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牛乳粉和小麦粉混合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变化。分别用牛乳蛋白质:小麦蛋白质1∶1和2∶1两种比例、单一小麦粉、单一牛乳粉、酪蛋白(参考蛋白质)配制饲料,喂养断乳大白鼠28天,蛋白质功效比值分别为2.81、2.75、0.93、2.64、2.50,同时测定各饲料的氨基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牛乳粉和小麦粉混合后其限制性氨基酸得到了互补,提高了营养价值,PER值明显高于单一小麦粉或单一牛乳粉及酪蛋白。并制成婴儿断乳食品。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脱脂乳粉为原料,研制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非活性双蛋白乳酸菌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非活性双蛋白乳酸菌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了脱脂乳粉、大豆分离蛋白粉、白砂糖及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脂乳粉添加量2%、大豆分离蛋白粉添加量1%、白砂糖添加量8%以及柠檬酸添加量0.25%时,感官评分为97分,在此条件下研制出的非活性双蛋白乳酸菌饮料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口感饱满,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桑蚕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测定桑蚕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与酪蛋白进行了比较.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桑蚕蛹蛋白质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达40%,符合FAO/WH0评分模式.大鼠代谢实验与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桑蚕蛹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AD),真消化率(TD),生物学价值(BV)和蛋白质净利用率(NPR)分别为94.05±0.80,95.76±0.68,94.72±1.19,90.70±1.30.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净蛋白质比值(NPR)分别为2.00±0.25,2.66±0.18.各指标与酪蛋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桑蚕蛹蛋白质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对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研制了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营养片。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干基)为92.1%,脂肪含量0.44%,灰分7.2%,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的特点;18种氨基酸含量为8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2%。以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大豆蛋白粉等辅料研制的营养片必需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宜,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  相似文献   

5.
牛乳中的蛋白质是最有营养价值的成份。它是由酪蛋白、乳清蛋白、乳球蛋白和其它的血清蛋白质所组成。荷兰DMV公司生产的乳蛋白质制品分为: (1) 酪蛋白——无机酸酪蛋白和乳酸酪蛋白。 (2) 酪朊酸盐——可溶性(Na+K和NH_4)可分散(Ca+Mg) (3) 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乳球蛋白和次等乳清蛋白质成份。 (4) 复合乳蛋白质——及其沉淀物。在营养上,酪蛋白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  相似文献   

6.
以蛋白质为配料的产品中,蛋白质功能性质往往比营养价值更重要,直接影响到米糠蛋白的应用前景。实验研究了经碱性蛋白酶改性后的米糠蛋白功能特性,并与其改性前进行了比较。测定了改性前后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并确定浓度、温度等因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米糠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及乳化性与改性前相比均有较大改善,分别提高了140.46%、117.38%、100.50%。米糠蛋白溶解性在pH4.0~6.0较低,在碱性条件下较高,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米糠蛋白乳化性、起泡性在碱性条件下较高,随温度的升高其起泡能力和乳化能力均增强。  相似文献   

