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粱粉-小麦粉-小麦淀粉-预糊化淀粉的混合粉(1:2:5:2)为原料制作低蛋白高粱面条,研究了不同增稠剂对低蛋白高粱面条蒸煮品质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的增稠剂对低蛋白高粱面条的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都有所改善,但结果存在差异。综合评价5种增稠剂对面条品质的改善效果:海藻酸钠CMC魔芋胶瓜尔豆胶黄原胶。当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1%时,低蛋白高粱面条的蒸煮品质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不加增稠剂的绿茶面包为对照,分析海藻酸钠、黄原胶和瓜尔胶这3种增稠剂对绿茶面包感官评分和硬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绿茶面包复配增稠剂的最佳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3种增稠剂在最适添加量范围内均能降低面包的硬度,提高面包的口感,延缓面包的老化。复配后,对绿茶面包的感官评分和4个质构特性之间进行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选择对感官评分影响极显著的硬度作为响应值,确定复配增稠剂的最佳组合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141%,黄原胶添加量0.097%,瓜尔胶添加量0.196%。按此组合制作的绿茶面包,在感官评分、硬度、比容、含水量和抗老化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较大程度改善绿茶面包的品质,为绿茶面包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复合使用魔芋胶、海藻酸钠、瓜儿豆胶、黄原胶,针对速冻水饺品质进行改良,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增稠剂添加量,并分析其协同作用。从结果来看:在影响冻痕率方面,增稠剂的影响次序自小到大分别为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儿豆胶、魔芋胶;协同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瓜儿豆胶和海藻酸钠,其次为瓜儿豆胶和黄原胶。海藻酸钠、黄原胶、瓜儿豆胶、魔芋胶添加量分别为0.034%、0.024%、0.033%、0.023%时,速冻水饺冻痕率为13.5%。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莓为原料,采用无籽处理方法,然后以黄原胶和琼脂作为增稠剂,氯化钠和维生素C为护色剂,研究复合增稠剂和护色剂在不同保藏时间下对低糖树莓果酱的质构性质和感官品质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低糖树莓果酱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黄原胶和琼脂比例为7∶3(复合增稠剂0.2%)时,新鲜果酱和4℃保藏90 d果酱的硬度和粘聚性无显著性差异,且果酱细腻均匀,组织缓慢流动,无汁液分泌,无板结。氯化钠和维生素C比例为2∶3(复合护色剂0.8%)时,L~*值最大,a~*、b~*值最小,新鲜果酱和4℃保藏90 d果酱色泽无显著性差异,其感官品质最佳。响应面的最优工艺参数:复合增稠剂添加量为0.40%,糖添加量47%,护色剂添加量为1.40%,此时,果酱色泽9.1分,气味9.5分,组织状态19.1分,口感18.8分,果酱品质极佳。复合增稠剂和护色剂对开发低糖果酱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9):145-149
为了改善无矾小麦淀粉粉条的品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就黄原胶、瓜尔胶、魔芋胶、聚丙烯酸钠等几种食品胶对无矾粉条的断条率、糊汤透光率和感官评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黄原胶、瓜尔胶与聚丙烯酸钠复合使用,所得无矾粉条的感官评分最高,且粉条的韧性和耐煮性增强,断条率最低,粉条爽滑、硬度适中、不易糊汤,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与瓜尔胶(7∶3)0.3%,聚丙烯酸钠0.6%。  相似文献   

6.
以山楂和山药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增稠剂、凝固剂等进行低糖复合果酱的研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感官评价等方法,得到复合果酱最佳的制备工艺:山楂泥与山药泥质量比为50∶50、白砂糖添加量为30%、凝固剂Ca Cl2添加量为1.4 g/kg、黄原胶添加量为0.4%,得到色泽、香气、口感、质地良好的复合果酱产品。  相似文献   

