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70篇
水利工程   7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张巧莉  范元伟 《工业工程》2015,18(5):100-106
既往对港口效率的研究大多仅考虑空间维度,忽略时间的作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运用DEA视窗分析模型,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出发,利用面板数据,对渤海湾地区三大主要港口的内部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并利用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明确港口偏离有效的原因。此外,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港口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青岛港内部运营效率较高,其次为天津港,而大连港则一直处于非DEA有效状态;投入拥挤、产出不足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非DEA有效的主要成因;各投入要素对三大港口内部运营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2.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是近年在原核生物中发现的针对噬菌体等外源遗传物质的干扰而进化出的获得性和可遗传性生物免疫系统。因其序列的高度多态性及携带遗传信息的可追溯性,成为分子分型方法的理想位点。本研究对江苏地区分离的86?株空肠弯曲菌基因组进行CRISPR结构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6%的菌株基因组含有CRISPR结构,32?株含有确定CRISPR结构的菌株均只含有1?个CRISPR结构,CRISPR序列长度范围为92~366?bp;重复序列与数据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重复序列一致;识别到的间隔序列共111?条,共分为17?种类型,有10?种类型的间隔序列与CRISPR?DB数据库中公布的一致,有7?种间隔序列为新报道的间隔序列,共55?条,占总间隔序列的49.5%。通过同源性比对发现,间隔序列除与来自同属同种的质粒或噬菌体具有同源性外,有些还与其他致病菌的质粒或噬菌体具有同源性,这种现象说明空肠弯曲菌与其他致病菌可能存在基因的水平转移等信息交流方式。另外,通过CRISPR结构间隔序列的多样性,可以将38?株空肠弯曲菌野生菌株分为5?种不同的谱型。研究结果为空肠弯曲菌利用CRISPR结构进行分型和溯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3.
探究新鲜大黄鱼在不同温度下优势腐败菌对碳源的利用及动力学的差异性,设定在5、25?℃温度条件下,通过感官及理化指标确定其货架期终点,使用MIDI气相色谱对分离的腐败菌进行初步鉴定,通过菌相变化确定优势腐败菌,再使用16s RNA分子鉴定对优势腐败菌定种。利用Biolog系统测定其碳源利用的差异性,通过Gompertz方程对其碳源利用曲线进行拟合,求解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新鲜大黄鱼在5、25?℃时的货架期分别为(9.0±1.0)、(1.0±0.11)d;分离的优势腐败菌分别为腐败希瓦氏菌和河流弧菌;5?℃时腐败菌总体碳源利用率低于25?℃;5?℃时腐败希瓦氏菌颜色平均变化率大于河流弧菌;25?℃时小于河流弧菌。在5?℃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主要利用的碳源为单糖、多糖、羧酸、酯类;河流弧菌利用的碳源为单醣、多糖、氨基酸和羧酸;在25?℃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和河流弧菌主要利用的碳源为单醣、多糖、氨基酸和羧酸。结论:温度影响腐败菌的碳源利用率,不同腐败菌的碳源利用存在差异性,通过调节温度、改变底物碳源等环境因子可以达到抑菌目的,从而延长新鲜大黄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hly基因对毒力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原理,使用穿梭载体,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野生菌株EGD-e的hly基因缺失菌株EGD-eΔhly。细菌活性实验证明缺失菌株生长状态与亲本无差异,但EGD-eΔhly丧失溶血活性,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约90%,在10~7 cells/m L腹腔注射条件下不表现动物毒性。在转录水平上EGD-eΔhly的毒力基因inl C、prf A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81%和76%,act A、plc B的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7倍和1.8倍。hly缺失菌株的成功构建及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为研究Lm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减毒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成为疫苗活载体的潜力,可同时引起MHCⅠ和MHCⅡ类抗原递呈系统,具有强烈激发CD8+和CD4+细胞免疫的能力。构建毒力基因缺失菌株进而评估其生物活性对于其作为疫苗活载体的开发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单缺失菌株Lm-△act A和双缺失菌株Lm-△act A△/inl B,从生长状态、毒力基因表达和对Hep G2细胞侵袭能力方面探讨减毒菌株生物学特性。生长活性测定显示两种减毒菌株和野生型Lm(EGD-e)三者生长状况无差异;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act A基因缺失后,inl A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两倍;act A和inl B基因双缺失后,plc B和hly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侵袭Hep G2细胞结果显示act A基因缺失后侵袭能力增强、act A和inl B基因共同缺失后侵袭能力减弱。因此,减毒菌株的构建及其生物特性研究不仅对食源性致病菌Lm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构建预防人类和动物疫病的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针对社区便利O2O自身的特征,构建了由供货商、各合作门店以及小区市场组成的三层供应链超网络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决策者的行为以及优化条件,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求解整个网络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设计算例并进行数值仿真,探讨了关系价值重视度以及网络渠道的接受程度对整个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社区便利O2O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7.
