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烤烟烟气质量的影响,设置了两因素三水平的田间裂区试验,考察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互作)条件下的烟叶烟气质量特征。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对烟气总粒相物、水分、焦油量以及单支烟抽吸口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烟叶烟气总粒相物、焦油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1 100株/667 m~2至1 345株/667 m~2)呈降低趋势,其中中下部烟叶规律明显。(2)施氮量对烟气水分、焦油量有显著影响,中上部烟叶烟气焦油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分析显示,对烟气特性指标变异的贡献率为种植密度施氮量,二者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黑麦草绿肥翻压下烤烟减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烤烟减施氮量,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了减施氮量0%、10%、20%、30%等4个水平,研究了不同减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黑麦草作绿肥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经济性状以及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减施氮肥10%,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优于对照,与不减氮处理没有差异;其上等烟比例、产值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其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和不减氮处理。减施氮肥20%~30%,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相对较差。翻压绿肥还田应根据绿肥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减少烤烟施氮量;湘西烟地翻压黑麦草作绿肥以减少施氮量10%为宜。  相似文献   

3.
湖南烤烟物理性状比较及聚类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样本186份,通过测定烟叶物理性状,对湖南烤烟物理性状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评价.结果表明,开片度和含梗率的变异系数小,叶片厚度、单叶重、叶质重、叶密度和平衡含水率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开片度、单叶重、含梗率、叶片厚度和叶质重等级间差异极显著,叶密度和平衡含水率等级间差异不显著;含梗率、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平衡含水率生态区域间差异显著,开片度、单叶重和叶密度生态区域间差异不显著;开片度、叶片厚度、叶质重、叶密度和平衡含水率地区间差异显著,单叶重和含梗率地区间差异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将湖南烤烟物理性状分为5种类型,各类型具有不同的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以烤烟品种豫烟10号为材料进行试验,施氮量分别设置低氮(22.5 kg/hm~2)、中氮(26.25 kg/hm~2)和高氮(30 kg/hm~2)3个处理,研究烤烟成熟期中部烟叶细胞的超微结构、碳氮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和碳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土壤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烟叶细胞中淀粉粒体积增大,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淀粉和总氮含量增加。碳代谢关键基因AGPase的表达量随烟叶的生长而增加,但增加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氮代谢关键基因NR的表达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中国烤烟主要物理特性及其产区差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中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项目2004~2005年采集的全国不同烟叶主产区805个中部烟叶样品,对我国烤烟中部烟叶的物理特性及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初步探讨了主要产区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中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的一般范围分别为:叶片厚度0.036~0.128 mm,叶面密度52.12~97.64 g/m2,拉力1.04~2.52 N,填充值3.44~4.28 cm3/g,平衡含水率10.42%~13.50%,含梗率23.56%~38.32%,单叶重5.97~16.01 g.多数物理特性指标在测定的2年间相对稳定.不同产区烤烟各物理特性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单叶重差异最大,填充值和平衡含水率差异相对较小,东北烟区单叶重相对较高,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东北的烟叶产区到广西、湖南、福建、贵州、湖北等南方的烟叶产区,叶片厚度和叶面密度呈降低趋势,含梗率则量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寻求适合烤烟生长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组合, 为烤烟的优质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以秦烟96为材料,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 种植密度(A)为主区, 施氮量(B)为副区, 分别设置3个水平, 研究氮密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密度和施氮量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产值, 一定密度下, 均以中、高氮为宜;一定施氮下, 低、高氮以中、高密度而中氮以低、中密度为宜。二者互作效应显著, 氮肥效应大于密度。系统聚类分析可将9个处理组合分为5类, 表现较好的为中密中氮(A2B2)和中密高氮(A2B3), 高密中氮(A1B2)和低密中氮(A3B2)次之。综合分析, 本试验条件下, 秦烟96适宜密度和氮肥量分别为16 698 株/hm2和89.87 kg/hm2。可通过调节施氮量和种植密度, 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 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获得较好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均匀设计在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均匀设计,研究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单叶质量、产量、产值、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黔南烟区地膜覆盖栽条件下,以每667m2施纯氮7.0~7.5kg,密度1100~1200株(行距110cm,株距50~55cm),留叶数20~22片为宜。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主攻方向,通过不同烤烟品种与施氮量、打顶时间和种植密度的正交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因素对主要农艺性状、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从降碱降焦、改善烟叶香气质和余味、增进香气量、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考虑,烤烟品种的选择是关键,合理控制施氮量是重要保证,因地制宜地调控种植密度和确定打顶时间也有一定作用.3个供试品种中,以中烟98的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最好.适当控制氮肥,平衡和改善烟株的氮营养状况,仍是今后提高基地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的主要栽培调控措施.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适宜的打顶时间,也是重要的农业配套技术.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最优组合为中烟98施氮量97.5 kg/hm2,行距110cm,株距55 cm,种植密度16530株/hm2,50%中心花开放期打顶.  相似文献   

