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70篇
化学工业   20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5篇
轻工业   105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茶多酚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2.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了茶多酚水提取、离子沉淀、真空冷冻干燥的新工艺过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 条件:料液比1:20;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1.5h;浸提次数3次;离子沉淀工艺参数为ZnSO4·7H2O 的添加量是2g/100g茶叶提取物,pH=8。  相似文献   
43.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多酚中微量As、Hg和Pb的方法。采用HNO3-HClO4湿法消解样品,研究酸度、KBH4浓度、载气流速、基体改进剂等条件对原子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As、Hg和Pb的检出限(3")分别为0.39、0.037和0.78#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8、2.56和2.93%(n=11),加标回收率均为80~105%。综上,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茶多酚中微量As、Hg和Pb的测定。  相似文献   
44.
茶多酚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恕  张星海 《浙江化工》2010,41(3):27-29
介绍了茶多酚生产废水产生工艺、废水水质特性、主要成分及其危害,重点介绍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同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5.
茶多酚作为饮用水辅助消毒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助消毒剂是指为防止供水管道内部及管壁有微生物大量滋生与繁殖,保证城市水厂出厂水到达管网末梢时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要求,而在出厂水中投加的消毒剂。氯有持续消毒效果,水厂通常以氯作为辅助消毒剂。茶多酚为绿色植物制剂,对饮用水具有消毒作用,可探索将其作为辅助消毒剂,以减少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试验表明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有较强的消毒持续性,不影响出水色度指标,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的适宜投加量为3mg/L,茶多酚辅助消毒的药剂成本为0.30元/m~3。  相似文献   
46.
茶叶抗氧剂及副产品综合制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碎茶为原料获得了在一次工艺中制取茶叶抗氧剂、咖啡碱、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茶多酚的纯度与抗氧性的关系,柠檬酸对茶多酚的抗氧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茶多酚作为抗氧剂产品必须具有较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47.
薄层层析后生物显影检测茶多酚组分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薄板在异丁醇 :醋酸 :水 ( 4:1:5 )的展开体系中层析分离茶多酚 ,得到茶多酚组分的四个色点 ,即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ECG、ECG、EC ,根据各组分的Rf值和标准品作对照 ,鉴定各色点对应的茶多酚组分 ;将完成分离的薄板覆盖于加有溴甲酚紫指示剂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上培养 ,观察到抑菌圈出现 ,其抑菌圈大小为EGCG >ECG >EGC >EC。  相似文献   
48.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制备茶多酚微球。制备茶多酚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茶多酚微球和未包埋的茶多酚有相似的相变峰,说明在微球制备过程中茶多酚未发生变性。茶多酚微球对食用油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9.
以陕西产茶叶为原料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 2种工艺 ,分别制得了纯度 80 17%和 94 72 %的茶多酚抗氧化剂 ;经对陕西安康和汉中两地 7种茶叶制备得率比较 ,表明安康平利县长安乡茶叶原料的得率最高 ;同时进行了自制茶多酚抗氧化性能试验以及与其他抗氧化剂的性能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0.
在不同冲泡温度与时间条件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黄金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变化规律,建立浸出动力学模型,并通过DPPH法、ABTS法测定茶汤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冲泡温度为60~90℃时,黄金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及DPPH、ABTS清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冲泡时间为1~30min时,茶汤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浓度及DPPH、ABTS清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0min后趋于稳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浸出遵循二阶动力学反应,温度与浸出速率常数k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茶多酚表观活化能为4.312 6×104 J/mol,游离氨基酸表观活化能为1.238 9×104 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