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3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钢中残余有害元素控制对策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素芹  李士琦  王雅娜 《钢铁》2001,36(12):70-72,76
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等钢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进行有效控制。在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钢中残余有害元素的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2.
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对油井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钢中的残余有害元素致使钢材产生红脆性表面裂纹和具有回火脆性倾向,并使耐热钢的热强性降低。因废钢中残余有害元素含量较高,为降低油井用钢的残余元素含量,应在电弧炉炉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铁(铁水)或直接还原铁。  相似文献   
143.
将我国现行焊接用气瓶钢板标准GB6653—94与国际上技术先进国家的相关标准即:日本的JISG—1990、法国的NEA36—211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4978在炼钢方法及脱氧方法、化学成分、成品成分允许偏差、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对比,得出我国焊接用气瓶钢板标准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4.
复杂体系中物质饱和蒸气压测试装置的设计及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控制Zn、Pb等重金属在熔融处理过程中的挥发行为,需要确切了解复杂体系中Zn、Pb等重金属化合物的饱和蒸气压、活度等重要的热力学参数。本研究描述了利用气流携带法测定复杂体系中Zn、Pb等重金属饱和蒸气压的试验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数据有效性检验过程。研究过程中利用该装置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标准物质NaCl的饱和蒸气压并与文献参考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测量值与文献参考值吻合较好;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FeO-CaO-SiO2-Al2O3体系中ZnCl2的饱和蒸气压,结果显示970~1030K温度范围内上述体系中ZnCl2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ZnCl2蒸气压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呈现出相似的趋势,说明利用该装置测试的数据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5.
以简单、实用为原则提出了一种钢液脱铜新方法-熔体过滤法,进行了以ZnOC-Al2O3系为主的15种脱铜剂、12种配比及8种加料方式的对比实验,确定了脱铜剂的种类、配比及装料方式,同时对脱铜原理也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6.
简述了洁净钢生产的基本概念,重点论述了高炉转炉流程生产洁净钢的工艺优化问题,提出了该流程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洁净钢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7.
低温分离、富集冶金粉尘中的Z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国内多家钢铁企业粉尘的基础特性,开发出一种低温分离、富集冶金粉尘中Zn等金属元素的新工艺。基于ZnO超细粉的还原挥发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实验,进行了粉尘的非熔态还原及Zn的回收、富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纯度CO或H2为还原剂,在800~900℃可实现粉尘中ZnO(s)→Zn(g)的转变,气化脱Zn率可达99%;收集到的气态还原产物经水洗去除掉K、Cl等元素后,富集成含Zn量可达90%的富Zn物料。同时,较低的温度使得粉尘于非熔融状态下还原,固态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可达90%,可直接经物理分离获得固态高纯铁。  相似文献   
148.
149.
于勇  姚志超  杨世山  李士琦 《钢铁》2004,39(8):46-48
总结了近年来在烧结、高炉配矿结构优化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旨在改善烧结矿品质、降低炼铁系统成本。提出了在冀东资源条件下提高烧结、高炉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根本途径和在这一优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相关问题。唐钢二炼铁厂以烧结配矿结构优化为主,高炉配矿结构优化为辅,系统地开展了优化研究工作,优化结果在实验室试验检验之后,投入生产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0.
对某钢厂150 t LF钢包炉的电气特征和供电曲线进行了研究分析,绘出了LF炉20 MVA变压器各级电压下的电气特性曲线图,利用各级电压的电气运行特性建立了LF炉的电气运行圆图;根据LF炉电气运行约束条件得出了各级电压下的许用电流工作点,绘出了在LF炉实际生产过程中可用的典型供电曲线,得到了LF操作各个阶段合理的供电曲线和吹氩流量。通过研究,最终制定出150 t 20 MVA LF钢包炉合理的供电制度,对该公司大吨位钢锭的精炼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