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45篇
  免费   2044篇
  国内免费   2186篇
电工技术   1882篇
综合类   2488篇
化学工业   12947篇
金属工艺   3543篇
机械仪表   1912篇
建筑科学   2062篇
矿业工程   431篇
能源动力   821篇
轻工业   3781篇
水利工程   862篇
石油天然气   1100篇
武器工业   117篇
无线电   35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554篇
冶金工业   1108篇
原子能技术   509篇
自动化技术   824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1012篇
  2022年   1114篇
  2021年   1216篇
  2020年   997篇
  2019年   1061篇
  2018年   527篇
  2017年   767篇
  2016年   911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2285篇
  2013年   1715篇
  2012年   2112篇
  2011年   2214篇
  2010年   2063篇
  2009年   2169篇
  2008年   2488篇
  2007年   2164篇
  2006年   2059篇
  2005年   2116篇
  2004年   1971篇
  2003年   1713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293篇
  2000年   1128篇
  1999年   1005篇
  1998年   840篇
  1997年   809篇
  1996年   731篇
  1995年   693篇
  1994年   674篇
  1993年   536篇
  1992年   582篇
  1991年   511篇
  1990年   469篇
  1989年   48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vacuum-free vibration liquid phase(VLP) diffusion-bonding of SiCp/ZL101A composites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vibration on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bonded joints were exam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boned join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xide layers at the interface changes from a continuous line to a discontinuous one during vibrati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VLP diffusion-bonded joints increases with the vibration time, and is up to the maximum of 172 MPa when the vibration time is 30 s. 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bond region changes from the Zn-Al-Cu hyper-eutectic (η (β η) (β η ε)) phases to Al-rich Al-base solid solution (α-Al) with increasing the vibration time.  相似文献   
992.
用双对向靶溅射方法制备了具有非晶磁性的「Co/Ti」30,「Co/Cu(Ni)30」两组多层,分别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做了结构和磁性测量,在以非晶Co和Ciu-Ni合金构成的「Co/Cu(Ni)」多层中,发现饱和磁化强度Ms随非磁性层厚度ds的增国发生振荡变化;在以非晶Co和Ti构成的「Co/Ti」多层中,MS和则随ds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3.
铼酸铁高温润滑行为和配副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化学法合成了Fe-Re合金高温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铼酸铁(Fe(ReO4)3),测定了它的高温摩擦行为。结果表明:在室温至600℃范围内,铼酸铁有较好的减摩作用,其润滑行为和配副有关,对摩材料的硬质值是否相配、铼酸铁与配副材料的相容性以及盘材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均对它的润滑行为有较大影响。提出了配副原则。  相似文献   
994.
A series of Co/Si/(Co/Cu/Co) multilayers and Co/Si/Co sandwiches were prepared by high vacuum electron-beam evapo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a Si spacer (≥0.9 nm) could greatly decrease the interlayer coupling in Co/Si/Co sandwiches and there was no magnetoresistance(MR) or spin-valve MR in them due to the high resistivity of Si spacer. While in Co/Si/(Co/Cu/Co) multilayers, we observed a spin-valve MR of about 0.5% through a nominal 2.7 nm Si spacer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pin-valve MR in Co/Si/(Co/Cu/Co) multilayers wa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spin polarization of conduction electrons caused by the top Co/Cu/Co sandwich with GMR mechanism and high spin-dependent scattering at Co/Cu interface.  相似文献   
995.
氢对不锈钢钝化膜破裂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纳米力学探针测量了316不锈钢电解抛光以及抛光后阳极钝化试佯的载荷-压入位移曲线,并研究了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旦表面存在氧化(电解抛光)或钝化(阳极钝化),在载荷-位移曲线上就会出现恒载荷平台;对氧化,平台载荷较小,对应的屈服;对钝化,平台载荷较大,对应的破裂.氢可降低钝化的平台载荷以及相同载荷下的压入位移,从而使得钝化的复合弹性模量Er和破裂应力σF都随试样中氢浓度Co的升高而下降,例如,Er(GPa)=100 82e^-0.01Co,σF(GPa)=1.59 2.93e^-0.010Co。  相似文献   
996.
薄膜厚度对HfO2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fO2薄是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的,利用ZYGO干涉仪测量了基片镀前后曲率半径的变化,计算了薄应力。对样品进行了XRD测试,讨论了厚对薄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厚度HfO2薄的残余应力均为张应力,应力值随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薄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应力值趋于稳定。从微观结构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微结构演变引起的本征应力变化是引起薄残余应力改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T10钢表面获得了SiC薄,并研究了溅射方式、工艺参数以及中间层对薄结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功率为200 W射频法和时间为2 h的SiC/Ni-P双层薄结合力最好.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HfO2料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薄性能的主要杂质元素。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吸收性介质元素的存在对薄的损毁有很大负面影响;在紫外波段,Zr元素含量大的薄吸收较大;并且提出负离子元素在料蒸发过程中形成气源中心,产生喷溅,从而使薄的损伤阈值降低。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测量程序对不同Cr层厚度的Co/Cr/Pd多层磁性的影响,分析了反磁化机理在不同测量程序中对磁性准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钛合金的高温固态渗氧-扩散固溶复合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发展了一种表面无氧化的高温固态渗氧.扩散固溶复合处理方法(OP-DS)。利用TGA,SEM,XRD,XPS及显微硬度计对OP-DS处理后的钛合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DS方法能显著提高合金表面层的硬度,硬化层深度随预渗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预渗氧处理时间对扩散固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适当的预渗氧时间可在表面形成无强化固溶层。从热力学及动力学角度对渗氧.扩散固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