10.
海拔对烤烟品种NC102和NC297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昆明烟区美引烤烟新品种NC102、NC297的海拔适应性,在栽培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在安宁县和嵩明县的2个植烟乡镇,以每100 m为海拔梯度,从海拔1700~2200 m共布置10个试验点,研究了种植海拔对两品种烤烟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状对种植海拔的敏感性表现为化学成分>物理性状;②在1700~2200 m的研究范围内,烟叶单叶重、开片度、总氮、钾、绿原酸和芸香苷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含梗率、总糖和还原糖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和香气物质含量认为,昆明烟区美引烤烟新品种NC102和NC297均更适宜种植在1700~1900 m的海拔区间,且烟叶品质表现为NC102>NC297。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追肥比例及施氮量对紫色土旱地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及施氮量对赣南紫色土旱地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35 kg/hm2、基追肥比例为40%:60%(处理N135-4-6)和50%:50%(处理N135-5-5)条件下,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单叶重等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均优于基追肥比例为60%:40%(处理N135-6-4)。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40%:60%(处理N120-4-6)下,烟株生长状况及烟叶产质量均较处理N135-4-6有所下降,但与处理N135-6-4并无显著差异。表明在赣南紫色土旱地烟区,适当提高氮肥的追施比例,有利于烟叶产量及质量的提高,但氮肥施用量不能低于1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大金元烟田小气候和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红花大金元的农艺性状和产值效益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群体烟田光照强度和田间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前期叶面积指数主要受施氮量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密度作用加强。团棵期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基部的光照强度减弱,在平顶期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烟株下部、中部的光照影响差异明显。一天中烟田不同垂直高度温度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趋于缓和,施氮量越小,温度变化越剧烈。旺长期下午14时,烟田的最高温度出现在离地面垂直高度为65cm的冠层,其它时刻随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低氮量水平下,增加种植密度可获得较高的产值;高氮水平下,增加种植密度并不能增加产值效益,且使烟叶的质量下降。综合比较,每666.7m^2施5kg氮,种植1330株产值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烤烟物理性状与焦油量的相关、通径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湖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B2F、C3F、X2F)共计66份样品的焦油量和物理性状指标.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焦油量与物理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叶重、叶质重、叶片厚度与焦油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开片度、含梗率与焦油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各物理性状对焦油量的直接作用排序为:单叶重>叶质重>开片度>平衡水分>含梗率>叶片厚度,叶片厚度和含梗率对焦油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开片度和平衡含水率对焦油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单叶重和叶质重对焦油量不但有较强的直接作用,而且还辅助其他性状对焦油量产生较大的间接作用;建立了烟叶物理性状与焦油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蛟河烟区晒红烟氮用量不合理导致的烟叶碳氮代谢失调、烟叶品质下降等问题,以晒红烟品种漂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用量对蛟河晒红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提高烟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及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调制后的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升高,糖含量下降;烟叶钾含量、香气质、香气量以及感官质量分值以施氮量为75.0~97.5 kg/hm~2的处理最高。综合两年田间试验结果,在吉林蛟河较高肥力的暗棕壤上种植晒红烟,适宜的氮用量为75.0~97.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豫西烤烟优化栽培技术指标体系,以烤烟新品系LY1306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施氮量(1.5~3.5 kg/667 m~2)、种植密度(900~1 100株/667 m~2)和留叶数(18~22片/株)3个因子对LY1306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质量分数)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中性致香成分总量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降低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感官品质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双因素交互作用(互作)分析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致香成分总量和感官评价的影响最大,在本试验区间内存在最大值。对中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评价的数学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 003株/667 m~2,留叶数为22片/株,施氮量分别为2.728 8 kg/667 m~2和2.282 4 kg/667 m~2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和感官评价最佳,为豫西中高肥力植烟土壤优质烟叶生产的优化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6.
根区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稻茬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的生物有机肥,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南省桂阳县不同生物有机肥根区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及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区施用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纯天然生物有机肥在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烟叶光合能力、提升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优势。(2)根区施用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的烟叶产量与产值最高。(3)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植物秸秆有机肥根区施用在提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方面具有优势。湘南稻作烟区应选择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进行根区施用。  相似文献   

17.
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烤烟化肥氮用量调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烟叶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株高、烟叶SPAD值、烟株干物质累积以及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即绿肥地上部不还田,按当地传统习惯施肥)相比,施氮量为60%的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5.68%、23.57%和34.33%,同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而施氮量为80%和100%两处理的烟株田间有贪青晚熟现象,产量最高,但产值小于施氮量为60%的处理,而高于对照;施氮量为40%以及不施氮肥处理的烟株成熟较早,产量和产值相对较低.综合而言,在绿肥全部还田条件下,烤烟化肥氮施用量以当地爿惯推荐量的60%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烟叶结构、探索高海拔烟区适度密植条件下的施氮和留叶技术,采用云烟87品种,在四川盐源烟区(海拔2 350 m)进行了施氮量与留叶数调控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9个处理组合中,施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的处理组合,中部叶比例最高,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均价最高,产量适中,产值较高;中部叶感官品质最好,上部叶感官品质较好;烟叶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综合考虑烟叶等级和部位结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品质,在盐源高海拔烟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密度20 800株/hm2时,以施用纯氮90.0 kg/hm2、单株留叶16片为宜。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