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25篇 |
国内免费 | 357篇 |
完全免费 | 1643篇 |
专业分类
金属工艺 | 1102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299篇 |
2017年 | 386篇 |
2016年 | 250篇 |
2015年 | 411篇 |
2014年 | 429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852篇 |
2011年 | 1117篇 |
2010年 | 680篇 |
2009年 | 744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833篇 |
2006年 | 899篇 |
2005年 | 545篇 |
2004年 | 455篇 |
2003年 | 339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62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84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5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3.
4.
Mg-Al-Zn-Si合金的显微组织细化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含有强化相Mg2Si的镁合金,是一种可望在汽车发动机和传动零部件应用的低成本耐热镁合金,汉字状的Mg2Si颗粒相的细化是这种合金能够进一步应用到砂铸和金属型铸造的关键,本文重点研究了合金元素Sb对Mg2Si颗粒相及其基体组织的细化效果及其细化机制,结果表明:Sb的加入,通过合成异质晶核核心,促进了细小弥散分布的Mg2Si颗粒的形成;此外,Sb的加入,同时也进一步细化了基体组织;显微组织的改善导致了合金室温及其高温(150℃)下机械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轧制方式对AZ31镁合金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研究轧制方式对AZ31镁合金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交叉轧制可使材料的延伸率显著提高,σ0.2和σb明显下降,加强了组织的均匀性和等轴性.交叉轧制的AZ31镁合金薄板具有良好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7.
AZ31镁合金高温热压缩变形特性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在应变速率为0.005~5 s-1、变形温度为250~450℃条件下,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AZ31镁合金的高温热压缩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流变应力行为和显微组织强烈受到变形温度的影响;变形温度低于350℃时,流变应力呈现幂指数关系;变形温度高于350℃时,流变应力呈现指数关系;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且晶粒平均尺寸随变形参数的不同而改变,其自然对数与Zener-Hollomon(Z)参数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材料动态再结晶机制受变形机制的影响,随温度的不同而改变;低温下基面滑移和机械孪晶协调变形导致动态再结晶晶粒的产生;中温时Friedel-Escaig机理下位错的交滑移控制动态再结晶形核;高温时位错攀移控制整个动态再结晶过程.在本实验下,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变形温度350~400℃,应变速率为0.5~5 s-1.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的工艺与组织细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在超低碳贝氏体钢中,采用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可得到细化的中温转变组织,组织类型为细化的板条贝氏体及少量不规则粒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与一般控轧空冷和调质处理组织比较,除细化外,所得贝氏体类型及形貌均有所不同,通过这种工艺细化的低碳贝氏体钢板其强度比控轧后空冷或轧后再加热-淬火(调质处理)钢有明显提高。在采用RPC工艺时,轧后弛豫时间长短对最终组织细化程度和形貌也有明显影响,从而造成性能有所差别,终轧后弛豫阶段形成并被应变诱导析出物钉扎的位错胞状组织或亚晶结构是细化相变组织、阻碍贝氏体生长的主要原因,冷却过程中,在贝氏体相变前形成的不规则粒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索体,分割了压扁的原奥氏体晶粒,同样限制了贝氏体板条柬的长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9.
RE对Mg-8Zn-4Al-0.3Mn合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研究了RE对Mg-8Zn-4Al-0.3Mn铸造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Mg-8Zn-4Al-0.3Mn-χRE铸造镁合金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口(Mg)基体、φ(Al2Mg5Zn2)相、r(Mg32(Al,Zn)49)相和Mg3Al4Zn2RE相组成。随RE加入量的增加,合金晶界上三元相的形态由半连续网状改变为颗粒状,三元相的分布逐渐变得弥散而均匀。晶界上针状或棒状Mg3Al4Zn2RE相的量也随着RE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1.5%的RE可显著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晶粒大小由120~130μm减小到40-50μm。合金的显微硬度值随着RE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等温热处理工艺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研究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可以将普通金属型铸造的AZ91D镁合金锭中的枝晶组织转变为球形晶粒组织 ,其演变过程为 :在升温过程中晶界处部分γ相先发生溶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γ相开始熔化 ,继而δ相也发生熔化 ,并在等温处理中逐渐演变为球状 ;保温温度越高 ,半固态重熔和δ相演变过程越快 ,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试样易发生变形 ,同时 ,球状晶粒也容易趋于长大。AZ91D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所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 5 70℃左右 ,保温时间 2 5~ 35min ;或加热温度 5 80℃左右 ,保温时间 15~ 2 0m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