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mage Registration Using Wavelet-Based Motion Mode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 image registr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dense motion vectors between two images using the coarse-to-fine wavelet-based motion model. This motion model is described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hierarchical basis functions proposed by Cai and Wang (SIAM Numer. Anal., 33(3):937–970, 1996). The coarser-scale basis function has larger support while the finer-scale basis function has smaller support. With these variable supports in full resolution, the basis functions serve as large-to-small windows so that the global and local information can be incorporated concurrently for image matching, especially for recovering motion vectors containing large displacement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wavelet-based method, two sets of test images were experimented using both the wavelet-based method and a leading pyramid spline-based method by Szeliski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22(3):199–218, 1996). One set of test images, taken from Barron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12:43–77, 1994), contains small displacements. The other set exhibits low texture or spatial aliasing after image blurring and contains large displace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ur wavelet-based method produced better motion estimates with error distributions having a smaller mean and smaller standard deviation.  相似文献   
2.
We study visual selection: Detect and roughly localize all instances of a generic object class, such as a face, in a greyscale scene, 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computation and false alarms. Our approach is sequential testing which is coarse-to-fine in both in the exploration of pose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All the tests are binary and indicate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oose spatial arrangements of oriented edge fragments. Starting from training examples, we recursively find larger and larger arrangements which are decomposable, which implies the probability of an arrangement appearing on an object decays slowly with its size. Detection means finding a sufficient number of arrangements of each size along a decreasing sequence of pose cells. At the beginning, the tests are simple and universal, accommodating many poses simultaneously, but the false alarm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Eventually, the tests are more discriminating, but also more complex and dedicated to specific poses. As a resul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ocessing is highly skewed and detection is rapid, but at the expense of (isolated) false alarms which, presumably, could be eliminated with localized, more intensive,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光流的障碍物估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动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必须能够检测和躲避障碍物,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光流场估计障碍物区域的算法。使用结合从粗到精策略的最小加权二乘法的方法计算光流,从而估计图像序列中可能的障碍物位置,为后续的接近时间计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大量实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交通标志识别中存在的识别精度和实时应用之间的矛盾,根据中国交通标志的特点,提出一种逐级细化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进行粗分类,构建颜色属性-梯度直方图(Color name-histogram of gradient,CN-HOG)描述子表示每类标志的形状和颜色特征,采用线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将交通标分为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解除禁令标志和其他标志5大类;然后进行细分类,采用词袋模型中颜色和形状特征早融合的方式将颜色属性(Color name,CN)和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描述子相结合、利用高斯核SVM得到交通标志区域的最终类别标记。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在满足实时应用的同时取得了99.15%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散焦模糊检测致力于区分图像中的清晰与模糊像素,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待检测图像含复杂场景时,现有的散焦模糊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不够高、检测结果边界不完整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多尺度散焦模糊检测网络,通过融合不同尺度下图像的多层卷积特征提高散焦模糊的检测精度。方法 将图像缩放至不同尺度,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每个尺度下的图像中提取多层卷积特征,并使用卷积层融合不同尺度图像对应层的特征;使用卷积长短时记忆(convolutional long-short term memory,Conv-LSTM)层自顶向下地整合不同尺度的模糊特征,同时生成对应尺度的模糊检测图,以这种方式将深层的语义信息逐步传递至浅层网络;在此过程中,将深浅层特征联合,利用浅层特征细化深一层的模糊检测结果;使用卷积层将多尺度检测结果融合得到最终结果。