_4为主,常含数量不等的CO_2和N_2,C_2~+重烃含量甚微,C_1/C_(1~5)一般大于0.950,δ~(13)C_1一般小于-55‰。  相似文献   
7.
基于LCA法的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包装材料造成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各种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性的综合评价比较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将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引入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性的评价中,研究了几种典型包装材料生命周期评估的目标和范围界定、各项指标量化和数据分析,对它们的环境友好性作出一个定性的评价,最后对优选出来的生物质降解材料的生命周期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为唯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河流污泥等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降解DON的微生物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德沃斯氏菌(Devosia limi),命名为德沃斯氏菌D-8。该菌株在MSM培养基中3 d内可将10 μg DON完全降解。研究表明,德沃斯氏菌D-8产生的活性物质可将DON转化为质荷比为297.134 3的产物,经分析推导为DON的同分异构体3-epi-DON。以被DON污染的谷物及其副产物原料,以菌株D-8为发酵菌株,经过18 h发酵,污染小麦、玉米稀浆和酒糟蛋白(DDGS)中的DON降解率分别为98.11%、62.84%和42.5%,对被污染的小麦脱毒效果最佳,可将DON初始含量由6 110.42 μg/kg降解至115.41 μg/kg。该研究结果可为DON污染粮食及其制品采用生物脱毒方法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烟叶表面高效降解蛋白质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芽孢杆菌耐高温的特性,从烟叶表面分离筛选并得到1株可高效降解蛋白质的菌株F-Y-11,其蛋白质降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值)为5.50,蛋白酶活力为25.67 U.通过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F-Y-11为芽孢杆菌属.将其制成菌剂对烟丝进行发酵,测得蛋白质降解率为29.32%.  相似文献   
10.
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的生物降解效应和含水层中土颗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性,在有限深度条件下基于对流、弥散和地球化学反应等污染物运移机理,提出了填埋场污染物运移过程数值模拟的一维计算模型。进而采用半解析方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变动参数比较分析确定了控制填埋场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主要参数。具体数值计算表明:污染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浓度将于某一特定时间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粘土垫的厚度及其渗透性、压缩粘土垫层与含水层的吸附能力是填埋场污染物运移的重要近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