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9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74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泽生  侯冬梅  贺伟  王婧宜 《食品科学》2011,32(11):306-309
目的:通过体内给药动物实验探讨植物甾醇的降血脂功效。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正常组)、高脂饲料(模型组)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植物甾醇的高脂饲料(剂量组),检测相关指标。结果:饲喂高脂饲料的干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随着植物甾醇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模型组胆碱酯酶(CHE)活力在血清及肝脏中显著降低(P<0.01),剂量组CHE活力随着植物甾醇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植物甾醇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并且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3.
张泰然  丁仕强  朱波 《广东化工》2012,(4):140-140,130
建立了植物甾醇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溶解定容处理后,使用惠普6890-597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5HT色谱柱直接进行定性分析。本实验方法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植物甾醇酯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以控制植物甾醇酯的质量,准确性和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4.
植物油中甾醇组成及总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张蕊  薛雅琳  马榕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8):109-112,128
在2个国际标准方法ISO 12228和COI/T.20/Doc.no.10的基础上,对植物油中甾醇组成及总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方法与2个国际标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测定植物油中甾醇组成及总量时,选用5α-胆甾烷基-3β-醇作为内标,氧化铝柱提取不皂化物,99%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1%三甲基氯硅烷和等体积的无水嘧啶作为衍生剂以及采用恒温气相检测条件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还降低了操作难度及操作成本.同时,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对10个不同的植物油样进行了重复性验证,结果重复性均在国际标准方法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5.
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大豆甾醇热解过程及热动力学。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的失重过程分3步进行。第1阶段为结晶水脱出,第2步为其分子骨架大规模降解和挥发,第3阶段为残余物的缓慢降解。热解过程中,加热速率对大豆甾醇热解有显著作用。使用Popescu计算大豆甾醇为119 kJ/mol,并用FWO和KAS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常用41种热解动力学机理函数线性分析,确定了大豆甾醇热解过程最适合机理函数为Mample单行法则g(α)=-ln(1-α)。  相似文献   
106.
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分别以Raney镍和钯碳为催化剂,以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转速、催化剂添加量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植物甾醇氢化工艺参数。以Raney镍为催化剂,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5℃,氢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5.0 h,转速700 r/min,催化剂添加量40%。该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氢化率为94.18%,羟基值(KOH)为124.79 mg/g。以钯碳为催化剂,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氢气压力2.6 MPa,反应时间4.5 h,转速580 r/min,催化剂添加量1.5%。该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氢化率为93.65%,羟基值(KOH)为125.04 mg/g。  相似文献   
107.
加工过程中油脂色泽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油脂在加工过程中色素的形成原因,采用单一组分添加实验,系统研究了工艺条件和油脂中磷脂、植物甾醇、蛋白质、淀粉等成分对油脂色泽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油脂的色泽越深;磷脂、VE、植物甾醇、淀粉和蛋白质等组分均对油脂色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是磷脂,其次是淀粉和蛋白质。控制油脂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尽量脱除油脂中的磷脂、粕屑,对获得色泽较浅的产品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8.
植物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GC-MS测定植物油中4种甾醇烯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石油醚提取,经硅胶柱净化,HP-5毛细管柱(5%苯基聚硅氧烷,30 m)分离,质谱检测采用SIM模式。在0.062 5~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添加0.025、0.050 mg/kg和0.100 mg/kg水平的甾醇烯类物质,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测限可达0.010 mg/kg。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并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道真、威宁、盘县、天柱和贵定5个产区的K326、云烟85、云烟87、贵烟1号和贵烟201等品种C3F和B2F等级的烤烟烟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烤烟烟叶中主要有机酸、多酚、生物碱、甾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2.47,33.65,29.79和2.47 mg/g.②与国内其他产区烤烟烟叶相比,贵州烤烟烟叶有机酸、多酚和生物碱含量较高,甾醇含量居中.③贵州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总合量以盘县最高,威宁、天柱和道真次之,贵定最低;不同产区烤烟烟叶有机酸含量以盘县最高,多酚含量以威宁最高,生物碱含量以天柱最高.  相似文献   
110.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研究了在玉米油精炼工艺中高效保留植物甾醇的精炼工艺条件。采用优化的适度精炼工艺技术和工艺条件,使玉米油精炼过程中甾醇保留率达到90%以上,生产的玉米油甾醇含量达到11 000mg/kg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