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LSX分子筛交换后母液中的Li+(0.04 mol/L)经磷酸三丁酯(TBP)萃取进入有机相.采用盐酸为反萃剂,对萃取之后有机相中的Li+进行反萃,并考察了反萃相比、盐酸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反萃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适宜的反萃条件:相比1∶1、盐酸浓度5 mol/L以上、温度为室温.同时对萃取剂的循环利用和该方法的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异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MIT)为模型抑菌剂,采用基于文丘里管的水力空化强化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抗菌微粒,考察不同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平均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并和传统机械搅拌制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 TPP)与壳聚糖质量比是影响平均粒径大小的关键因素,且当二者质量比为2:15~6:15,文丘里管空化可稳定制备得到微粒;优化工艺条件为:空化入口压力0.2MPa、空化时间20min、壳聚糖质量浓度3.0 g×L~(-1)、TPP与壳聚糖质量比6:15、MIT浓度0.5 mmol×L~(-1);此时制备的微粒分散性好、形态圆整,且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29.4 nm,包封率为(62.3±2.57)%,和传统机械搅拌相比,平均粒径减小20.5%,包封率提高17.7%以上。文丘里管空化适用于强化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抗菌微粒。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际,本文对体外索加固桥梁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桥梁加固设计及施工过程和施工总结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可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于涡流的水力空化处理大豆分离蛋白,通过比较处理前后大豆分离蛋白在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性、流变学性质、分子间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二级结构的变化,来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经水力空化处理后其酶促凝胶行为的变化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与未经水力空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分离蛋白经水力空化处理30 min后形成的酶促凝胶强度(P<0.05)、持水性(P<0.05)和储能模量增加;凝胶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离子键、氢键及疏水相互作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经水力空化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形成的酶促凝胶孔洞较小,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和均匀;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凝胶的二级结构也发生了改变,β-折叠、β-转角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α-螺旋、无规卷曲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5)。可见,水力空化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大豆分离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促凝胶的性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5.
对碳纳米管(CNTs)通过化学处理等方法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可有效提高CNTs的比表面积和其表面的含氧基团数量,其中硝酸共沸回流处理的效果最好,随着硝酸浓度增加可提高处理效果。使用硝酸改性后的CNTs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CNTs费-托反应催化剂,显著提高了CO转化率,CH4选择性略有增加,C5+选择性略有降低,这与催化剂表面Co分散度提高且其颗粒直径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A silica-supported cobalt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hydrogen dielectric-barrier dis- charge (H2-DBD) plasma. Compared to 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H2-DBD plasma treatment can not only fully decompose the cobalt precursor but also partially reduce the cobalt oxides at lower temperature and with less time. The effect of the discharge atmosphere on the property of the plasma-prepared catalyst and th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activity was studied. The re- sults indicate that H2-DBD plasma treatment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preparing Co/SiO2 catalys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 savings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
研究超声强化过氧化氢-维生素C复合脱色剂体系对糖汁脱色的规律,考察了超声功率、复合脱色剂用量、超声温度和时间对糖汁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空化强化过氧化氢-维生素C对糖汁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当处理糖汁量为100 mL,超声功率为260 W,过氧化氢与维生素C的用量均为1.6 mL,空化温度为70℃,超声时间为6 min时,脱色率达到53.4%。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各个因素对糖汁脱色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超声功率>复合脱色剂用量>超声时间>空化温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氧化氢-维生素C体系(H_2O_2-Vc)和壳聚糖/蒙脱土复合物(CTS/MMT)两种澄清脱色剂共同作用于甘蔗汁,探讨其协同脱色的规律。经过单一及组合澄清脱色剂对蔗汁的脱色试验验证,确定澄清脱色的工艺流程为:蔗汁先经活性白土预处理,再经H_2O_2-Vc与CTS/MMT协同澄清脱色。以单因素实验考察活性白土预处理、反应吸附温度、反应吸附时间、H_2O_2-Vc添加量、CTS/MMT添加量对蔗汁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澄清脱色工艺,结果表明:取50mL甘蔗汁进行澄清脱色,当预处理温度为30℃、预处理时间为5 min、活性白土添加量为2.0 g、H_2O_2-Vc(1∶1)添加量各0.6mL、反应吸附温度为80℃、反应吸附时间为15 min、CTS/MMT添加量为2.0 g时,甘蔗汁脱色效果最好,达到92.92%。说明H_2O_2-Vc协同CTS/MMT澄清脱色工艺能够有效的降低蔗汁色值,是一种低硫低温、节能高效的新型蔗汁脱色技术。  相似文献   
9.
开发一种新型的蔗汁澄清方法,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并研究该工艺流程中过氧化氢和Vc的加入量、溶液温度、反应时间对蔗汁色值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预灰后过滤得到的清汁,当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7%、Vc加入量为0.5 mL、蔗汁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 min,蔗汁的色值从1842 IU降至674 IU。说明过氧化氢-Vc能够有效地降低蔗汁色值,是一种低硫低温、节能高效的新型蔗汁澄清技术。  相似文献   
10.
百香果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重要特色经济水果,多糖是构成百香果果皮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百香果皮多糖因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近十年来关于百香果皮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百香果皮多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百香果皮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