针对传统HK模型中,未考虑个体间人际关系对观点阈值外个体观点交互的影响,提出一种关系HK模型,以研究关系度对群体观点演化时间和系统观点簇的影响,以及关系度在两个意见观点趋向相反的观点领袖及其支持者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群体中关系度的存在有利于观点达成共识,缩短系统观点演化时间。特别地,在具有观点领袖的群体中,观点领袖支持者的特征因素对系统观点演化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支持者初始观点、观点阈值、关系度阈值和初始观点坚持度。当群体中存在两个意见趋向相反且彼此间没有关系度的观点领袖时,系统最终出现分裂状态,而观点领袖及其支持者之间关系度的存在,有利于系统观点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8.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导致过量光暴露,这会造成视网膜光氧化损伤,引发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花色苷为可食用植物色素,广泛分布于深色的蔬菜、浆果和谷物中,人们通过混合膳食每天可以摄入数十毫克的花色苷。研究表明,不同来源花色苷对视网膜中多种细胞具有保护功效,摄入花色苷有助于维持视觉健康,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花色苷的吸收代谢、视网膜光氧化损伤机理及花色苷在视网膜保护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聚焦花色苷抑制视网膜中类视色素二聚体光氧化和光裂解、减轻脂质过氧化产物损伤、激活抗氧化通路、降低炎症反应、缓解内质网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保护机制,系统阐述花色苷保护视网膜细胞的关键作用靶点,以期为花色苷类功能因子保护视觉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酶促乙酰化EGCG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在乙腈反应体系中催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乙酸乙烯酯进行乙酰化反应,得到EGCG乙酰化产物。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红外光谱对乙酰化产物进行了确证,其产物为不同取代度的混合物。反应前后红外图谱对照表明,酰化后EGCG主体结构与EGCG类似,但增加了明显的羰基、甲基吸收峰。通过测定乙酰化EGCG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酰化EGCG对O2-·、·OH、DPP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52 mg/mL、0.43 mg/mL和11.5 mg/L。体外抗脂质过氧化实验表明当乙酰化EGCG浓度为320 mg/L时,对H2O2诱导大鼠肝线粒体丙二醛(MDA)生成的抑制率为61.11%,对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率达93.54%。乙酰化EGCG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0.
薄荷香精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易挥发性和对环境敏感的特性,致使留香时间不长,货架期较短。目前,喷雾干燥是最广泛使用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但是由于喷雾后的高温干燥处理会导致香精的部分损失,所以需要探索一种在常温下制备香精微胶囊的方法。本文以海藻酸钙为壁材,薄荷香精为芯材,采用内乳化凝聚法来制备薄荷香精微胶囊,在常温下可获得球形好、粒径分布均一的微胶囊。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验证香精是否被海藻酸钠包埋。由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包埋率和粒径分布进行考察,得到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芯材与海藻酸钠质量比1:3,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4%,Span-80添加量2%,冰醋酸与碳酸钙摩尔比3:1,碳酸钙与海藻酸钠质量比7:40,乳化时间15 min。此条件下薄荷香精微胶囊的包埋率为59.63±0.47%,平均粒径为290.70μm。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微胶囊可以对香精起到部分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