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3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丙涛 《电子世界》2014,(7):141-141
介绍了汽油发动机爆震现象的产生原因、危害,爆震系统的控制原理、结构、及实现防止爆震的方法,设计出汽油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通过分析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控制使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和排放污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攀西某矿山的发展历程和矿石性质。以该矿山的矿石为例, 进行了山特维克破碎筛分设备与常规国产设备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山特维克破碎筛分设备更能适应此类矿山的矿石特点, 整体故障率相对较低, 处理能力大, 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大豆对硒的富集作用和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转基因大豆对硒的富集作用以及富集前后转基因大豆中硒的形态分布和形态转化。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转基因大豆富集前后硒的总量,采用蛋白酶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转基因大豆中的硒酸盐(selenate,Se VI)、亚硒酸盐(selenite,Se IV)、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 Met)和硒代胱氨酸(selenocystine,Se Cys)等几种硒化合物。盆栽种植试验研究转基因大豆对硒的富集作用。通过对照试验,考察大豆植株不同部位总硒含量变化和形态分布的转化情况。结果转基因大豆对硒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吸收的亚硒酸盐在大豆植株中部分转化成了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结论 了解了转基因大豆的形态分布和转化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估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风险并进行生物利用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海产品中不同形态的锡的测定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提取液和流动相乙腈(v)∶水(v)∶乙酸(v)∶三乙胺(v)=65∶23∶12∶0.005来提高三甲基锡、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和三丁基锡的提取效率和分离度。通过调整灯电流、负高压、载气和屏蔽气流量以及还原剂的浓度,优化原子荧光检测条件,使待测物的荧光强度达到最佳状态。结果 本方法的三甲基锡、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和三丁基锡在10~1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方法的测定低限均为0.05 mg/kg;实验表明方法对不同海产品的回收率为81.5%~95.7%,相对标准偏差为1.0%~5.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所使用的设备价格低廉,可用于海产品中4种锡形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详细比较氧化法、蒸馏法、碘量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4种国标方法和流动注射法测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因素和重复性,并采用5种方法检测进口葡萄酒样品。结果显示: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氧化法、蒸馏法和流动注射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小(P>0.05),碘量法和比色法的检测结果与其他几种方法的差异较大(P<0.01)。由于该5种方法存在检测和适用性的差异,因此检测时应根据实际样品情况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以减少因为方法不同引起的结果差异和评估错误。  相似文献   
6.
利用元素分析建立四个产地香米的鉴别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对来自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四个地区的220份香米进行包括钙、铁、钾、镁、锌、硼、铝、铬、锰、钴、镍、铜、砷、锶、硒、镉、铯、钡、铅19种元素在内的含量分析。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判别模型自校验交叉校验准确率100%,拥有极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王丙涛  郑斌 《山西建筑》2015,(10):203-20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直升机平台的选择理由,并详细介绍了航空摄影和空中三角测量的技术实施情况,对低空直升机航空摄影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砷超标食用菌样品中砷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总砷超标食用菌样品中砷的形态分布,对食用菌中总砷含量与食用安全性的关系及其限量规定进行探讨。方法:从2010年深圳口岸进出口食用菌批量监测的各种食用菌样品中选择总砷超标的几类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LC-HGAFS)分析了不同种类食用菌样品中的砷形态,准确测定了总无机砷与总砷含量。结果:形态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定性定量食用菌中的总无机砷含量,而食用菌中总砷含量和总无机砷含量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干香菇中总砷和总无机砷含量均较高,食用安全风险较高;而蘑菇中总砷含量高,但总无机砷含量却很低,主要以一甲基砷等无毒砷形态存在,可以放心食用。结论:食用菌中砷形态分布测定能更科学地体现砷超标和食用安全性的关系。我国现行食用菌卫生标准仅规定了总砷限量指标,建议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9.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检测的方法。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蒸馏,蒸馏液与甲醛及盐酸副品红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连续流动分析仪在560 nm波长处自动检测。吸取样品并配制好相应的试剂后在流动注射仪上自动完成分析过程。结果与国家标准推荐的碘量法进行对比,RSD小于1.5%。同时测定了样品的加标回收,回收率为90%~105%,标准物质含量的检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速度快,适合于不同类型红酒分析,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中元素分布与其原产地关系的分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进口葡萄酒来源复杂,原产地难鉴别的问题,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葡萄酒中的元素含 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聚类分类模型用于原产地鉴别。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了澳大利亚、智利、法国、 意大利和西班牙5 个国家的100 份葡萄酒中的41 种元素,通过变量两两相乘进行扩维,偏最小二乘法变量筛选方法 对扩维后的大量变量进行处理,删除冗余变量和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建立了聚类分析模型,模型可以很好地将各国 葡萄酒样品区分,分辨准确率在96%以上。将来自5 个国家的99 份和南非的11 份葡萄酒样品检测数据代入模型,判别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