7.
无矾马铃薯粉丝改良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作粉丝,采用正交试验回归分析研究黄原胶、魔芋粉、刺槐胶、蔗糖酯和复合磷酸盐对马铃薯粉丝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无矾粉丝改良剂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125%、魔芋粉0.250%、刺槐胶0.300%、蔗糖酯0.025%、复合磷酸盐0.050%。在该条件下,粉丝质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阿拉伯胶、海藻酸钠、黄原胶、果胶四种天然多糖代替传统红薯粉生产中的明矾,研究了4种添加剂对红薯粉品质的影响。以添加剂种类为因素,添加剂量为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复配实验对红薯粉相关品质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4种多糖对红薯粉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阿拉伯胶对样品断条率影响较大,当阿拉伯胶添加量为0.1%时,样品断条率最低,为23.51%;海藻酸钠主要影响红薯淀粉流变性质,当添加水平为0.5%时,相应的应力、黏度和法向应力分别为76.97 Pa、3.85 Pa?s、-12.53 Pa;黄原胶对红薯粉的硬度性影响较大,当添加水平为0.2%时,其硬度达到18.83 N;果胶主要影响样品的内聚性、咀嚼性,当添加水平为0.3%和0.1%时,样品的内聚性和咀嚼性分别达到0.70 Ratio和20.51 mJ;而使用0.1%阿拉伯胶、0.4%海藻酸钠、0.4%黄原胶、0.3%果胶与0.2%阿拉伯胶、0.3%海藻酸钠、0.4%黄原胶、0.1%果胶复配而成的复合添加剂,其样品拉伸力分别达到0.60 N、0.62 N,断条率分别为23.25%、24.66%,能够显著提升红薯粉的各项性质,改善红薯粉的品质。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天然多糖复配的方法有效替代红薯粉上产中有害的明矾。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磷酸酯双淀粉、黄原胶、海藻酸钠对微波蛋糕比容、水分含量、质构的影响。分析表明,这四种添加剂对改善微波蛋糕品质均有良好效果,其中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黄原胶和海藻酸钠能有效增加微波蛋糕的比容和水分含量,改善微波蛋糕质构,磷酸双淀粉对微波蛋糕比容和水分含量影响不大,但可改善微波蛋糕松软度和弹性。通过正交实验、质构分析和感官评定结合得出最优方案:预糊化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1%,磷酸酯双淀粉4%,黄原胶0.1%,海藻酸钠0.2%。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制作的微波蛋糕蓬松度好,组织均匀,口感柔软湿润,显示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鲜面条存在的黏弹性差和蒸煮损失大等问题,研究不同添加量(0%、0.1%、0.2%、0.3%、0.4%、0.5%)和不同种类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果胶)对鲜面条品质(面条蒸煮特性、质构拉伸特性、水分分布)、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蒸煮试验结果表明,当黄原胶添加量0.3%、海藻酸钠添加量0.2%、果胶添加量0.4%时,鲜面条蒸煮损失率最低,分别为5.70%、5.67%、6.81%,吸水率均较高。质构结果表明,当黄原胶添加量为0.3%、海藻酸钠添加量0.3%、果胶添加量0.3%时,鲜面条的硬度、胶着性、弹性和回复性得到综合改善。面粉粉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果胶添加量0.4%、海藻酸钠添加量0.1% 时,稳定时间最高分别为18.8%、18.3%、11.5%,弱化度较低,形成时间较短。面团流变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海藻酸钠添加量0.1%、果胶添加量0%时,tan δ 最低。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果胶添加量0.3%、海藻酸钠添加量0.5% 时,结合水峰面积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和海藻酸钠添加量0.3%、果胶添加量0.4%时,面团结构最致密。综上所述,黄原胶、海藻酸钠和果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3%、0.3%和0.4%,能够有效改善鲜面条品质、面粉粉质特性、面团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其中果胶对于鲜面条制品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紫薯-小麦混合粉为原料制作面条,紫薯-小麦混合粉比例为1︰9,并添加一定量增稠剂以改善紫薯粉加工性能。研究添加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黄原胶2种增稠剂对紫薯面条品质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增稠剂对紫薯面条的最大拉伸力和烹煮损失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PGA和黄原胶添加量的增加,紫薯面条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价2种增稠剂对面条品质的改善效果,添加黄原胶的效果要略好于添加PGA,且最适添加量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乳化剂和增稠剂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增稠剂采用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和CMC-Na;乳化剂采用单甘酯和蔗糖酯,研究其单一使用及复合使用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增稠剂对核桃乳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果胶>海藻酸钠>CMC-Na。乳化增稠复合剂配方为海藻酸钠0.3%、黄原胶0.15%、果胶0.15%。单甘酯和蔗糖酯(其比例为7:3)0.1%;使用该乳化增稠剂生产的核桃乳,黏度适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感官评价好。  相似文献   

