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氨基酸组成、分布以及溶剂环境对鱼源胶原蛋白蛋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鱼类的胶原蛋白为实验样本,测定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和热变性温度,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了影响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和分布指标。结果表明,胶原蛋白中脯氨酸羟基化率、碱性氨基酸、带电荷极性氨基酸和总极性氨基酸含量与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呈正相关,而亚氨基酸与非极性氨基酸含量与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呈负相关(p0.01)。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脯氨酸羟基化率和带电荷极性氨基酸与胶原蛋白热变性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鱼源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胶原蛋白所处溶剂环境对其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水分子浸润胶原蛋白程度和体系离子强度,或降低体系pH均会显著降低胶原蛋白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四种不同来源的蛋白酶酶解绿豆蛋白,测定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圆二色谱(CD)以及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豆蛋白4 h中性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71.03%、51.94%,TBARS值达到0.4045 mg/L,Fe2+螯合率达到52.31%;结合SDS-PAGE、FTIR、CD等分析得出:绿豆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分子量大小、二级结构构象及氨基酸组成变化紧密相关,与绿豆蛋白相比,绿豆蛋白酶解物的α-螺旋结构含量增加了4.12%、β-折叠结构含量降低了19.99%,而抗氧化活性与其α-螺旋含量的增加、β-折叠含量的降低密切相关;影响抗氧化活性的疏水氨基酸增加了0.208 g/100 g,芳香氨基酸增加了0.207 g/100 g,分子量低于10 kDa的小分子量酶解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证实绿豆蛋白酶解物活性与其α-螺旋、β-折叠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牛肌腱为原材料,通过酸-酶结合方法提取胶原纤维,采用氨基酸分析仪、红外、DSC、电泳、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原纤维的热变性温度为68.7℃,其氨基酸组成与I型胶原相似,纤维在1239.28、1338.67、1404.45cm-1等处具有胶原的典型红外吸收峰,SDS-PAGE电泳中只含有α、β、γ4条分离带,该原纤维的直径约为35nm。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海洋生物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并探索陆生胶原蛋白的可替代来源,以野生真海鞘为原料,采用酸酶结合法提取胶原蛋白,并与以牛跟腱为原料提取的胶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海洋生物源胶原的应用潜力。通过凝胶电泳、紫外吸收光谱、氨基酸组成分析、Zeta电位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真海鞘胶原在120 ku左右有2条α链(α1和α2),在200 ku左右有一条β链,紫外吸收峰在230 nm处,符合Ⅰ型胶原特征且胶原三螺旋结构保留完整。真海鞘胶原与牛跟腱胶原相比含有更多的谷氨酸等呈味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3.07%。真海鞘胶原等电点约为5.9,热变性温度为28.0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真海鞘胶原海绵内部呈多层聚集、疏松多孔、表面光滑的片状交织结构,与牛跟腱胶原类似。真海鞘胶原有望成为陆生胶原的特色替代来源,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梅花鹿鹿茸胶原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红  金秀明 《食品科学》2012,33(11):75-78
对胃蛋白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的梅花鹿鹿茸胶原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通过紫外扫描(UV)、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氨基酸组成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示差量热扫描(DSC)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紫外扫描图谱可知,胶原纯度较高,在230nm波长处有强吸收峰;红外光谱表明其酰胺A、酰胺B、酰胺Ⅰ谱带等主要吸收峰与Ⅰ型胶原标品一致,具有三螺旋结构;凝胶电泳表明鹿茸胶原含有α1、α2和β链,符合Ⅰ型胶原特征;氨基酸分析说明其具有典型胶原的氨基酸组成;示差量热扫描测得其热收缩温度(ts)为84.05℃。梅花鹿鹿茸具有典型的I型胶原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6.
