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易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紫外线照射可使其分解[1]。维生素E共有8种组分,包括4种生育酚(α-、 β-、 γ-、 δ-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α-、 β-、 γ-、 δ-生育三烯酚)。研究表明,维生素E在抗氧化、抑制胆固醇合成及肿瘤细胞生长、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2-4]。大豆油是市场销售油品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2.
工作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对13种、共计42个常见植物油样品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等8种维生素E组分进行了的测定。该工作对各油种按维生素E总量、生育酚总量、生育三烯酚总量和α-生育酚分别进行了排序,并对多种植物油中维生素E的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食品抗氧化剂及其进展(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4.5 生育酚类天然生育酚(维生素E)有α、β、γ、δ、ε、ζ、η七种同系物,以前四种为主,主要存在于大豆等中。另有生育三烯酚,也有α、β、γ、δ四种同系物,主要存在于米糠油、椰子油等中。在90℃下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依次为:δ-生育三烯酚>δ-生育酚>γ-生育三烯酚>γ-生育酚>β-生育三烯酚>β-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α-生育酚。作为商品,绝大多数是生育酚类而很少生育三烯酚类。将各种生育酚与猪油均质后在60℃保温箱中的比较结果见图6(图中数字为加入量mg/kg)〔16〕。各种天然生育酚对猪油抗氧化效果比较各种生育酚…  相似文献   

4.
4.5 生育酚类 天然生育酚(维生素E)有α、β、γ、δ、ε、ζ、η七种同系物,以前四种为主,主要存在于大豆等中。另有生育三烯酚,也有α、β、γ、δ四种同系物,主要存在于米糠油、椰子油等中。在90℃下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依次为:δ-生育三烯酚>δ-生育酚>γ-生育三烯酚>γ-生育酚>β-生育三烯酚>β-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α-生育酚。作为商品,绝大多数是生育酚类而很少生育三烯酚类。将各种生育酚与猪油均质后在60℃保温箱中的比较结果见图6(图中数字为加入量mg/kg)〔1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个不同品种的138个食用植物油样品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的测定,分析研究不同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9个油脂品种、101个一级油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范围为5.9~1 246.6 mg/kg,平均值652.4 mg/kg,维生素E总量的平均值排序为大豆油棉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米糠油花生油芝麻油山茶油;不同油脂样品中维生素E的组分有明显差别,米糠油含有最齐全的8种维生素E组分,并且生育三烯酚含量的平均值占维生素E总量平均值的44.2%;玉米油含有3种生育酚和2种生育三烯酚,棉籽油中含有3种生育酚和1种生育三烯酚,但这两种油脂中生育三烯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仅占维生素E总量平均值的5.8%和2.8%;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均含有α-、γ-、δ-生育酚3种组分;山茶油中含有α-、γ-生育酚2种组分;芝麻油仅含有γ-生育酚1种组分。除芝麻油之外,所有油脂中均含有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其中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大豆油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同一油脂品种、不同等级的油脂中维生素E含量也存在差异,总体趋势是维生素E含量随油脂精炼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但个别二级菜籽油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低于一级菜籽油,这与所采集油脂样品的来源不同有关。不同油脂品种、不同等级的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组分及含量因油料品种、油脂精炼工艺的不同显示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是食用植物油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α-、β-、γ-、δ-生育酚和相应的生育三烯酚等8种化合物。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组成及含量信息不仅可反映食用植物油的品质,还可用于鉴别其真伪。因此,建立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食用植物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溶剂稀释、皂化和固相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非水毛细管电泳等分析方法在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比例的α-生育酚及α-生育三烯酚抗氧化能力的大小,共开展2个试验。试验一∶设置4个不同比例的α-生育酚及α-生育三烯酚,分别为α-生育酚(TE组)、α-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6.5∶1(TT1组)、α-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2.75∶1(TT2组)、α-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1.5∶1(TT3组),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之和均为100μmol/L,测定其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试验二∶选用与试验一相同比例的α-生育酚及α-生育三烯酚,与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共培养6 h后加入敌草快(Diquat, DQ)处理4 h,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α-生育酚与α-生育三烯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存在差异,其中TT3组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TE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也受α-生育酚与α-生育三烯酚比例的影响,TT1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显著高于TE组(P<0.05),TT2、TT3组极显著高于TE组(P<0.01)。细胞培养试验表明∶敌草快处理后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米糠油及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分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米糠油及其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米糠来源和米糠油精炼工艺对米糠油及其脱臭馏出物中α、β、γ、δ-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米糠毛油中生育三烯酚占维生素E总量的60%~70%,脱臭馏出物中生育三烯酚占维生素E总量的25%~40%,米糠油脱臭馏出物维生素E总量中生育三烯酚的含量较米糠毛油有较大的损失。