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解市售茶膏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5个不同茶膏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分、灰分、水解氨基酸、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膏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由绿茶原料制得的茶膏中茶多酚含量远高于红茶茶膏;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次之;含有钾、钙、钠、镁、锌等9种矿质元素,常量元素具有高钾低钠的典型特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重金属铅、镉、砷、汞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不同类型的茶膏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2.
从生熟角度系统分析板栗仁的品质差异性。以15份不同产地的鲜板栗为原料,采用人工去壳去皮、隔水蒸煮熟化处理,测定板栗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出仁率、板栗仁单果重量、粒径及碎粒率),并检测蒸煮前后板栗仁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直链淀粉、多酚)。结果表明:经蒸煮熟化后,板栗仁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依次为21.6 %~72.1 %、21.4 %~90.9 %;但大部分产地板栗仁的直链淀粉含量、多酚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应用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从11个指标参数筛选出评价板栗仁综合品质的核心指标为:板栗仁蔗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多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熟制板栗仁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丰富板栗仁综合品质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3.
以木枣多糖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作为溶剂,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木枣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木枣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为5.6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为提取剂,液料比23.1︰1(V︰m),提取温度68℃,超声波功率420 W,提取时间30 min。该条件验证多糖提取率达到(67.38±0.16)%,接近于预测值67.63%。说明该优化方法可行,可为木枣多糖的提取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日本传统能乐艺术的集大成者、能乐师世阿弥的传书为研究对象,从他在室町时代(1338—1573) 前期对能乐观演空间的言论中分析、总结出世阿弥对能乐观演空间设计尺寸的原理性认识。其后,将世阿弥的设计尺寸理论与江户初期成书的建筑技术书《匠明》中对能乐观演空间的设计尺寸的规定进行比较,考察两者之间的变化。最终,总结了江户时代(17 世纪初)对室町时代能乐观演空间尺寸体系的继承以及演变。  相似文献   
25.
研究烘焙温度、时间及基质pH值对咖啡绿原酸的影响,采用小粒生咖啡豆进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实验,分析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下pH值、质量损失率、水分质量分数、新绿原酸含量、绿原酸含量、隐绿原酸含量及3 种异绿原酸异构体的变化情况,并建立绿原酸降解动力学模型,采用化学反应模型验证绿原酸单体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烘焙咖啡中水分质量分数、质量损失率随烘焙温度的升高总体分别呈降低和升高的趋势,随烘焙时间的延长分别呈降低和升高的趋势。绿原酸含量随烘焙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相比生咖啡豆,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含量随烘焙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随烘焙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含量与咖啡pH值和烘焙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绿原酸含量与烘焙温度、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咖啡水分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咖啡绿原酸类化合物降解产生高度显著影响(P<0.001)。绿原酸3 种异构体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化学反应模型中,绿原酸转化为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两种异构体,3 种异构体质量浓度均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温度与pH值交互作用对绿原酸降解影响高度显著(P<0.001)。综上,温度、时间及pH值的协同作用致使烘焙咖啡中绿原酸的快速降解。  相似文献   
26.
成刚  杜丽娟 《包装工程》2022,43(16):392-395
目的 结合城市广场的发展需求深入探索广场公共设施的设计方向,并沿着设计方向思考与总结科学的特色化设计路径。方法 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深入探寻便不难发现公共设施一直跟随其中,给社会生活创造了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其价值是十分突出的。从城市广场的基本组成和存在价值展开分析,就当前城市广场的公共设施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提取其中普遍存在的几方面问题,然后借助城市广场对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最后分别从对人的尊重、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两方面总结具体的特色化设计思路。结论 城市广场是城市文明和魅力的展示窗口,对其引起重视,寻找合适的特色化设计路径,总结理想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更好的呈现效果,从而将人们便利、安全、舒适的体验升华到赞许、留恋的层面。  相似文献   
27.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厂房一期开挖完成后,原作为施工通道的主变运输洞塌方,严重制约厂房的直线工期。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从主变搬运洞沿主变室上游侧边墙打一条施工导洞,提前进行母线洞I层开挖,并作为厂房IV层、V层开挖及后续岩锚梁施工的施工通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多元分类判别方法对普洱茶产地溯源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基于云南5个产地的60份普洱茶生茶样本,利用5种有机成分以及36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多层感知器分析等多元分类方法构建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结果 普洱茶(生茶)中总计33项指标具有与产地的显著相关性。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样本在主成分上有差异,但分类的准确性较低。通过判别分析得到了普洱茶产地溯源的判别函数和组质心函数,该样本溯源正确率高于98%。通过多层感知器分析,该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最高,生茶样本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100.0%和95.5%。结论 普洱茶中有机成分与矿物元素受环境因素影响,在各自产地间形成各自的指纹特征,多维组合可用于建立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为普洱茶产地追溯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9.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适合合作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的创新模式,为了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深度校企合作,满足企业的具体岗位的用人需求,使学生能更好地胜任药学服务技术岗位的工作,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做好用药指导,必须完善药理学实用技术的实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中国援外医疗队赴世界50多个国家,但由于各个受援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均不同,在医疗护理中我们要尊重受援国患者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使医疗护理得以圆满实施。我们是在也门执行医疗援助任务,也门信仰伊斯兰教,因此我们在医疗行为中要尊重伊斯兰国家的民族习惯,在语言交流、护理操作中尽量既尊重习惯又做到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