本文在网络训练过程中使用了多层监督策略确保每个Conv-LSTM层都能达到最优。结果 在DU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CU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两个公共的模糊检测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对比了包括当前最好的模糊检测算法BTBCRL (bottom-top-bottom network with cascaded defocus blur detection map residual learning),DeFusionNet (defocus blur detection network via recurrently fusing and refining multi-scale deep features)和DHDE (multi-scale deep and hand-crafted features for defocus estimation)等10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DUT数据集上,本文模型相比于DeFusionNet模型,MAE (mean absolute error)值降低了38.8%,F0.3值提高了5.4%;在CUHK数据集上,相比于LBP (local binary pattern)算法,MAE值降低了36.7%,F0.3值提高了9.7%。通过实验对比,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散焦模糊检测模型的有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由粗到精的多尺度散焦模糊检测方法,通过融合不同尺度图像的特征,以及使用卷积长短时记忆层自顶向下地整合深层的语义信息和浅层的细节信息,使得模型在不同的图像场景中能得到更加准确的散焦模糊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旋转角度多样性、极端的尺度差异的影响,遥感图像中的飞机检测目前仍存在挑战。为了解决旋转和尺度的问题,目前的策略是将现有的自然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如Faster R-CNN、SSD等)直接迁移到遥感图像中。这些算法的主干网络复杂,模型占用空间大,难以应用到低功耗和嵌入式设备中。为了在准确率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检测速度,本文提出了一个仅包含9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来解决飞机检测问题。该网络采用了由粗到细的策略,通过级联两个网络的方式减少计算开销。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建立了一个针对飞机检测的遥感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超越了VGG16等复杂的主干网络,达到了接近主流检测方法的性能表现,同时显著降低了参数量并使检测速度提高了2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人脸识别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大姿态人脸识别问题仍未完美解决。已有方法或提取姿态鲁棒特征,或进行人脸姿态的正面化。其中主流的人脸正面化方法包括2D回归生成和3D模型形变建模,前者能够生成相对自然真实的人脸,但会引入额外的噪声导致图像信息的扭曲;后者能够保持原始的人脸结构信息,但生成过程是基于物理模型的,不够自然灵活。为此,结合2D和3D方法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基于由粗到细形变场的人脸正面化方法。方法 该形变场由深度网络以2D回归方式学得,反映的是不同视角人脸图像像素之间的语义级对应关系,可以类3D的方式实现非正面人脸图像的正面化,因此该方法兼具了2D正面化方法的灵活性与3D正面化方法的保真性,且借鉴分步渐进的思路,本文提出了由粗到细的形变场学习框架,以获得更加准确鲁棒的形变场。结果 本文采用大姿态人脸识别实验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MultiPIE (multi pose,illumination,expressions)、LFW (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CFP (celebrities in frontal-profile in the wild)、IJB-A (intellig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ctivity Janus benchmark-A)等4个数据集上均取得了比已有方法更高的人脸识别精度。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由粗到细的形变场学习的人脸正面化方法,综合了2D和3D人脸正面化方法的优点,使人脸正面化结果的学习更加灵活、准确,保持了更多有利于识别的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8.
用于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的一种鲁棒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由于其光学系统的旋转对称性而比其他的传统激光三角传感器具有更好的柔性,将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应用于工业领域,相应的处理方法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传感器在复杂物体表面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的鲁棒的处理方法。首先,分析旋转对称三角传感器图像的特性,这些特性取决于被测物体的表面特性,而这些图像特性将有助于传感器图像的处理方法的设计。其次,用一种由粗到精检测方法实现对传感器图像的处理。提出在精检测中,一种结合了自适应平滑和峰值法的方法,以实现检测的鲁棒性。在实际传感器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对于来自复杂表面的传感器图像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柔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从噪声图像分解获得的原生图块集合的协方差矩阵前若干个特征值(按照升序排序)与图像噪声水平值具有强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噪声水平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选用原生图块集合协方差矩阵前若干个特征值构成刻画图像噪声水平高低的特征矢量,然后在大量有代表性且已标定噪声水平值的噪声图像集合上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预测模型以实现将特征矢量直接映射为噪声水平值,最后为获得更高的预测准确性,采用粗精预测模型相结合的两步预测方式实现.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各个噪声级别上都具有稳定的预测准确性,且执行效率非常高,作为降噪算法的前置预处理模块具有更好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离散航迹点的舰船航行轨迹仿真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航海技术发展迅速,在贸易、军事、科研等众多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于舰船航行的规划、仿真、监控与跟踪等方面的研究更细致、更全面.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舰船航行中跟踪到的稀疏航迹点的航线估计问题,用于态势图的仿真显示. 为了估计出通过所有航迹点、合理、平滑的航线,我们提出了由粗到细的航线估计算法,该算法主要包含三个层级. 提出的算法使用数据量较小的经验航海线路图和全球海陆分布图,这两种图的数据获取容易,并且可实现较快速的航线估计. 大量实验证明,提出的由粗到细的层级算法能较好的完成航线的估计. 同时,提出的算法也可以用于舰船航行前的航线规划. 算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没有考虑海洋水深等问题,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