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5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0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真空旋转蒸发和结冰-解冻两种方法浓缩荔枝汁,共得到6种液体。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这6种液体和荔枝原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两种浓缩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缩方法得到的荔枝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有所不同,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得到的浓缩荔枝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总数少,且有煮熟味,失去了荔枝原汁大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而其馏出液中含有很多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较多。而结冰-解冻浓缩法得到浓缩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丰富,无煮熟味,基本保留了荔枝的原有风味,而其剩余液中除乙醇外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42.
对野生湖南山核桃果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湖南山核桃果仁中粗脂肪、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分别为59.18%,9.40%,7.56%,7.58%,氨基酸有17种,其中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较高,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接近或超过WHO推荐的成人氨基酸需要量模式。  相似文献   
43.
不同处理方法对米糠品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干热、湿热、微波和挤压法等4种方法处理新鲜米糠,比较不同方法对米糠过氧化物酶残留活力、水溶性蛋白质、植酸、维生素E和谷维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长期贮藏过程对米糠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米糠经温度为130℃,含水量为30%,转速600r/min的挤压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残留活力为4.8%,维生素E、植酸和谷维素的含量分别为3.65%、0.35%、7.0%,但对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较大。经过稳定化处理的米糠在贮藏过程中,米糠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基本稳定,但原料米糠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4.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过量光暴露,这会造成视网膜光氧化损伤,引发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花色苷为可食用植物色素,广泛分布于深色的蔬菜、浆果和谷物中,人们通过混合膳食每天可以摄入数十毫克的花色苷。研究表明,不同来源花色苷对视网膜中多种细胞具有保护功效,摄入花色苷有助于维持视觉健康,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花色苷的吸收代谢、视网膜光氧化损伤机理及花色苷在视网膜保护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聚焦花色苷抑制视网膜中类视色素二聚体光氧化和光裂解、减轻脂质过氧化产物损伤、激活抗氧化通路、降低炎症反应、缓解内质网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保护机制,系统阐述花色苷保护视网膜细胞的关键作用靶点,以期为花色苷类功能因子保护视觉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分析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比较海南和湖南两地产热榨茶油的香气成分与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和差异,通过HS-SPME-GC-MS分析海南茶油及不同炒籽温度处理的湖南茶油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分析,建立PLS模型。结果表明,海南茶油和湖南炒籽茶油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为(E)-2-癸烯醛、壬醛、苯乙醛、2,5-二甲基吡嗪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随着炒籽温度升高,炒籽茶油的黄色评分降低,红色、褐色显著升高,茶油清香味逐渐减少,烤香味逐渐增加;海南茶油均具有较强的茶油清香味和烤香味,湖南炒籽茶油在较高温度处理下会产生相似的烤香味,但茶油清香味普遍低于海南茶油,因此湖南产茶籽通过海南传统高温炒籽方法制得的茶油,其香气与海南茶油仍有一定的区别。此外,对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PLS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90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热榨茶油香气品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6.
为了对不同成熟度椰子(椰青、嫩椰子、成熟椰子)的椰汁及椰子水饮料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技术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7种香气成分,分为7大类化合物,包括酯类32种,有机酸11种,醇类7种,醛类3种,酮类3种,酚类4种,其他类7种。在检出的香气物质中,确定主体风味组分主要是醇类、酯类和酸类3类物质,相同的挥发性成分是2,3-丁二醇。不同样品中,这些微量香气成分的种类含量有较大差别,成熟椰子原汁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较多。因此,椰子水原汁的挥发性成分直接影响椰子水饮料的感官质量。本试验研究为椰子水及其饮料感官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近些年来,农产品和畜牧业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农、兽药残留作为其安全问题的来源之一,如今不仅仅让自然环境面临严重破坏,人类健康也会遭受威胁。开发快速、简便、价廉的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挑战;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比传统有机荧光染料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以其为基础衍生出的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走向成熟。本文简要概括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主要对其发展技术在检测农兽药残留中的应用及分析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研究现状、分离纯化及生产应用做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解决压榨油茶籽油中掺入浸出油茶籽油的定量检测问题。方法:采用HS-SPME-GC-MS法对精炼浸出茶油和3种添加香精浸出茶油的关键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将4种原香茶油和10种烤香茶油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与浸出茶油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进行对比,用浸出茶油中特有的香气成分作为特征数据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并建立LDA模型。结果:精炼浸出茶油中关键挥发性成分依次为(E)-2-癸烯醛、辛醛、(E)-2-壬烯醛和壬醛;3种添加香精的浸出茶油中特有的香精香气成分为2-甲氧基-3-甲基吡嗪、甲基环戊烯醇酮和2-甲基吡嗪。LDA模型对原香及烤香茶油的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84.0%和83.6%,能够鉴别原香及烤香茶油中掺伪比例为10%及以上的浸出茶油。结论:原香茶油的LDA模型能够很好地鉴别出添加茶油香精的浸出茶油,但烤香茶油的模型无法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