7.
酪蛋白沉淀检测方法及其在牛乳经济掺假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酪蛋白等电点沉淀检验方法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0%乙酸溶液,磁力搅拌,pH4.4~4.8,3000 r/min离心15 min,102℃直接干燥法。通过检测,生牛乳、银桥纯牛奶、市售便宜奶粉、乳清粉、食用明胶、三聚氰胺、大豆分离蛋白粉的酪蛋白质量分数(g/g蛋白质)分别为79.8%、78.7%、0、0、0、0和90.3%。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能够很好的检测正常牛乳的酪蛋白含量,并能对市售便宜奶粉、乳清粉、食用明胶和三聚氰胺进行经济掺假鉴定,结合对产品豆腥味的感官评价和对假酪蛋白色泽偏暗的颜色测定的方法,可以对大豆分离蛋白粉进行掺假鉴定,验证了纯牛乳制品掺假检验的定量指标:酪蛋白质量分数(g/g蛋白质)≥7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4种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在提取饮料酪蛋白过程中对其复溶率的影响,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鉴别饮料中酪蛋白亚型及相应含量的测定寻找最佳前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乳粉、以乳粉或牛乳为原料的饮料、添加酪蛋白或酪蛋白酸钠的饮料作为测试样品,用pH 8.5的Tris-HCl溶液溶解,采用等电点沉淀法、乙腈沉淀法、丙酮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提取样品中的蛋白质,低温离心后对沉淀的蛋白质进行复溶,用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沉淀前和复溶后样品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计算类酪蛋白的复溶率。结果乳粉和3类饮料中的酪蛋白经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后,乳粉的类酪蛋白复溶率在64.95%~66.20%之间,3种饮料中的类酪蛋白复溶率在69.73%~84.95%之间,等电点沉淀法优于其他3种沉淀方法。αs-酪蛋白标准物质和β-酪蛋白标准物质的复溶率分别为70.16%和87.17%,且经高分辨质谱确证其复溶后的主成分为酪蛋白。另外对45种含酪蛋白饮料中的类酪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在0.10~42.36 mg/g(mg/mL)之间。结论等电点沉淀法提取类酪蛋白的复溶率较其他3种沉淀方法相对稳定,为饮料中酪蛋白的亚型鉴别及相应含量测定提供了回收率较高的前处理方法,为今后测定酪蛋白含量的液相质谱法的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酶法水解米糠蛋白质的方法与产品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可溶物提取率和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比较了不同米糠原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及不同蛋白酶水解米糠蛋白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米糠原料经过不同预处理后的效果相差较大,各种米糠原料经过磨浆后加α-淀粉酶的预处理效果较好;米糠预处理后加酸性蛋白酶无助于蛋白质提取率的提高;膨化米糠加复合蛋白酶后酶解效果最好,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31.5%;脱脂米糠加碱性蛋白酶后酶解效果最好,蛋白质提取率能达到37.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方法选用100只清洁级刚断乳(出生后20~23 d)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重组人乳蛋白乳粉组、普通乳粉组、酪蛋白乳粉组、牛乳铁蛋白乳粉组、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情况,试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蛋白功效比和校正蛋白功效比,对氨基酸评分。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雄性动物组总体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雄性和其他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动物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组和其他对照组蛋白功效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乳铁蛋白乳粉的蛋白功效和其他组相比并无较大区别,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与普通乳粉一样。  相似文献   

11.
米糠蛋白是一种高营养性和低过敏性的植物蛋白。酶法提取米糠蛋白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生废液少,营养物质不易损坏等优势。以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纤维素酶和复合蛋白酶添加量各为2%时,考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和液料比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确定了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50 ℃,pH值5.0,液料比10∶1(mL∶g),此条件下的米糠蛋白提取率为39.54%。  相似文献   

12.
以米粉和脱脂乳为主要原料,基于发酵米乳复配菌株适宜配比的优化,研究米乳饮料的配方及其储藏品质。比较商用酸奶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ZSM-002在米乳中的发酵特性,确定发酵米乳复配菌株适宜配比;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米乳饮料配方(米水比、脱脂乳加量、白砂糖加量、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采用均匀设计试验,通过考察离心沉淀率确定复配稳定剂配比;最终研究优化米乳饮料的储藏品质。结果表明,商用酸奶发酵剂和植物乳杆菌ZSM-002以3:2复配效果较好;优化的米乳饮料配方为:米水比1:10 (g/mL)、复合菌3%、脱脂乳10%、白砂糖9%、复合稳定剂0.2%(海藻酸丙二醇酯60%,蔗糖脂肪酸酯0.2%,果胶38%,黄原胶1.8%),37 ℃发酵10 h,此条件下发酵米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为2.25%,滴定酸度为(17.03±0.92) °T,活菌数为(8.53±0.08)lg (cfu/mL),感官评分为(8.83±0.20)分;在4 ℃条件下储藏7 d后,其酸度为(34.2±1.56) °T,活菌数为(7.44±0.12)lg (cfu/mL),满足乳酸菌饮料益生菌存活数达到106 cfu/mL标准,制作的米乳饮料口感黏稠,有柔和的乳酸风味。  相似文献   