通过对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不皂化物的分析检测可知,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中主要甾醇的种类为豆甾醇、菜油甾醇、谷甾醇,总甾醇含量很少,仅为0.32%;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日耳曼甾醇、羊毛甾醇、3,5-二烯豆甾烷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运用超临界色谱串接质谱法同时测定橄榄油中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8种生育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方法运用超临界色谱将橄榄油中多种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分离,用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线性范围、回归系数、加标回收率等指标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运用两个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的方法计算西班牙产和意大利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8种生育酚类化合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的浓度在0.10~1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81.0%~108.3%之间。西班牙产和意大利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未检出β-生育三烯酚、γ-生育三烯酚和δ-生育三烯酚;两地产橄榄油的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δ-生育酚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地产橄榄油中γ-生育酚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超临界色谱串联质谱法可将橄榄油中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完全分离,方法准确、可靠。意大利产和西班牙产特级初榨橄榄油中γ-生育酚含量不同,可作为鉴定原产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维生素E组成的植物油掺棕榈油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玉米油、棕榈油等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8种维生素E组成,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构建植物油品种识别和掺假油鉴别模型。结果 不同种类植物油中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组成差异很大,棕榈油中含高水平的生育三烯酚,这成为其区别于其他5种植物油的一个重要特点。结合PCA可以将棕榈油、葵花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等相互区分开来。采用PCA建立了针对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玉米油中掺棕榈油的鉴别模型,当棕榈油掺杂浓度大于等于25%时,模型可准确识别出掺假油。结论 采用正相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测定植物油中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8种维生素E组成,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可实现对常见植物油掺棕榈油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E包括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两个亚族,每个亚族有四种单体(α,β,γ和δ)。相较于其他维生素E单体,γ-生育三烯酚(γ-T3)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神经保护、降低胆固醇、抗炎以及抑制脂肪产生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γ-T3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提出目前γ-T3生物活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吴轲  孙涵潇  祝捷  蔡美琴 《中国油脂》2019,44(10):95-99
通过查阅国内外官方食物成分数据库,同时综合近年来国内对成品食用植物油中不同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含量进行分析的文献,建立常见食用植物油维生素E异构体成分表。结果表明:国内外现有数据库中食用植物油种类及其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数据均不全,且不同地区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国内最新研究汇总,共收集22种合计659个常见食用植物油的α-、β-、γ-、δ-生育酚数据,同时收集17种合计183个食用植物油的α-、(β+γ)-、δ-生育三烯酚数据。生育酚广泛存在于植物油中,以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为主,但不同植物油中含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生育三烯酚主要存在于棕榈油、米糠油和葡萄籽油中,在其他植物油中分布很少。不同类型食用植物油的选择会明显影响人体活性VE总量和不同异构体的摄入情况,目前国内外食用植物油VE异构体数据库有地区差异且均不能覆盖目前常见的食用植物油种类,更新常见成品食用植物油VE数据库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生育三烯酚是一种高品质的天然维生素E,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需求。介绍了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的来源,重点论述了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相关技术路线及其对应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选择性高,特异性强,适合提取高含量的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柱色谱法仪器设备简单,理论上是分离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有效方法,但普遍存在洗脱时间过长、溶剂消耗量大等问题;超临界流体色谱在制备生育三烯酚及其单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最后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生育三烯酚的产业化情况,以期为今后国内生育三烯酚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葵花籽油、菜籽油、花生油在连续煎炸油条过程中维生素E含量及酸值、过氧化值、碘值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油脂在32 h煎炸过程中维生素E含量皆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煎炸初始时维生素E总量的排序为菜籽油(48.50 mg/100 g)葵花籽油(32.33 mg/100 g)花生油(19.56 mg/100 g),损失率分别为86.5%、64.9%及95.7%,不同油脂中维生素E的特征组分不同,葵花籽油的特征组分为α-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和β-生育酚;菜籽油的特征组分为α-生育酚、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花生油的特征组分为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3种油脂的酸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碘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葵花籽油和花生油的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菜籽油的过氧化值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生育三烯酚与生育酚存在于棕榈油和米糠油中,但除对维生素E的生理活性有研究报告外,关于前者的生理效果则几乎没有研究。由于生育三烯酚的维生素E的活性比生育酚低,所以至今没人把生育三烯酚作为生理物质利用。为了开发生育三烯酚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16.
