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9篇
  免费   78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电工技术   85篇
综合类   410篇
化学工业   1662篇
金属工艺   597篇
机械仪表   294篇
建筑科学   208篇
矿业工程   971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653篇
水利工程   84篇
石油天然气   158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5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34篇
冶金工业   2261篇
原子能技术   90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综述了有色金属工业砷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分析了包封固砷(水泥固化和玻璃固化)和矿物固砷(钙盐、铝盐、镁盐、硫化沉淀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重点对将砷以臭葱石形式进行安全处理的合成方法和浸出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表明,晶态臭葱石合成是将砷以臭葱石形式进行安全处置的基础,稳定性是关键,进一步降低溶液过饱和度以实现大尺寸、高稳定性臭葱石的合成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荧光法对液体有机化工产品中的微量砷进行了测量。通过回收率试验、精密度试验及方法检出限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液体有机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原子荧光法对不同有机试样的回收率为87.5%~108.0%,相对偏差为5.27%~8.27%,方法检出限可达0.01 mg/kg。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液体化工产品中的砷含量,试样需求量少,检出限低,整个过程所用试剂毒性小,应用范围较广,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硫酸化焙烧脱硒步骤前采用酸性氯化浸出脱除铜阳极泥中砷和锑。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脱除铜阳极泥中砷和锑的实验参数。以硫酸浓度、盐酸浓度和反应温度为变量,砷和锑浸出率为响应值,建立高显著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三维响应曲面。建立高显著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三维响应曲面,以反映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得到的较优条件为硫酸2.8mol/L、盐酸1.0mol/L、温度90℃,此条件下砷锑浸出率响应值分别为99.10%和80.00%,实际值分别为99.60%和80.07%。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较优优区域,结果表明这些模型是可靠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在Fe-As(Ⅲ)-Cu(Ⅱ)-H2O体系中, 研究了酸性废水中As(Ⅲ)、Cu(Ⅱ)与金属铁粉的反应行为,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结果表明, As(Ⅲ)和Cu(Ⅱ)离子被Fe还原为单质As和Cu后, As、Cu进一步结合成Cu5As2等金属间化合物, 从而促进As(Ⅲ)沉淀反应的发生, 且无AsH3生成。在反应时间40min、铁粉过量系数1.2、溶液初始pH=0.0、温度40 ℃、Cu/As摩尔比1.0条件下, 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分别为0、20.7%和79.3%, 沉砷率为79.3%。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电子探针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福建某镓锗伴生型沉积热液铁矿石的矿物组成、镓锗载体矿物嵌布特征、镓锗平衡分配以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讨论了镓、锗的替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金属为铁,并伴生有价金属元素镓、锗、钼、银。磁铁矿为最主要的铁矿物,同时也是镓、锗的主要赋存矿物。镓、锗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进入载体矿物的晶格,在矿石中表现出多种赋存形式。矿石中磁铁矿主要嵌布于脉石矿物中,粒度分布极不均匀,主要粒度范围为0.005~0.32 mm,粒级小于0.01 mm的微细粒级分布率高达16.26%,致使磨矿解离较为困难。选矿可采用磁选方法回收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再通过湿法酸浸、净化、萃取等工艺进行浸出液铁、镓、锗的综合回收。从矿石中回收镓、锗的理论品位为27×10-6和112×10-6,理论回收率为40%和82%。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渣滓溪钨锑矿床是湘西地区一个大型的锑矿床,伴生钨矿。该矿床在成矿构造分析方面的研究仍较薄弱,制约了进一步找矿的突破。通过区域控矿构造分析、现场构造与矿体地质调查、历年矿区勘查资料整理编图、地质体产状统计及矿体成分分析,对构造控矿规律和构造演化序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区域上锑钨矿床的分布主要受正向构造控制;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十”字型;锑矿脉具有NNW—NWW向优势方位,钨矿体具有NNE向优势方位;锑矿体具有向南东侧伏规律,钨矿体具有向北东侧伏规律;F3上盘次级断裂是锑矿体有利的容矿构造。“钨早锑晚”属不同构造—成矿阶段形成,矿区南侧为矿化中心。矿区构造变形—成矿序列可归纳为:加里东期区域NE向复式背斜断裂隆起带构造定格阶段;印支期第一阶段——盖层与基底NEE向同轴叠加褶皱形成;印支期第二阶段——NE向钨矿体形成;印支期第三阶段——NNW—NWW向锑矿体形成;喜山期——NEE向破矿构造形成。基于对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规律和矿化垂向分带规律的研究认为,矿区深部具有较好找矿前景,并圈定出了两处找矿靶区:1号靶区位于9号锑矿体南东侧,2~6号勘探线之间,垂向标高为-750~-900 m;2号靶区位于13号钨矿体北东侧, W10~W12号勘探线之间,垂向标高为-270~-370 m。  相似文献   
18.
对炭系、铁系和无机类等4类改性吸附材料除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碳系材料性质稳定,由于材料表面性质使得对砷吸附效果不佳;铁系材料对砷有较好亲和力,但由于颗粒小易团聚使得实际应用受限;无机类材料物理性质稳定,但砷吸附容量较小;废弃物类自身材料特性处理适用条件较广泛,但材料存在一些杂质或浸出液毒性。针对不同材料特点介绍材料吸附砷特性及根据材料性能的改性思路,总结材料除砷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准确、可靠、稳定的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湿消解法、微波消解法、干灰化法分别处理食品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总砷的含量。结果鱼粉、紫菜(GBW 10023-GSB-14)、大米(GBW 10010)、鸡肉(GBW 10018)干灰化法测定总砷的结果为3.18±0.052、27.01±0.063、0.104±0.002、0.115±0.004 mg/kg均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93.7%~98.5%,RSD≤2.31%;湿消解法测定结果为3.12±0.041、26.93±0.072、0.103±0.003、0.112±0.003 mg/kg均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89.2%~97.5%,RSD≤1.92%;微波消解法处理鱼粉和紫菜的测定结果为1.74±0.032、15.40±0.096 mg/kg不足参考值的60%,但大米、鸡肉的测定值为0.102±0.001、0.114±0.005 mg/kg在参考值范围,加标回收率为96.3%~97.5%,RSD≤2.51%。湿消解法具有灵活调节消解温度,消解酸种类、用量和消解时间等优点,可适用于大部分食品样品的前处理;微波消解法耗费时间短,但用酸量大,适用于砷存在形态相对简单的样品;干灰化法耗费时间较长,适用于挥发温度高、油脂含量高、砷存在形态比较复杂的样品。结论湿消解法、干灰化法适用于大部分食品样品的前处理,微波消解法使用有局限性,仅适应于砷存在形态相对简单的样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盐酸浸出铅阳极泥富集金银,考察盐酸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反应时间对盐酸浸出过程中铜、锑、铋、金、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浸盐酸浓度为3 mol/L、液固比为8∶1、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 h时,铜、锑、铋的浸出率分别为98%、99. 5%、99. 6%;浸出后的铅阳极泥与浸出前相比,金、银富集2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