13.
米糠蛋白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米糠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低过敏性优质植物蛋白资源。该文主要介绍米糠蛋白营养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开发利用方面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米糠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营养及保健功能,但其会影响食品的品质,需改性加工后方可适量添加到食品中。将挤压改性加工后的米糠粉以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粉中形成混合粉,并测试了混合粉的粉质及拉伸特性,以探讨米糠对面包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的添加对面包粉的品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添加量越高影响越大,并通过米糠面包的物性测试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最终确定了适宜制作面包的挤压米糠粉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5.
米糠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可再生资源,被誉为"天赐的营养源"。目前我国米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从米糠油、米糠蛋白、米糠纤维等方面,综述了米糠在我国的利用现状,分析了米糠各个成分的营养价值和提取工艺,并展望了其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米糠与米糠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糠是一种廉价、低利用率但营养丰富的稻米加工副产品 .米糠中的蛋白质是一种低过敏性、高生物效价的优质植物蛋白质 .从植物原料中提取蛋白质通常使用碱法提取 ,而酶法提取则能更好地保证米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米糠蛋白质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资源 ,可直接用于改善食品的营养和质构 ,也可用于生物活性肽的生产 .  相似文献   

17.
米糠蛋白提取和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该文介绍研究米糠蛋白提取方法,目前主要提取方法包括物理、化学、酶法等方法,几种提取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挤压稳定化米糠蛋白质提取率;同时还介绍米糠蛋白质功能性质和营养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综述米糠的营养价值、利用现状以及开发食品级米糠的前景展望。米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食品原料。米糠纤维的利用以改性为主,物理法与酶法相结合及超临界CO2处理有利于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纤维提取率。米糠蛋白的利用分为提取和改性,其中提取以物理法与酶法结合为重点研究方向,另外新型绿色亚临界水提取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米糠蛋白改性以酶法改性为主,改性后可以提高蛋白的功能性和生物活性。食品级米糠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120~160℃的过热蒸汽(SS)处理米糠1~5 min,以脂肪酶活性为指标,选取钝化脂肪酶效果好的米糠样品,以原米糠为对照,考察SS处理对米糠的营养性质(总酚含量、总抗氧化性、酚酸组成变化、α-生育酚含量、γ-谷维素含量)和储藏稳定性(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0,130,140,150,160℃的SS分别处理4,4,3,3 min和2 min后米糠脂肪酶活性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此时的米糠称为最佳钝酶点米糠,其脂肪酶活性分别降至30.99%~13.41%。与原米糠相比,最佳钝酶点米糠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性、总酚酸含量显著提高,且主要贡献为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显著增加;α-生育酚和γ-谷维素含量无显著降低。SS处理显著提高了米糠的稳定性,在第25周时,最佳钝酶点米糠的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分别只有BR的36.0%~21.9%、50.0%~44.3%、30.3%~22.1%,有效延长了米糠储藏期。综合考虑米糠营养性质和储藏稳定性,在130℃,4 min处理条件下获得的米糠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脱脂米糠复合乳酸菌半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明确脱脂米糠在发酵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以乳酸菌降糖和释放酚能力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优复合菌种,结果以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的降糖和释放酚能力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的复合乳酸菌发酵脱脂米糠的工艺条件:复合菌株添加量5.0%,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6 h。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发酵米糠中可溶性固形物、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膳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总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1.42%,21.82%,112.21%,65.54%和37.14%(P<0.05)。此外,乳酸菌发酵使米糠提取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23%,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7.18%,49.78%,13.73%,9.0%,75.26%,24.06%(P<0.05)。同时,发酵米糠提取物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为0.48,其必需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数(SRC)值更接近100。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显著改善了脱脂米糠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脱脂米糠高值生物转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