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高温固相技术合成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上转换荧光粉。XRD结果表明,合成样品是空间群为P21/n的单斜结构的La7P3O18晶体和少量La PO4晶体的混合物。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结果证实La7P3O18晶体是一种光学带隙为4.10 e V的间接半导体。经980 nm激光激发,Ho3+和Yb3+共掺杂La7P3O18荧光粉发射出Ho3+离子特征的蓝色(486 nm)、绿色(550 nm)和红色(661 nm)特征峰,其中,661 nm处发射峰在样品上转换发光光谱中占主导地位。此外,随着Ho3+和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茶园面积大,但经济产值低,夏秋茶浪费严重,品种结构单一。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黑毛茶为供试原材料,人工接种茯砖茶“金花”发酵剂,优化散茯茶发花工艺条件,并开展了理化指标变化及真菌多样性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黑毛茶散茶发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发花条件为:含水量30%、温度24 ℃、发酵时间9 d及接种量1:100(m/m)。在此发花条件下,成品散茯茶冠突曲霉孢子数为3×108 CFU/mL,水分、总灰分、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0%、6.8%、12.0%、2.4%、42.6%。经过上述优化后,茶汤色明亮,金花茂盛,香气纯正,滋味醇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发酵时间下散茯茶的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3 d后,曲霉属(Aspergillus)相对丰度达到98.8%。该研究优化了贵州散茶发花的工艺条件,对提高茯砖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其他茶叶散茶发花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一种无损快速检测百香果糖度的技术,以百香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并结合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对近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筛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百香果糖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优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和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筛选出的特征波长点数为67 个,占全光谱的2.90%,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c 为0.972 7,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值为0.333 8,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p 为0.967 2,验证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为0.366 0,模型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为4.506 6。研究结果能够实现百香果糖度的无损快速检测,并且可以将百香果糖度无损检测便携检设备中的模型进行简化。  相似文献   
4.
王辉  刘敏  董楠  陈朝军  李俊  刘嘉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7):184-190
为优化苹果脆片预处理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破碎力、含油量、L*值、感官评分、综合评分和电子鼻检测挥发性成分为指标,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破碎力经二次逐步回归分析,达到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到达0.960,模型拟合度好;经一次逐步回归分析,感官评分、L*值和综合评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含油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浸渍液配比和漂烫温度影响产品感官评分和L*值;浸渍液配比、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冷冻时间4个因素影响产品含油量和综合评分;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模型预测最佳工艺为:麦芽糖添加量14%、蔗糖添加量5%、麦芽糊精添加量15.7%,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2 min,冷冻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样品的破碎力为53.1 N、感观评分为83.0、含油量为17.2%、L*为89.9、综合评分为89.6,且样品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李俊  卢扬  吕都  赵刚  向达兵  刘辉  刘嘉 《中国粮油学报》2019,34(10):128-132
以苦荞面条为研究对象,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预测苦荞面条中荞粉含量的定量模型,实现荞粉含量的在线快速检测。根据参考值,制作230份苦荞面条样品,分别以移动平均平滑、一阶导数、归一化处理、标准正态化、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预处理光谱。结果表明,选择波数9 403.6~7 498.2,6 101.9~5 446.2 cm~(-1)+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SC)所建的模型效果最好,预处理后模型相关系数为0.983 9,其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预测标准误差(RMSEP)、预测相对分析偏差(RPD)、最低检出限(LOD)和定量检出限(LOQ)分别为1.14、0.894、7.89、2%、5%。外部验证预测相关系数为0.985 2,RMSEP、RPD分别为0.881、5.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不同产地苦荞粉对比验证集的R~2、RMSEP、RPD分别为0.963 7、0.926、5.22,RSD较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该方法快速、低成本、准确、简便、无污染,可以实现苦荞面条中荞粉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白酒中敌敌畏残留量的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SPE)处理,GC-MS分析仪,采用选择性离子扫描(SIM)进行测定.敌敌畏的回归方程为:Y=1286275 X 52194,线性范围为:50~800μg/L,相关系数:r=0.9990;平均回收率为:81.87%.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敌敌畏残留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辣椒籽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辣椒籽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以辣椒籽IDF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并分析最优条件下提取的IDF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26 mol/L、碱解时间94 min、碱解温度40℃、料液比1∶18(g∶mL),此时IDF提取率可达68.01%,与理论值67.83%相比,差异不显著;IDF的持水力、持油力以及膨胀力均随目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膳食纤维是辣椒籽IDF的主要组成成分,含量达80.93%,IDF具有典型的膳食纤维网状结构。以上结果说明碱法提取的辣椒籽IDF提取率高,品质优良,此工艺可有效地从辣椒籽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该研究将为辣椒籽IDF的开发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可溶态(s PPO)和膜结合态(mPPO)多酚氧化酶,并对两种粗酶液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 PPO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7,mPPO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以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为底物时,sPPO的米氏常数(K_m)分别为10.04 mmol/L和24.00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分别为443 U/(mL·min)和965U/(m L·min),mPPO的米氏常数(K_m)分别为4.98 mmol/L和48.04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_(max))值分别为299 U/(mL·min)和912U/(m L·min),且对焦性没食子酸的催化效果优于邻苯二酚。6种抑制剂对比发现,Na_2SO_3对s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Vc对m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sPPO和mPPO的酶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对马铃薯制品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方竹叶为原料,对比乙醇提取、纤维素酶提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振荡辅助乙醇提取4种提取方式对方竹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优的方竹叶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对4种提取方式获得的方竹叶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的黄酮提取率最高,达到(4.06±0.06)%。优化得到方竹叶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112 min、超声温度57℃、超声功率85 W。随着方竹叶黄酮质量浓度增加,不同提取方法所得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均逐渐增强。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所得黄酮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红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进而改善红薯粉丝品质,该文采用球磨、普鲁兰酶处理红薯淀粉,利用直链淀粉试剂盒、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快速黏度分析仪、质构仪等对红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短程有序性、糊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球磨处理、普鲁兰酶处理及球磨协同普鲁兰酶处理,均能够增加红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量分别为12.83%、27.52%和50.41%。经预处理后,红薯淀粉短程有序性下降,回生和拉伸特性提高,粉丝断条率分别下降4.90%、9.99%和12.56%。球磨、普鲁兰酶单一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粉丝的形态和口感。相比于球磨和酶解单一处理,球磨协同普鲁兰酶处理能够更好地提高红薯粉丝的弹性和韧性,改善其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