鮟鱇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5 mol/L醋酸提取,结合NaCI沉淀法从鮟鱇鱼皮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并对鮟鱇鱼皮胶原蛋白与Sigma公司的牛跟腱I型胶原蛋白(BATC)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在热变性温度、溶解度、黏度及氨基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SDS-PAGE结果显示ASC有2条α链(α1和α2链)、β链和γ链,表明该胶原为典型的I型胶原蛋白.DSC分析显示两种胶原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22.09℃和38.13℃.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是亚氨基酸含量ASC低于BATC,分别为14.69%和21.59%;甘氨酸含量相近,分别占所有氨基酸总数的40.05%和38.97%.溶解度结果显示ASC和BATC分别在pH 3和pH 4时达到最大值,在pH 7时两者都呈现最小溶解度;NaCl含量对两者溶解度的影响相同,当其含量低于2%时对溶解度的影响不明显,而随着NaCl舍量的增加,溶解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向电泳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分析了绍兴黄酒混浊蛋白的主要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绍兴黄酒混浊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来源于小麦类燕麦蛋白b1、类燕麦蛋白、二聚-α淀粉酶抑制剂、病程相关蛋白、病程相关蛋白-4、几丁质酶II,以及来源于水稻的类燕麦蛋白和β-淀粉酶。高效液相色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分析法分析绍兴黄酒上清蛋白质和混浊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二级结构发现,绍兴黄酒混浊蛋白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0.48%,疏水性的氨基酸含量比酒体蛋白高24.2%。高α-螺旋含量、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是黄酒混浊中蛋白质的主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酶法制备的草鱼鱼鳞明胶的理化性质,并将其与哺乳动物明胶的性质作了比较。研究发现,草鱼鱼鳞明胶中富含甘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和丙氨酸,而亚氨基酸、总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平均疏水性值要小于哺乳动物明胶;分子质量分布主要以α组分和β组分为主,占明胶分子总量的88%;胶凝温度和熔化温度分别为20.8℃和26.9℃,低于哺乳动物明胶;特性黏度约为0.73;表面疏水性指数为259.59,有较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此外发现,明胶的高凝胶强度和胶凝速度主要取决于明胶(α+β)组分的含量,而明胶胶凝和熔化温度则主要取决于亚氨基酸的含量,不同来源明胶的特性黏度η仅与其α组分(α1+α2)的含量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反胶束体系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氨基酸组成和二级结构的影响。与水相法所提花生蛋白相比,2种方法制备的蛋白氮溶解指数与吸水性相近;反胶束法所提花生蛋白的颜色白亮,吸油性较差,但乳化特性与起泡性特性明显优于水相法所提花生蛋白。此外,反胶束萃取法有利于提高花生蛋白中某些氨基酸含量,如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反胶束萃取花生蛋白酰胺带Ι的二级结构光谱发生了移动,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β-折叠含量稍微减少,新出现α-螺旋结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镉超标籼米为原料,将其打磨取麸皮提取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研究其紫外吸光、二级结构、氨基酸组成等微观结构性质。结果表明,MT在291 nm处有最大吸收峰;二级结构组成为α-螺旋26.1%、β-折叠18.7%,β-转角22.6%,无规卷曲32.6%;MT氨基酸组成与原料相比,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含量增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减少;与镉结合蛋白(Cd-binding protein,CBP)相比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有减少;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显示MT微观形态结构呈多孔状,有明显圆球状末端。  相似文献   

11.
鮰鱼鱼皮胶原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醋酸及胃蛋白酶从鮰鱼鱼皮中提取了胶原,并对其物理与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胶原属于典型的Ⅰ型胶原,胶原的三股螺旋分子组成为[α1(Ⅰ)]2α2(Ⅰ)。氨基酸组成及变性温度的分析说明提取的鮰鱼皮胶原由于其自身亚氨基酸含量的特征,使得它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其他鱼类的皮胶原,但仍然比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皮胶原稳定性要弱。紫外扫描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及圆二色性研究结果证明提取的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2.
水牛乳蛋白质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摩拉水牛(M)、尼里-拉菲水牛(N)、一代杂交水牛(F1)、二代杂交水牛(F2)和高代杂交水牛(Fh)5个品代水牛的乳蛋白主要组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同时分析了总氨基酸组成及钙、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牛乳蛋白的主要组分有:α-乳清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免疫球蛋白轻链(IgG—L)和重链(IgG—H)、αs1-酪蛋白(αs1-CN)、αs2-酪蛋白(αs2-CN),β-酪蛋白(β-CN)、κ-酪蛋白(κ—CN)、血清白蛋白(SA)和乳铁蛋白(LF)等;CN在水牛乳蛋白中占优势,与荷斯坦牛乳相比,水牛乳中CN的质量分数稍低,而且各品代水牛乳中的CN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清蛋白中β-LG含量最高;杂交水牛乳蛋白高于纯种摩拉水牛和尼里一拉菲水牛,差异显著(P〈0.05):各品代水牛乳的氨基酸比例比较接近;不同品代水牛乳中钙、磷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鲢鱼皮、鱼鳞胶原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鲢鱼皮、鱼鳞中分别提取并纯化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得到四种不同的胶原,并分析四种胶原在分子组成、空间结构、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为基于淡水鱼来源的胶原材料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四种胶原的紫外图谱、红外图谱和圆二色谱图相似,即空间结构类似,均具有天然的三股螺旋的空间构象,符合典型的Ⅰ型胶原的特点;四种胶原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接近;酸溶性胶原(ASC)的分子结构中二聚体β链含量多,且α1链和α3链的分子量相同,酶溶性胶原(PSC)的分子结构中二聚体β链含量少,三条α链区分明显,且鱼皮PSC和鱼鳞PSC的α链分子量分布不同;ASC溶液的粘度大于PSC,鱼皮ASC溶液的粘度大于鱼鳞ASC;四种鲢鱼胶原的热变性温度不同,即用不同方法从不同部位提取的胶原热稳定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鸡关节软骨中得到的高纯度Ⅱ型胶原蛋白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仅有1条α带和1条β带,无其他杂蛋白带和I型胶原的条带,表明得到的Ⅱ型胶原纯度较高。