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7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氨基酸代谢相关的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从广义上是具有氨基的酸,包括氨基磺酸和氨基磷酸等,而一般是氨基羧酸,其中α-氨基羧酸通式为:但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结构是亚胺羧酸,从蛋白质的构成成分及代谢也归入氨基酸范畴中。其它也存在虽然不是蛋白质构成成分,但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α-氨酪酸和鸟氨酸等的α-氨基酸和r-氨酪酸类的ω-氨基酸。这类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氨基酸一般是具有酸性的羧基及碱性的α-氨基两性电解质。  相似文献   
52.
为更好地理解酶脱毛的机理,本文用Lowery法、对二甲胺基苯甲醛(DMBA)法和硫酸-蒽酮法分别测定了2709酶和A.S1398酶有温有浴酶脱毛过程溶液中的总蛋白、羟脯氨酸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它们三者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其浓度都在脱毛的最初阶段内出现急剧性的增长,此段时间也正好是酶作用毛根鞘与毛袋之间及毛球与毛乳头之间的组分,从而使毛脱落的时间.因而可以用脱毛溶液中的总蛋白及糖含量的多少表征脱毛的程度.  相似文献   
53.
比色法测定鱼鳞中羟脯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比色法测定鱼鳞中的羟脯氨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回收率,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验证此方法是可行的。鱼鳞经过脱钙处理,羟脯氨酸的保留率为96.19%,经过第一次提取胶原蛋白后,提取率达到了总胶原蛋白的70%以上,同样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提胶,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较低。  相似文献   
54.
为更好地理解酶脱毛的机理,本文用Lowery法、对二甲胺基苯甲醛(DMBA)法和硫酸-蒽酮法分别测定了2709酶和A.S1398酶有温有浴酶脱毛过程溶液中的总蛋白、羟脯氨酸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它们三者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其浓度都在脱毛的最初阶段内出现急剧性的增长,此段时间也正好是酶作用毛根鞘与毛袋之间及毛球与毛乳头之间的组分,从而使毛脱落的时间。因而可以用脱毛溶液中的总蛋白及糖含量的多少表征脱毛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
对淡水鱼皮胶原蛋白粉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91.37%、酸溶蛋白75.20%、多肽67.76%、羟脯氨酸10.47%、氨基酸总量90.55%、游离氨基酸7.44%。  相似文献   
56.
人工养殖施氏鲟鱼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比色法对人工养殖施氏鲟鱼组织中羟脯氨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氏鲟鱼皮、鳍、肉及肝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68%、0.301%、0.028%、和0.012%,其中施氏鲟鱼皮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最高,这与其胶原蛋白含量高一致。  相似文献   
57.
由食品整治办发布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的"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中试样的两种水解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方法一采用的是已经作废的《GB 9695.23-90肉与肉制品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中的水解方法,方法二有抽真空再充氮气以及需要110℃密封水解,操作复杂且危险。本文对试样的水解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4.8%,相对标准偏差为2.2%,检测限为0.001μg/mL,定量限为0.004μg/mL,该方法不仅简化了羟脯氨酸测定的操作步骤,并且准确可行,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和定量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优化保健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条件,建立保健品中L-羟脯氨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处理L-羟脯氨酸,色谱柱(EC-C18,4.6 mm×50 mm,2.7μm),流动相为水相和乙腈按一定的梯度进行洗脱,流速0.5 m L/min,采用LC-MS/MS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LC-MS/MS法在0.00284 mg/m L~0.0284 mg/m L范围内,L-羟脯氨酸的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42μg/g和4.7μg/g,放置24 h内L-羟脯氨酸的稳定性良好,在不同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95.0%~98.8%,相对标准偏差为1.7%(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保健品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9.
由于作者计算错误,导致发表在2012年第7期《中国皮革》上的文章"凝胶色谱法分离猪皮胶原的初步研究"中的两个数据有误,现更正如下:期刊第22页中栏2.3羟脯氨酸含量分析标题下第2自然段,"根据此方法测得羟脯氨酸含量为14.35%,与文献值[14]12%~14%接近,基本符合羟脯氨酸在胶原中的所占的比例,表明所分离得到的胶原样品的纯度较高,可初步判定应属于I型胶原。"中一段文字更正为:  相似文献   
60.
为提高水产品胶原蛋白的利用率,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鲫鱼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检测,再将羟脯氨酸含量换算成相应胶原蛋白的含量。鲫鱼样品经盐酸110 ℃水解18 h,丹磺酰氯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进行检测。色谱柱:反相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四氢呋喃-甲醇-0.05 mol/L乙酸钠(1∶15∶84,V/V)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羟脯氨酸在20~4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关系(R2=0.999 8),最低检测限为0.18 μg/g,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22%~83.3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1%~1.84%。实际样品分析显示,鱼皮、鱼肉、鱼鳞、鱼鳔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106.62、24.75、166.94、115.05 mg/g。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水产品不同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