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9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74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曾志  曾陇梅 《质谱学报》1996,17(3):25-30
在研究南海海绵甾醇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5-甾醇乙酸酯、△^7-甾醇乙酸酯和△^8-甾醇乙酸酯质谱中最重要碎片峰的裂解机理和这些甾醇衍生物的质谱学规律。  相似文献   
72.
植物甾醇及其制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和总结了对植物甾醇及其制品进行分析鉴定的诸多方法和手段,为植物甾醇及其制品的检测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以植物甾醇(PS)替代胆固醇与卵磷脂(PC)为原料,以粒径、多分散系数PdI、电位和包封率为指标,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蛋白修饰的植物甾醇脂质体(SPI-LS),通过单因素优化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了SPI-LS的复溶性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考察了植物甾醇包埋前后体外消化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PS:PC为1:4,乙醇体积比为25%,蛋白含量为1%;脂质体复溶后外观与冻干前无显著差异,溶解度可达1.971 mg/mL;经3 h体外胃肠消化后,SPI-LS中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仍可保持在50%以上,是未经包埋植物甾醇的三倍之多。故优化制备条件得到的SPI-LS复溶性良好,并能有效保持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4.
9α-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甾体药物中间体,是合成多种皮质类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本研究通过在产雄甾-4-烯-3,17-二酮(AD)的菌株Mycobacterium sp.TFZ中表达3-甾酮-9α-羟基化酶(KSH)基因kshA和kshB,获得了一株可直接转化植物甾醇生产9α-OH-AD的工程菌株Mycobacterium sp.TFZ3215,然后以9α-OH-AD产量为评价指标,对油水两相转化体系中添加乳化剂吐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Mycobacterium sp.TFZ相比,工程菌Mycobacterium sp. TFZ3215发酵液中9α-OH-AD的含量由1.7%提高到94.7%,AD的含量由80.1%减少到3.4%。进一步通过在油水两相发酵体系中添加2 g/L的吐温-80后,9α-OH-AD的产量由1.69 g/L增加到7.53 g/L,提高了3.4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高产9α-OH-AD的工程菌株,并对油水两相发酵体系进行了优化,9α-OH-AD的产量达到7.53 g/L,具有极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75.
为促进我国米糠资源的多样化利用和开发,介绍了米糠中的功能组分及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米糠的功能组分主要有米糠油、米糠蛋白、植物甾醇、米糠多糖、维生素等。米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使用,二是提取的功效成分的应用。米糠中提取的功效成分如米糠油、谷维素、植物甾醇、二十八烷醇、维生素、植酸等,可赋与化妆品保湿、防晒、抗衰老、抗氧化、抗皱等功效。  相似文献   
76.
对不同酸价的玉米毛油进行碱炼脱酸,并对碱炼前后玉米油中甘一酯、甘二酯、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维生素E、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毛油酸价及碱炼脱酸对玉米油中甘油酯组成及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及其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毛油酸价升高,甘一酯、甘二酯含量明显升高,甘三酯含量明显降低,毛油酸价(KOH)为3. 06~8. 70 mg/g时,毛油中甘一酯、甘二酯总量为6. 39%~17. 40%,甘三酯含量为82. 60%~93. 61%,3-氯丙醇酯含量为2. 09~3. 23 mg/kg,缩水甘油酯含量为0. 40~0. 51 mg/kg。分别对酸价(KOH) 4. 10、8. 70 mg/g的2个玉米毛油样品进行碱炼脱酸后,甘一酯和甘二酯总量分别降低了3. 34、4. 47个百分点,3-氯丙醇酯含量明显下降,但缩水甘油酯含量变化不大,说明碱炼脱酸过程对降低甘一酯、甘二酯含量的作用有限,对3-氯丙醇酯有一定的脱除作用,但对缩水甘油酯影响很小。此外,碱炼脱酸过程造成维生素E损失率21. 68%~24. 53%,植物甾醇损失率32. 67%~39. 99%。  相似文献   
77.
以大豆甾醇和油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下合成大豆甾醇油酸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脂肪酶的种类和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大豆甾醇油酸酯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大豆甾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豆甾醇油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N435脂肪酶用量6%(以大豆甾醇和油酸的总质量计)、醇酸摩尔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h、异辛烷用量10 mL(大豆甾醇为1 mmol时),在最佳条件下大豆甾醇油酸酯产率为86. 51%;红外表征说明合成的产物为大豆甾醇油酸酯。  相似文献   
78.
王培宇 《中国油脂》2020,45(6):97-101
以南瓜籽为原料制备南瓜籽蛋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酶解南瓜籽蛋白得到南瓜籽多肽。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酶解南瓜籽蛋白,水解度为27. 23%、多肽产率为39. 20%,均为5种酶解产物中最高;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酶解制备的南瓜籽多肽中小于1 000 Da的多肽含量高达92. 72%,其具有较好的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增殖的性能及清除自由基作用,可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在人体皮肤细胞受到氧化损伤时,能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9.
研究植物甾醇凝胶剂(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质量比2:3)对大豆油凝胶网络结构及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甾醇凝胶剂添加量为2%~10%(质量分数)时,6%及以上的凝胶化大豆油的G′始终大于G″,说明体系已形成稳定的类固体凝胶结构.偏振光显微镜显示,6%凝胶化大豆油在45℃贮藏10 d时,呈现规则且紧密的聚集态,其...  相似文献   
80.
为探明花菜中植物甾醇的组成,采用固相萃取法(SPE)分离4种结合状态的甾醇,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TOF/MS)法鉴定花菜中植物甾醇的种类,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花菜中含有的游离甾醇(FS)有豆甾醇、菜油甾醇、羽扇豆醇、β-谷甾醇;甾醇酯(SE)有菜油甾醇亚油酸酯、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