13.
明矾替代物生产马铃薯淀粉粉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加工生产粉丝时均加入含铝物质-明矾,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采用绿豆淀粉、魔芋粉和复合磷酸盐3种物质替代明矾,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和烹煮损失率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淀粉对粉丝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添加4%~6%的绿豆淀粉、0.4%~0.6%的魔芋粉和0.4%~0.6%的复合磷酸盐能明显改善无明矾马铃薯淀粉粉丝的品质。正交试验表明,以断条率为指标各因素影响大小次序是B>C>A;以烹煮损失率为指标各因素影响大小次序是A>C>B,结合试验结果、生产工艺和产品经济效益,以A1B2C3为最佳组合。断条率为6.7%;烹煮损失率为7.2%。其品质接近或超过传统添加明矾的粉丝。  相似文献   

14.
以淮山药粉、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无矾新型粉丝。以粉丝的感官评分、断条率和糊汤吸光度作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淮山药粉、海藻酸钠、复合磷酸盐对红薯粉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粉丝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淮山药粉8%、海藻酸钠0.5%、复合磷酸盐0.4%时,粉丝品质最佳,其感官评分为91.20,断条率为8.33%,糊汤吸光度为0.101。该配方生产的粉丝品质较高,为进一步生产淮山药无矾粉丝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变性淀粉在番茄沙司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食用级蜡质酯化淀粉、蜡质交联酯化淀粉、蜡质原淀粉及 CMC-Na、黄原胶作为增稠剂添加于番茄沙司中,经过感官评定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蜡质交联酯化淀粉、黄原胶和 CMC-Na 复配且用量分别为3%、0.10%、0.20%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粉丝的营养价值,拓宽红薯资源在食品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红薯全粉和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粉丝的烹煮品质和质构特性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红薯全粉粉丝的配方进行优化。本试验在固定红薯全粉和玉米淀粉复配比例为1∶1的基础上,考察水添加量、碳酸钠及复合磷酸盐用量对红薯全粉粉丝烹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薯全粉粉丝最佳配方参数为:水添加量98%、碳酸钠用量0.5%和复合磷酸盐用量0.4%,此配方制作的红薯全粉粉丝断条率仅为3.33%±2.88%。利用最佳配方制作的红薯全粉粉丝爽滑劲道,具有独特的生红薯的清香。  相似文献   

17.
复配型面条改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四种食品添加剂对面条品质的改良作用及它们的复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海藻酸钠0.15%,黄原胶0.08%,变性淀粉0.01%,SSL 0.05%复配而成的复合添加剂能明显改善面团特性,增强面条强度与烹煮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南瓜、澄粉、木糖醇、花生油、糯米粉为原料,以黄原胶、海藻酸钠为辅料,制作低糖南瓜月饼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木糖醇添加量、花生油添加量、澄粉添加量、熟糯米粉添加量对馅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中心法则试验预测南瓜馅料的最佳配方。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木糖醇8.80%、花生油7.21%、澄粉8.95%、熟糯米粉2.15%、黄原胶0.4%、海藻酸钠0.2%。在此条件下馅料的总糖含量为17.4%,水分含量为35.17%,且口感具有弹性,黏牙感低,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9.
对20种中国主产区蚕豆淀粉粉丝烹煮品质和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并对蚕豆淀粉的物理特性指标、糊化回生指标与相应的粉丝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淮安大蚕豆等5个蚕豆品种的淀粉制作的粉丝品质最好,而青海马牙等3个蚕豆品种的淀粉制作的粉丝品质较差。蚕豆淀粉部分物理特性指标与粉丝品质的密切相关表现在:持水性越低,溶解度越低,膨润力越低,粉丝品质越好。淀粉的冻藏缩水率、透光率与粉丝的烹煮、感官品质指标相关性不大。蚕豆淀粉的RVA参数与其粉丝感官品质指标密切相关,其中衰减度、峰粘度、保持强度等对其影响最大。蚕豆淀粉凝胶强度越大,粉丝的烹煮品质和感官品质越好。在评价蚕豆淀粉品种的粉丝加工适应性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测试蚕豆淀粉的溶解度、持水性、膨润力和凝胶强度来预测其粉丝烹煮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好坏;另一方面可以用RVA测试蚕豆淀粉,预测其相应的粉丝感官品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可食性黄瓜膜的研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原材料,以海藻酸钠、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增稠剂,甘油为增塑剂,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性黄瓜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40%、海藻酸钠添加量0.40%、甘油添加量0.30%。此时,膜的感官得分为89分,断裂伸长率为2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