王璐  蒲华寅  邹力  范芳芳 《粮食与油脂》2023,(9):150-154+158
建立1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3种维生素A(维生素A-全反式酯、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和9种维生素E(δ-生育三稀酚、β-生育三稀酚、γ-生育三稀酚、α-生育三稀酚、δ-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α-生育酚、d-α-醋酸酯)的方法,并对13种植物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方法的色谱柱为CAPCELL PAK PFP(150 mm×4.6 mm, 5μm)、提取剂为乙醇、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添加量为0.01g、流动相为乙醇-水,梯度洗脱。建立的方法在质量浓度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100~2.80 mg/kg、定量限为0.332~13.32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5.27%、回收率为80.67%~98.42%。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植物油中3种维生素A和9种维生素E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油脂中生育酚(tocopherols,T)与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s,T_3)在高温和加速氧化条件下的稳定性,使用棕榈油、大豆油和小麦胚芽油配制成含有8种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的调和油。测试棕榈调和油脂中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在100℃、150℃、180℃和200℃的热稳定性,并使用Rancimat仪测试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在25℃、100℃、110℃、120℃下的加速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的损失率变大,在150℃以上高温氧化时8种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损失率排序为δ-Tβ-Tα-Tγ-Tδ-T_3β-T_3α-T_3γ-T_3。100℃高温氧化及100℃、110℃、120℃加速氧化条件下,8种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的损失率顺序为δ-Tδ-T_3γ-Tβ-Tγ-T_3β-T_3α-Tα-T_3。在25℃加速氧化6 h,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几乎无损失,而在100℃、110℃下加速氧化6 h,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的总损失率分别为45.25%、97.32%,说明油脂中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在低温下加速氧化时稳定性较好,温度大于100℃后,加速氧化时损失速度明显加快。本研究为减少油脂中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石语 《食品与药品》2005,7(2B):40-41
维生素E是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及其他能够显示d-α-生育酚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维生素E的概念是很广泛的,是脂溶性维生素之一,有天然产品和合成产品两种。维生素E作为一种人和动物必需的维生素,具有其他物质所不具备的.为机体所必需的生物活性。女性朋友一般用它来美容。如今,随着营养学与病理学研究的深入,维生素E的生物化学功能不断被发现和得到证实;在临床上,人们也发现了维生素E的许多新功用。  相似文献   

19.
<正>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属于酚类化合物,共有八种异构体,α、β、γ、δ生育酚和α、β、γ、δ生育三烯酚。其中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动物脂肪、脏器、植物油料、谷物和绿叶植物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工业化从大豆油脱馏出物中富集维生素E的工艺,对棕榈油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进行了富集。结果表明,采用酯化、酯交换、一次分子蒸馏、冷析、树脂吸附分离、二次分子蒸馏的工艺,可将棕榈油脱臭馏出物中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从1. 29%浓缩到95%以上,收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