紫外、红外和圆二色谱结果表明,该Ⅱ型胶原蛋白保持了完整的二级结构,即三股螺旋结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Ⅱ型胶原含有较多的亚氨基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其变性温度高达40.2℃;Zeta电位法测得Ⅱ型胶原等电点偏弱酸性为5.06。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圆二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仪器,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角度分析紫花芸豆清蛋白的结构特点,测定结果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中除蛋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他氨基酸均高于FAO推荐模式;清蛋白有一条明显的亚基谱带,分子量主要集中在42.0ku;圆二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显示,随着p H的升高,清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由β-折叠结构向α-螺旋结构转变,表明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呈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双峰驼驼乳为原料,通过DEAE-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对驼乳中血清白蛋白(Camel serum albumin,CSA)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及二级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CSA纯度大于95%;与野骆驼CSA氨基酸序列覆盖率达89%;分子量为66490.17 Da;等电点pI为4.48;氨基酸组成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含量为12.4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7.36%,经计算其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要求较接近,是一类优质的动物蛋白质资源;高α-螺旋含量,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是CSA的主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蔷薇红景天总黄酮提取物(Rhodiola rosea L.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 TFE)、纯化物(total flavonoids purification,TFP)及其活性成分草质素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Aβ25-35诱导HT22细胞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炎症细胞模型,将HT22细胞分为空白组、炎症模型组(加15 μmol/L Aβ25-35)、阳性对照盐酸多奈哌齐组(12.5 μmoL/L)、不同浓度TFE(12.5、25、50 μg/mL)和TFP(6.25、12.5、25 μg/mL)干预组、活性成分草质素(5、10、20 μmoL/L)干预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HT2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环氧合酶-2(COX-2)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形态显著变化,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蔷薇红景天TFE 、TFP和草质素组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改善细胞形态,提高受损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COX-2的水平(P<0.05),且成剂量相关性。结论 蔷薇红景天TFE和TFP及其活性成分草质素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具有较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炎症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N-(β-羟乙基)噁唑烷与胶原中一些活性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浸酸牛皮胶原和修饰胶原为作用物,采用氨基酸分析方法研究了胶原与N-(β-羟乙基)■唑烷(简称OX-2)反应过程中几种活性基的作用。结果表明,OX-2与胶原酪氨酸残基的酚环发生了不可逆结合,此结合可能是OX-2从羟甲基的形式与酪氨酸酚环发生缩合形成的;OX-2与组氨酸残基的咪唑基也发生了不可逆结合,其反应程度可能要受到胶原中微环境的影响;OX-2与ε-氨基、胍基等均未形成不可逆给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玉米醇溶蛋白(zein)组分在不同的异丙醇浓度、盐浓度、pH下溶解度的差异,从玉米中成功分离出α–zein,β–zein,γ–zein 3种组分,并对其提取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及界面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zein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最高,占比为54.3%;其次是γ-zein为47.1%;β-zein最低,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38.2%。α-zein具有高含量α-螺旋结构,低含量的β-折叠结构;β-zein具有高含量β-折叠结构,低含量α-螺旋结构;γ-zein具有较高含量的β-转角结构。利用LB膜天平表征zein不同组分在空气-纯水界面的吸附行为,发现α-zein在空气-纯水界面平均分子所占面积最高,β-zein所占面积最低;α-zein形成的单分子层发生从液态扩张相到液态凝聚相的转变点最大,β-zein的相转变点最小。通过AFM表征zein不同组分在空气-纯水界面的形貌,发现α-zein以颗粒形态存在,β-zein呈紧密的网络结构,γ-zein形成类似蠕虫状的结构。研究能为玉米醇溶蛋白组分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鹿茸血酶解肽对脂多糖(LPS)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LPS刺激H9c2细胞建立损伤模型。选用卡托普利为阳性对照药。MTT法测定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μg/m L)的鹿茸血酶解肽对H9c2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并分析鹿茸血酶解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μg/m L)的鹿茸血酶解肽均可显著抑制受损伤的H9c2增殖和TNF-α、IL-6、IL-1β的释放(p0.05),模型组的TNF-α、IL-6、IL-1β释放量分别为:531.05、185.41、70.03pg/m L,在200μg/m L质量浓度下,鹿茸血酶解肽对上述三种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0.001),其释放量分别为:357.93、148.69、62.72pg/m L。对LPS诱导H9c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鹿茸血酶解肽中富含赖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组成的17.81%。以上结果说明鹿茸血酶解肽可以抑制受损伤的H9c2细胞增殖,同时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来发挥其对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