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82篇
  免费   4279篇
  国内免费   3411篇
电工技术   6926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8347篇
化学工业   3362篇
金属工艺   1403篇
机械仪表   4433篇
建筑科学   16850篇
矿业工程   2695篇
能源动力   1295篇
轻工业   6119篇
水利工程   3408篇
石油天然气   4416篇
武器工业   661篇
无线电   139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39篇
冶金工业   2109篇
原子能技术   492篇
自动化技术   20035篇
  2024年   441篇
  2023年   1710篇
  2022年   1693篇
  2021年   2205篇
  2020年   2303篇
  2019年   3065篇
  2018年   1334篇
  2017年   2120篇
  2016年   2543篇
  2015年   3445篇
  2014年   7658篇
  2013年   6045篇
  2012年   6684篇
  2011年   7153篇
  2010年   5792篇
  2009年   6142篇
  2008年   6603篇
  2007年   5426篇
  2006年   4522篇
  2005年   4705篇
  2004年   4189篇
  2003年   3504篇
  2002年   2495篇
  2001年   1976篇
  2000年   1553篇
  1999年   1076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788篇
  1996年   693篇
  1995年   625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铌酸锂(LN)薄膜的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能够兼具大机电耦合系数(K2)和高谐振频率(f)特性,有望满足5G应用的频段要求。然而,常规LN薄膜单层XBAR结构的温度稳定性较差,频率温度系数(TCF)较低。该文提出一种具有SiO2温度补偿层的SiO2/LN双层结构XBAR,并建立了精确分析层状结构XBAR的有限元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该双层结构XBAR上激励的主模式是一阶反对称(A1)兰姆波。通过合理优化结构参数配置,能够获得高谐振频率(f~4.75 GHz)和大机电耦合系数(K2~8%),同时其温度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改善(TCF~-36.1×10-6/℃),相较于单层XBAR结构提高了近70×10-6/℃,这为研制温补型高频、大带宽声学滤波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本文对电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整个过程将专业课程体系契合学业规划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理论、实践教学和平台搭建,在夯实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在创新考核中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师生互动模式,全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多年实践探索表明学生在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论文发表和申报专利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5.
6.
抱杆系统是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由于其受力复杂且难以实时感知,造成铁塔组立施工难度过大甚至产生事故。为此,结合当前发展的无线物联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对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的分析,获取了抱杆系统的安全薄弱点,从而明确了系统功能原理与模块组成。针对抱杆及其拉线系统的受力、倾角、风速、高度、距离等数据特点,选择相应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与采集;并针对监测点分布广、层级多的特点,采用LoRa树型组网模式,形成以上位机为网络总节点的一主多从无线传输方式。系统采用阵列巡检应答通信模式,各信道通过时分进行有序利用,数据延迟控制在ms级以内,并通过临限预警功能将各危险点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复杂网络下知识的快速流转及有效分配决定着跨时空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实现,在揭示开放式知识网络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参与主体的联合程度,针对联合式、强驱动式及无意识式多重驱动模式阐述知识结构布局的存量、流量和转量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理。建立开放式知识网络总量的二元时空交流域方程,深入挖掘网络时空分布的测度方法与演化特征。运用多层次案例研究方法,分析2012~2017年间3类知识服务网络的产生与演变过程,提出知识网络的治理策略。研究发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网络知识构成伴随组织形态不断演化发展,呈现为获取渗透、交换潜化、扩散倍化及转化应用4个阶段。知识市场缺口与地理缺口的时空距离不断减少,知识溢出效果不断增强,有效的知识治理方案有助于开放式知识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